初中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它的体裁是——
生:演讲稿。
师:很好,请坐。演讲稿就要有演讲的人,是谁演讲?
生:丁肇中。
师:丁肇中是演讲者。谁是听演讲的人?说“学生”我就要打你屁股的啊,要准确一点。听演讲的是谁?
生: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师生。
师:对不对?
生:对。
师:哦?那这个会场可不得了。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你想有多少?我们可以缩小一下,是当时在场的部分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大学生。那么,什么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你们知道什么叫“自然科学”吗?你们也学自然科学的,比如说——
生:生物。
师:对,生物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它是属于生命科学的一个旁支。还有吗?
生:物理。
师:对。
生:地理。
师:地理是地球科学的一个旁支。地球科学也是自然科学。还有没有啦?
生:化学。
师:对,化学。那剩下的学科,如语文、历史、道法属于什么学科?
生:人文学科。
师:对,属于人文学科。所以,听演讲的人是一部分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这样我们就弄明白了,演讲稿是谁在讲、谁在听。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课本,浏览课文。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你划出与“格物致知”有关联的、而且关联紧密的词语或短语。
【PPT】
浏览课文。请划出与“格物致知”有关的词语或短语。
师:请注意,不是句子,也不是段落,是词语或短语,这些词语或短语能指向“格物致知”。
(学生读书,圈画。)
师:好了,哪些同学愿意把找到的这些词语和短语分享一下?你先来。
生:我找到的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三行:“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第二自然段的倒数第二行:“实地的探查、实验。”第八自然段的第一行后面部分:“积极的探测。”第九自然段第一行后面部分:“细致、具体的计划。”第十三自然段第五行:“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我找到的就这些。
师:谢谢你。有补充吗?
生:我在第九自然段还找到了:“适当的目标。”在十三段还找到:“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有想象力、有计划。”
(师板书)
师:“有计划”我就不写了,因为有重复。还有没有补充?好,后面的男孩。
生:我还找到了第二自然段的“得到知识”,因为我认为它和“致知”是相关联的。
师:注意,“得到知识”和“致知”是相关联的,但是只出现“得到知识”,是不能够完全指向“格物致知”的。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这样就比较好。还有没有?
生:我还找到了第十二段的“自己做主张,出主意”以及十三段的“判断力”。
(师板书)
师:还有没有了?
生:我还找到了第三自然段:“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里是介绍了格物致知的目的。
师:你们同意不同意?这是儒家的一种追求,但作者说“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所以能不能算?不能。
生:我还在第九自然段中发现了“判断力和灵感”,以及第九段的最后一句中“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师:勇气、眼光、毅力,都指向于判断力。(板书:勇气、眼光、毅力)好的,这些词语都直接指向了“格物致知”。那么,在这些词语中如果要选一个最最直接的,在课文中多次出现的一个词。你们觉得是哪一个?
生(齐答):实验。
师:很好,是这个词。大家看一看课文里出现了哪几次“实验”,第一次出现在哪里?
生:第二段。
师:一起把有“实验”的这些句子读一读。预备起!
生(读第一处):“现在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师:第二处?
生(齐读):“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师:嗯。第三处?
生:第六段。
师:读起来。
生(齐读):“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师:第四处?
生:第七段。
师:嗯,读。
生(齐读):“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师:好,下一处。
生(齐读):“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师:下一处。
生(齐读):“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生(齐读):“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有眼光、勇气和毅力。”
生(齐读):“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生(齐读):“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师:好,这里的“实践”也可以用“实验”来替代,是吧?课文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词语就是“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格物致知”就是“实验”。但是如果说“格物致知就是实验”,这个定义是不完整的。请同学们看一看,如果我们要给“格物致知”来下一个完整定义的话,哪些词语或短语可以挑出来放到省略号里面去?
【PPT】
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的实验。
师:我们来打勾,哪些是必选的?
生:实地探索。
生:积极探测。
生:又有计划。
生:态度、目标。
生:客观。
师:“客观”在这里就是“实地”了。还有呢?
生:想象力。
师:课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想象力很重要?
生: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师:还有哪个地方指向想象力呢?看黑板,“想象力”跟哪一个词语意思是相近的?“勇气、眼光、毅力”,其实就是指想象力,所以想象力也很重要。现在我们把自己找到的“实地、积极、计划、态度、目标、有想象力”这些词放到省略号里面去。试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
生: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有想象力的实地的实验。
师:他选了两个,不够完整。
生:所谓的格物致知就是先有目标,再有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计划,然后再进行实地探查的实验。
师:这是一种。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有目标与计划且具备想象力的实地实验。
师:好,且具备想象力。他把“想象力”放在了后面,大家觉得应该放在第几个位置?(生说第一个)为什么要放在第一个?
生:因为我觉得想象力是有目标以及有计划的基础,有了想象力,他才知道他应该去做什么。
师:你觉得是对的,但正确地来说,应该是丁肇中觉得。文中哪一段明确告诉我们,在所有的实地实验的过程中,最最重要的是想象力。
生:第九段。
师:第九段没有说出它的重要性。重要性在第几段?
生:第十段。
师:对,第十小节。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师:这少数人的关键性的发现,就是那些有想象力的人,有勇气、毅力、眼光的人,少数的学术带头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说,格物致知就是有——
生:格物致知就是有想象力的、有目标的、有计划的、实地的实验。
(师生共读,师圈画板书)
师: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排序和作者七、八、九、十这四段的排序好像不一样?在七、八、九、十这几段作者是把想象力放到最后了,是我们排的好,还是作者排的好?
生:作者排的好。
师:是,当然作者排的好。我们是按照实验元素的先后顺序来排的,作者是按照重要程度来排的,他把最重要的一点放到最后来强调了,这是他的论说逻辑。
【PPT】
再读课文,看看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背道而驰的词语/短语又有哪些?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与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背道而驰的词语或短语又有哪些?这次我们划的时候不能用同样的记号或者同样颜色的笔了,要换一种记号的方式。
(学生读书,圈画。)
生1:我找到的短语有第三自然段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不变的真理”、“内心领悟”,第七自然段的“自我检讨”、“哲理的清谈”,还有第八自然段的“消极的观察”和“袖手旁观”。
(师板书)
师:“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们不要再看书,把这几个词语都写下来。注意,这可是咱们儒家最高的追求,但这是错误的“格物致知”。好,继续来。
(生纷纷举手)
生2:我还找到了第三自然段中的“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第十一自然段的“偏向理论、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第十二段的“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师板书)
生3:还有13段的“盲目的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和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师板书)
师:不错,这些都与真正格物致知的精神背道而驰。咱们把这些词语或短语自由地读一遍。
(学生自由读)
【PPT】
把这些“非格物致知”的词语/短语,分到第4节和第12节,用来评价王阳明“格”竹子的行为和作者曾经的经验,你准备怎么分?
师:如果把这些词语,拿来评价王阳明“格”竹子和作者曾经的经验,可以怎么来分?比如说,“轻视实验、偏向理论”可以用来评价作者曾经的经验。我们先看评价王阳明“格”竹子的行为,用哪些词语比较合适?
生(齐答):消极观察,袖手旁观,不愿动手。
师:评价作者自己的经验呢?
生(齐答):偏向理论,轻视实验……
师:我们发现,有一个词语是评价两个人都行的。这个词语是——
生:“不愿动手”。
师:王阳明“不愿动手”的表现是“袖手旁观”,作者“不愿动手”的表现是“埋头读书”、“相信前人的经验”、“等着老师的指示”。王阳明“格”竹子和作者曾经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都是属于举例,是反面举例。(板书)那么,作者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师:强调重要性吗?
生:我认为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师:我说的是,举这两个反面的例子,是为了强调什么?
生:我觉得是应该要有实验精神。
师:对,要有实验精神,要有动手的精神。不动手是不行的啊,要有实地实验。反面举例,是为了强调动手实验的重要价值。(板书)大家是不是觉得王阳明这个人就是一个反面人物呢?还真不是。他“格”竹子失败以后,创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学说——“心说”。“心说”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你们看“知行合一”中的“知”是指什么?
生:知识。
师:“知”,就是指知识,得到知识。怎么才能得到知识呢?
生:行动。
师:行动对应什么?
生:格物。
师:你看,王阳明“格”竹子失败以后进行了反思。他觉得要得到知识,必须要怎么样啊?
生:要知行合一。
师:对,知行合一。要得到知识,一定要有格物,要有行动,要动手,要有参与,要有实验实践。这篇演讲稿是一篇逻辑严密的议论文。他用反面举例,来正面强调这个道理,强调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PPT】
能不能给王阳明“格”竹子的行为提几点优化的建议。
师:假如王阳明在“格”竹子,我们穿越一下,给他来提一点建议。
生:假如他要研究竹子生长的过程,就要把叶子切下来,然后动手实验。
师:对,要把叶子切下来,把叶片放到显微镜下去观察,对吧?
生:我觉得想象力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说他应该在“格”竹子之前先想他为什么要“格”竹子,他想了解一些什么。
师:你给他的建议是“格”竹子之前要想象。你是想了解竹子的生长呢,还是想吃竹子?如果王阳明想吃竹子,我们应该给他什么建议?
生:尝一尝竹子,看看能不能吃。
师:这就叫动手,实验嘛。尝了以后会发现,叶子不能吃,竹竿也不能吃,什么能吃?
生:竹笋。
师:对,竹笋是能吃的。实验对比,就是格物致知。如果我们还要给他一些建议呢?大胆想象一下,竹子能不能做成衣服呢?你给他什么建议?
生:老师,我认为可以使用竹叶编织成竹衣。
师:用竹子叶子来编织衣服,这是野人穿的衣服。咱们老祖宗会用竹叶把身子的重要部位围起来。我们现代人也可以把竹子里面的竹纤维提取出来,制成衣服。你看啊,我们给王阳明提的这些建议,牢牢地指向了丁肇中先生所强调的——
生:实验。
(圈画板书)
师:这个东西太重要了。好,现在我们把丁肇中先生最最主要的观点来读一遍。丁肇中先生强调说——
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师:上当了吧?这个是不是他的中心论点啊?不完整。来,再强调一下。预备——起。
生:实验。
师:为了让一个短语成为一个句子,要把缺少的成分加进去。
生:中国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师:只有科学家有?
生:我觉得应该是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师:这样就对了,请坐。但是文章最后一段好像又不仅仅谈的是学习自然科学的事情了,人文学科也要的,包括我们个人做事情也要的。
生5:做人做学问都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师:对,这才是作者的中心论点。
【PPT】
把黑板上两组词语/短语连读一遍,用“……,不是……而是…… ”这样的句式,把它们串联起来。如:新的知识,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而是通过实地实验才可得到。
师:现在每个人都按照这个固定句式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心论点的认识,对格物致知的认识。
(学生写作)
师:好,愿意分享的同学举一下手。我们找还没有机会回答过问题的同学,你先来。
生:我写的是:“实验不是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而是有适当目标与计划的积极探测。”
师:很好,继续。你没有举过手。
生:我写的是“学习自然科学,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探索。”
生:我写的是“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只偏向理论或不愿动手可实现的,而是有目标计划和想象力的实验才可完成的。”
生:我写的是:“解决问题的答案,不是由埋头读书就可得到,而是由实践才能求得。”
师:这话太重要了,你们可一定要记住。不是埋头读书就能够得到知识的,一定要动手。你们初二有物理课,对吧?物理老师带你们做实验吗?
生:要。
师:哦,那是非常优秀的物理老师。徐老师以前学校里的物理老师,只把实验的步骤刻在讲义上,让同学们去背。这就是典型的“非格物致知”。所以你们的物理老师很优秀啊。初三要学化学了,你们一定要注意,埋头读书是不行的,要动手。
生: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推测。
师:积极的探测?“探测”和“推测”区别可大了。到底要“探测”还是要“推测”?
生:探测。
师:“推测”是不是做学问的方式?
生(齐答):不是。
师:你们上当啦。“推测”也是一种做学问的方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做学问允许推测,但推测以后要干什么?
生:要去探测。
师:对,要去动手,“格物致知”的核心说穿了就叫“动手实验”。所以同学们看,我们用这种“不是……而是……”的句式,要强调的是前半句还是后半句?也就是说,我们用正反对比来说理,是为了强调反面还是强调正面呢?
生:正面。
师:“不是……而是……”就是对这种正反说理的实际运用。所以我们在议论文中看到这种句式,会感觉它非常的严谨,因为它是通过否定来强调肯定的。最后,下课之前我们再把作者的中心论点一起背一遍。
生:做人做学问都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师:好,老师就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了。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