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净含量: 458毫升 245ml 指的是什么?
第4节 科学测量
第2课时 体积的测量
体积
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体积的常用单位:
固体:
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
液体:
升(L)、 毫升(ml)
体积单位间的换算:
1m3 = dm3
1dm3 = cm3
1L = 1dm3
1cm3 = mm3
1ml = 1cm3
1L = 1000ml
5m3 = ( )L = ( )ml
5×1000
5×1000000
写出换算过程
13 mm3 = m3
13×10-9 m3 = 1.3×10-8
1000
1000
1000
液体体积的测量
量筒 量杯
刻度上密下疏不均匀
上下刻度均匀
思考:量取20ml水,
用哪个仪器更精确?
小试牛刀
例1 量筒要做得细而高,而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细高的量筒刻度均匀,读数准确,粗矮的刻度不均匀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不易摔倒
C.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量筒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粗矮的量筒中所盛液体较多,不能测少量液体体积
C
3、注入:左手拿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试剂瓶标签贴于手心,液体沿量筒壁缓缓注入。待注入的量比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 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1.选择量筒
看清它的 和
2.放置:
测量前量筒必须放在 上
实验操作:量取6.6ml的水
水平桌面
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
胶头滴管
量筒
6.6毫升
4.读正确:
液面静止后方能读数,
视线要 。
√
×
1
2
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液体体积测量——量筒 对或错
“羊(仰)”小“虎(俯)”大
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
2. 放正确:量筒或量杯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3. 注正确:左手拿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瓶口紧挨着量筒口,试剂瓶标签贴于手心液体沿量筒壁缓缓注入。待注入的量比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4. 读正确: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先读准确值,如需估读,则再读一位估计值;
5.记正确:数值一定要写明单位。
1.选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筒或量杯, 注意其量程和最小刻度;
归纳:
液体体积测量——量筒的使用
“羊”小“虎”大
例2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15mL
B.小于15mL
C.等于15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A
形状规则固体的体积
用刻度尺测量它的长、宽和高,把测得的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便可计算出它的体积。
实验探究——“排水法”测体积
1.观察量筒、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填入表中。
2.用烧杯将适量的水(能完全浸没小石块,且小石块和水的体积之和不超过量筒的量程)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表中。
3.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当小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刻度值V2,填入表中。
(想一想:此时测得的V2是什么 )。
4.计算待测小石块的体积,填入表中。
5.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
烧杯中,整理好仪器。
固体不吸水,不溶于水
固体体积测量——不规则物体
思考:操作要点有哪些?
1、水完全浸没小石块
2、用细线拴住
实验探究——“排水法”测体积
仪器 量程 分度值
量筒
量杯
V1(mL) V2(mL) 小石块的体积(cm3)
小石块的体积=V2-V1
例3 同学们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后,尝试用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发现小石块偏大无法直接放入量筒,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测量体积】步骤①中,取出小石块后,烧杯中的液面会 (上升/不变/下降)。
步骤②中读取的体积V1为40mL。
步骤③中读取剩余水的体积V2为 mL,通过计算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实验反思】为了更精确地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位标记线应更 (粗/细),取出小石块时带出的水分应尽可能 (多/少)。
小试牛刀
下降
20
20
细
少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
(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
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___ (选填“甲”或“乙”)。
原因: _ __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
甲同学: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
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
计算石块的体积为 。
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问题:
甲
乙
拿出石块会带走水
V2 —V1
V1— V2
实验中测出的塑料盒体积是 。从这种测 量方法中得到的启示是 。
实验探究——“沉坠法”测体积
6cm3
1.对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可以用沉坠法来测量物体体积
2.沉坠法不需要测水的体积 、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的体积
塑料盒的体积=V2-V1
甲
乙
丙
丁
例4(2024 上城区期末)科学测量中正确的操作和读数是前提。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图中实验步骤 (填字母)可以省去,测得石蜡的体积是
cm 。
小试牛刀
AC
5
试测算图中树叶的面积(1个小方格代表1个单位面积)
面积的测量——方格法
测算步骤:
(1) ;
(2) ;
(3) 。
测出一个方格的边长,计算出面积
在方格纸上画出树叶边缘的轮廓,数一数树叶占有多少个方格,凡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舍去
最后用方格数乘一个方格的面积,即树叶的面积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如图甲所示;
2.用一细长针刺入被测固体并用力将其压入量筒内的水中,使其浸没读出此时的体积V2,如图乙所示;
3.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
实验探究——“针压法”测体积
乙
甲
V1
V2
测出一片树叶的面积
方法:方格法
①取出一张白纸,然后在白纸上画好等大的小方格(边长3~4毫米),算出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所画区域要比树叶大)
②把树叶平整放在小方格上,并在方格纸上将形状描出来。
③数出树叶所占的方格总数。
采用“大于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算”
④树叶的面积=树叶所占总的方格数×每小格的面积。.
试测算图中树叶的面积。写出你的测算步骤:
1、测量一个方格的边长并算出每一小格的面积
2、将树叶放在格子纸上,画出轮廓,清点树叶所占的格子数
(大于等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
3、将树叶所占的格子数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即为树叶的面积
利用现有的方格计算树叶面积,发现两张叶片面积接近,若要更准确比较两张叶片面积,不增加其他工具,可如何改进?
将方格划分的更小
例5(1)测量不规则物体面积的方法有割补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①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S1;②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计算物体面积S= 。
(2)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左脚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6.0平方厘米,则小芳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请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只写出结果不给分)
小试牛刀
nS1
小芳同学左脚鞋底贴地部分所占方格数n=28,
小芳双脚站在水平地面时,鞋底贴地部分所占方格数
n总=2n=2×28=56,每个方格的面积S1=6.0cm2,
鞋底贴地部分的面积S=N总S1=56×6.0cm2=336.0cm2。
课堂练习
1、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要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
B.要搞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
D.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C
2、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 )
A. 更大 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
A
A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真实需要液体的体积要( )
A. 大 B. 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B
6.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量筒液面读数为4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量筒液面读数为35ml,则倒出的液体实际体积为( )
A. 大于5 mL B.等于5 mL
C. 小于5 mL D.无法确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