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学生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时空观念)
2.通过文字、图表等多种史料的研读,学生能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战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了解邓世昌等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信念。(家国情怀)
一、甲午中日战争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1868年
19世纪80年代
1894年
明治维新
大陆政策
甲午中日战争
“欲称霸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朝鲜。”
——日本大陆政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东北蒙古
中国
亚洲
世界
大陆政策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索)
朝鲜
(东学党起义)
支 援
求 助
增 兵
进 攻
日本
中国
东学党起义:1894年(农历甲午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甲午中日战争正式开始。
材料: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 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材料二: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③主观原因:清政府国库空虚,军备废弛,国力衰败。
材料一:“而同时期的中国,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洋务等强兵政策不但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国家经济和国防力量难以得到加强。清朝政局日趋衰败......” ——日本常磐大学学者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④欧美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默许或支持日本侵略。
第二次工业革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辽东半岛战役
日军夺取制海权
战争爆发的标志
北洋水师全军覆灭
旅顺大屠杀
一、甲午中日战争
(1)丰岛海战(1894年7月)
(2)平壤战役(1894年9月)
2.战争的过程
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1894年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1894年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中炮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3)黄海海战(1894年9月)
致远舰直冲敌舰
民族英雄邓世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一、甲午中日战争
(4)辽东半岛战役
过程:
徐邦道战败,日军在旅顺屠城,屠杀两万多中国人,史称“旅顺大屠杀”。
旅顺大屠杀
日军在旅顺屠城四天三夜,两万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狂暴的日军无情杀戮,仅有掩埋尸体的36人幸免于死。旅顺城积尸如山,惨不忍睹。
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
一、甲午中日战争
野蛮残暴
“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美国报纸
平壤战役
(5).威海卫战役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黄海海面
③英雄:丁汝昌
④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洋务运动失败
影响:意味着清朝在这场中日战争中败局已定,也代表着一支中国近代海军的夭折,洋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失败)。
一、甲午中日战争
慈禧:哪管国家兴亡 ,生日非过不可。修颐和园之款出于海军经费的应为二千万辆,占了海军军费的一大半。自1888年以后,海军就没有再增添一舰。
明治天皇:以饿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饭,鼓动着他的臣民为战舰捐出口袋里的最后一个铜板。
内因:
①中国的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根本原因)
②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官兵临阵脱逃
③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外因:
①日本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②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③日本武器装备先进
④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一、甲午中日战争
在这几场战役中牺牲的英雄人物有哪些?从中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予绝不弃报国大义,今惟一死以尽臣职。
各民族英雄热爱国家、宁死不屈、勇于斗争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
回族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概况: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进行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赴日谈判
中日《马关条约》原件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日本政府全权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危害最大)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增强了日本的实力
列强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列强的侵略势力: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内地
2.《马关条约》的内容:
口诀:马割、赔、开、厂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2.《马关条约》的内容: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这一条款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此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向国外销售商品。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图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 《天津、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趋势
割地 香港岛 九龙司地方一区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800万两白银 2亿两白银
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汉口、南京、天津等十一处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其他 协定关税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开设工厂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势力深入
设厂新增
《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反侵略变成反帝反封建
3.影响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利益。
方式: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
俄国
法国
德国
还
辽
赎辽3000万两白银
清政府
实质:列强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干涉
欧
三国干涉还辽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标志着瓜分局势的开始。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2、强租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俄国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德国
奥地利
英国
沙俄
法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承认列强既得权益,侵华
机会均等,美国达到利益均沾
(1)时间:
(2)目的:
(3)内容:
1899
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利,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4)实质:
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清政府
俄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英国
国别 强租海湾及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 山东
沙俄 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以及新疆
法国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时局图》是1898年谢缵[zuǎn]泰先生创制的一幅反映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漫画。原图上有黄遵宪的题诗。现在原件藏于美国华盛顿国立档案馆。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结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左宝贵
黄海海战 邓世昌
辽东半岛战役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
1.120年后的甲午年,被中国人称作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正带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走向复兴之路。回首120年前的甲午战争,“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生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C
C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