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课件)【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高效完全备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课件)【2024秋人教九全物理高效完全备课】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24 14:1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人教九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
章末复习与总结
2024秋人教版九年级(全)物理同步精品课件
目录导航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1
2
3
4
强化练习
5
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1
强化练习



知道自然界和生活中简单的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内能和热量;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022版《物理课程标准》要求:
思维导图
2
思维导图
课标分析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
分子
原子
2.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 时彼此 对方的现象,叫做 。
接触
进入
扩散
(2)扩散现象说明:
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②分子间存在 。
间隙
(3)扩散的快慢与 有关, 越高,物质扩散的越快。
温度
温度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作用力
(1)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引力
斥力
(2)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 ;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 。
引力
斥力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一:分子热运动
【小试牛刀】取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按图甲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图乙中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慢慢推活塞。下列对宏观实验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气体较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微粒之间不存在间隙
D.气体微粒之间存在较大间隙
AD
、 、 和材料等。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二:内能
1.内能
(1)内能:
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热运动的动能
分子势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温度
质量
状态
2.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 。
能量
焦耳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放出热量,内能 。
增加
减少
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不能说“含有”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二:内能
3.改变内能的方式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和 。
热传递
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热传递的条件: ;
热传递的方向: 。
存在温度差
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实质: ;
做功的实质: 。
能量的转移
能量的转化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二:内能
【小试牛刀】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
B.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热量
C.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
A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二:内能
【小试牛刀】如图,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交警会强制一些重型汽车在降温池里停留一会儿,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过 的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升高;轮胎停在水中,通过 的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保行车安全。
做功
热传递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为 ,单位是 。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三: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
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 ,数值上等于它的比热容;比热容表示物体 的能力。
相等
吸收或放出热量
J/(kg·℃)
(2)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其大小由物质本身决定,但与物质状态有关
一是 ,如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二是 ,如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三是 ,如农民往秧田里灌水,在夜晚气温下降时,使秧苗的温度不至于下降得过低,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
(1)水的比热容比较 ,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其他物质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较 。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三:比热容
2.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取暖

(2)应用:
冷却
调节温度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三:比热容
【小试牛刀】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同一种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可能不同
D
天平、停表、温度计、水和食用油、烧杯、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两个烧杯中加热初温 、质量 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它们进行加热,让水和食用油升高 的温度,分别记录 。
(2)实验器材:
(1)实验目的: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相同
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释放的热量相同
(3)实验步骤:

食用油
相同
相同
它们加热的时间
(4)实验方法: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5)实验结论:
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 。

知识梳理
3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四:实验探究
【小试牛刀】有如图所示的两套相同装置,分别在两个燃烧皿中放入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点燃后加热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通过比较 (选填“燃烧相同时间”或“全部燃烧”)后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两种燃料的热值的大小。燃料燃烧 转化为内能,用比热容 的液体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中液体没有沸腾)
全部燃烧
化学能

知识梳理
5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五:热量的计算
1.公式
(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公式: ;
(2)物体温度降低时,放出热量的公式: ;
(3)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热量计算的统一公式: 。
2.变形式
(1)比热容计算公式c= ;质量计算公式m= ;
温度变化计算公式△t= 。
Q吸=cm(t-t0)
Q放=cm(t0-t)
Q=cm△t
知识梳理
5
知识梳理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易错过关
强化练习
考点五:热量的计算
【小试牛刀】“早穿皮袄午穿纱”表明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而沿海地区则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比砂石的 大,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正是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某同学家“暖气”管道中500kg的水从65℃降低到35℃,放出的热量为 J, 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减少。除热传递外,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水=4.2×103 J/(kg·℃) ]
比热容
6.3×107
做功
易错过关
4
易错过关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强化练习
易错点一
例题
D
对分子运动的判断
下列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
B.八月桂花飘香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沙尘暴起,尘土漫天
易错提醒
(1)区别分子与宏观物体。分子很小,一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
(2)分子热运动受温度影响,宏观物体的运动受到外力影响。
下列关于功、温度、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减低,一定是对外做功造成的
B.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其分子热运动一定加剧
C.对物体做功,一定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易错过关
4
易错过关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强化练习
易错点二
例题
D
热量与温度、内能的比较
易错提醒
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实施学生营餐进校园,某学校免费为学生提供牛奶,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牛结成冰,则比热容 (选填“改变”或“不变”)。
易错过关
4
易错过关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强化练习
易错点三
例题
不变
比热容的影响因素
易错提醒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改变
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
B.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
C.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着内能的转移
D.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
强化练习
5
强化练习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C
练习1
如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中的空气被压缩后,气体分子的(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种类减少
强化练习
5
强化练习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C
练习2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强化练习
5
强化练习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8:3
练习3
《三国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芒种节气正是青梅煮酒季,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加热。质量为0.5kg的酒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是 J[C酒=3.4×103J/(kg·℃)];若煮酒位置海拔越高,水面上方的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会越 。
强化练习
5
强化练习
课标分析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易错过关
3.4×104
练习4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