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知识清单

文档属性

名称 2.《花的学校》》知识清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8 20:15: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 年—1941 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 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 年赴英国留学,1880 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913 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泰戈尔的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
二、字词部分
1. 生字
(1)会认的字
荒(huāng):上下结构,偏旁是“艹”。可组词为“荒野、荒凉、荒无人烟”等。“荒”本意是指荒芜,引申为年成不好、凶年、歉收等。在“花的学校”中,“荒野”一词描绘出了花生长的广阔而荒芜的环境。
笛(dí):上下结构,偏旁是“竹”。可组词为“笛子、笛音、长笛”等。笛子是一种乐器,在文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吹着口笛,使东风更加生动形象。
罚(fá):上下结构,偏旁是“罒”。可组词为“惩罚、罚款、处罚”等。在课文中“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罚”字体现了花孩子们在地下学校的规矩和约束。
假(jiǎ、jià):多音字。读 jiǎ 时,可组词为“真假、假如、假设”等;读 jià 时,可组词为“放假、假期、假日”等。在“花的学校”中,“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里的“假”读 jià,意思是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
(2)会写的字
落(luò):上下结构,偏旁是“艹”。可组词为“落下、降落、落叶”等。“落”有多种含义,在文中“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里的“落”可以理解为出现、显现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落”的结构,上面的“艹”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洛”要写得端正。
荒(huāng):已在会认字部分讲解。书写时注意“荒”中间的“亡”不要写成“云”。
笛(dí):已在会认字部分讲解。书写时注意“笛”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舞(wǔ):上下结构,偏旁是“夕”。可组词为“跳舞、舞蹈、舞姿”等。“舞”字形象地表现了花孩子们在绿草上欢快地跳动的样子。书写时要注意上面的“舛”不要写错,下面的“夕”不要写得太宽。
狂(kuáng):左右结构,偏旁是“犭”。可组词为“狂风、疯狂、狂欢”等。在文中“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狂”字突出了花孩子们的兴奋和尽情释放的状态。书写时注意“狂”右边的“王”不要写成“玉”。
罚(fá):已在会认字部分讲解。书写时注意“罚”的下面是“讠”和“刂”,不要写错。
假(jiǎ、jià):已在会认字部分讲解。书写时注意“假”是左中右结构,中间的“人”要写得小一些。
互(hù):独体字。可组词为“互相、相互、互助”等。在课文中“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互”字体现了树枝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先写横,再写撇折,最后写横。
所(suǒ):左右结构,偏旁是“户”。可组词为“所以、所有、场所”等。在文中“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所”字可以表示所属关系。书写时注意“所”的左边是“户”,不要写成“尸”。
够(gòu):左右结构,偏旁是“夕”。可组词为“能够、足够、够多”等。在课文中“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够”字表示有能力做到某事。书写时注意“够”的右边是“多”,不要写成“夕”。
猜(cāi):左右结构,偏旁是“犭”。可组词为“猜测、猜想、猜谜”等。在文中“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猜”字表现了作者的想象和推测。书写时注意“猜”的左边是“犭”,不要写成“扌”。
扬(yáng):左右结构,偏旁是“扌”。可组词为“扬起、飞扬、表扬”等。在课文中“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扬”字表现了花孩子们对妈妈的渴望和向往。书写时注意“扬”的右边是“昜”,不要写成“易”。
臂(bì):上下结构,偏旁是“月”。可组词为“手臂、臂膀、臂力”等。在文中“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臂”字指花孩子们的手臂,也象征着他们对妈妈的拥抱。书写时注意“臂”上面的“辟”要写得紧凑一些,下面的“月”要写得窄一些。
2. 词语
(1)生词理解
荒野:荒凉的野外。“荒”表示荒芜、没有人烟,“野”表示野外。在课文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描绘出了一片广阔而荒芜的自然景象。
口笛:口哨。一种小型的吹奏乐器,通常由竹子或塑料制成。在文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东风比作人,吹着口笛,使东风更加生动形象。
跳舞:通常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在课文中,“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形象地表现了花孩子们的欢快和活泼。
狂欢:纵情欢乐。“狂”表示疯狂、尽情,“欢”表示欢乐。在文中,花孩子们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表现出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兴奋的心情。
功课:学生按照规定学习的知识、技能。在课文中,“他们关了门做功课”,把花孩子们比作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学生,做功课体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放假:在规定的日期停止工作或学习。在文中,“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形象地表现了花孩子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
互相: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动作或彼此联系的人或物中的每一个。在课文中,“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体现了树枝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狂风:猛烈的风。“狂”表示猛烈、强烈,“风”表示空气的流动。在文中,“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描绘出了风雨交加的场景。
急急忙忙: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匆匆忙忙。在课文中,“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表现了花孩子们对妈妈的急切思念。
自然: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在文中,“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表示作者很自然地能够猜到花孩子们的行为。
(2)近义词
轰响——轰鸣:“轰响”和“轰鸣”都表示发出巨大的声响。在课文中,“雷云在天上轰响”,可以换成“雷云在天上轰鸣”,意思基本相同。
湿润——潮湿:“湿润”和“潮湿”都表示含有一定的水分。在课文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可以换成“潮湿的东风走过荒野”,但“湿润”更强调适度的水分,而“潮湿”更强调水分过多。
碰触——碰撞:“碰触”和“碰撞”都表示物体之间的接触。在课文中,“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可以换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但“碰触”更强调轻轻地接触,而“碰撞”更强调用力地接触。
急急忙忙——匆匆忙忙:“急急忙忙”和“匆匆忙忙”都表示行动匆忙。在课文中,“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可以换成“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匆匆忙忙吗?”但“急急忙忙”更强调着急的心情,而“匆匆忙忙”更强调行动的快速。
(3)反义词
湿润——干燥:“湿润”表示含有一定的水分,“干燥”表示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在课文中,“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与“干燥的沙漠”形成对比。
出来——进去:“出来”表示从里面到外面,“进去”表示从外面到里面。在课文中,“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与“花孩子们回到地下学校里去”形成对比。
急急忙忙——慢慢悠悠:“急急忙忙”表示行动匆忙,“慢慢悠悠”表示行动缓慢。在课文中,“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与“花孩子们在绿草上慢慢悠悠地跳舞”形成对比。
(4)词语搭配
(湿润)的东风:“湿润”形容东风带有一定的水分,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簌簌)地响:“簌簌”是拟声词,形容物体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在课文中,“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形象地表现了绿叶在狂风中的动态。
(扬起)双臂:“扬起”表示向上举起。在课文中,“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表现了花孩子们对妈妈的渴望和向往。
(雷云)轰响:“雷云”是云层中带有电荷的部分,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巨大的声响,即“轰响”。
三、句子赏析
1.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赋予了东风人的动作和行为,使东风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句话也为下文花孩子们的出现做了铺垫,营造了一种欢快、活泼的氛围。
2.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树枝、绿叶和雷云都比作人,“互相碰触着”“簌簌地响”“拍着大手”,赋予了它们人的动作和行为,使自然景物更加生动形象。这句话也为花孩子们的出现营造了热烈的氛围,表现了风雨交加的场景。
3.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人,“跑出来”“跳舞”“狂欢”,赋予了花人的动作和行为,使花更加生动形象。这句话也表现了花孩子们的活泼、快乐和对自由的渴望。
4.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赋予了花朵人的行为和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现实中孩子们的学校生活,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5.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赏析: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花孩子们对自由的渴望。雨水滋润了大地,也让花孩子有了机会从地下学校跑出来,享受自由的时光。这句话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6. “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花孩子们在雨中绽放的美丽景象,色彩斑斓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人,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使花更加生动形象。“冲了出来”则表现了花孩子们的急切和兴奋。
7.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赏析: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花孩子们的同情和理解,也表现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花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要回到妈妈的身边,就像现实中的孩子渴望回到妈妈的怀抱一样。这句话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了花孩子们对家的向往和对妈妈的思念。
四、课文理解
1. 课文内容概括
《花的学校》是泰戈尔写作的一篇散文诗,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花当作孩子来写,用孩子对妈妈的依恋来比喻花儿对大自然的依恋。
2. 段落分析
(1)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内容分析:这部分描写了花孩子生长的环境,六月的阵雨带来了湿润的东风,为花孩子的出现做了铺垫。“雷云在天上轰响”“阵雨落下”“东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风雨交加的氛围,也为花孩子的狂欢埋下了伏笔。
作用:引出下文花孩子们的出现,为全文奠定了欢快、活泼的基调。
(2)第二部分(第 3—6 自然段):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内容分析:这部分详细描写了花孩子的行为和活动。花孩子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表现出他们的活泼和快乐。作者把花朵比作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赋予了花朵人的行为和情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这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与现实中的孩子相似,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花孩子对自由的渴望。雨水滋润了大地,也让花孩子有了机会从地下学校跑出来,享受自由的时光。“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也为花孩子的出现营造了热烈的氛围。“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描写了花孩子在雨中绽放的美丽景象,色彩斑斓的花朵让人眼前一亮。
作用:通过对花孩子的具体描写,展现了花孩子们的天真烂漫和对自由的向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第三部分(第 7—9 自然段):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内容分析:这部分揭示了花孩子的归宿和他们对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