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并进行辩证评价。
时空观念 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运用文献资料,认识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
历史解释 通过史料分析,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发生变化的特点与影响。
家国情怀 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展过程中统治者的设计初衷,了解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于世界的影响。
1.重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内容
2.难点:秦汉至明清的选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基础认知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制度
1、西周至春秋: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________的制度,贵族世代___高官。
2、春秋战国:____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荐举________为官,或依据___大小授予官职。
3、两汉:
(1)察举制:
A.形成:汉武帝以前,汉朝官员选拔还缺少____的途径。_____在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下诏,“令郡国举_____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B.内容和程序:察举指先____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_______和_______,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分常科和____, 常科为____,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____ (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______、贤良文学、明经等。
C.作用:察举制是一种比较___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____。
(2)九品中正制:
A.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___,________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受到极大侵蚀。
B.程序和标准:延康元年( 220年),魏王___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___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____________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___”。获得资品的士人,由___授官。
C.影响: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___。后来随着______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___,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___,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二)官员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的上计制: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______、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___ (集簿),上报____,称为“上计”。____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____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魏晋南北朝时期因_______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____,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三)官员监察制度
1、秦汉中央监察制度:秦汉建立了以______ (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___监察体系。
2、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为加强______,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___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______,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___”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________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制度
1、隋唐科举制:
(1)背景:南北朝以来,______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___。为适应这一社会_______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程序与内容:科举以______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___。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___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____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2、两宋科举制: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___”,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二)官员考核制度
1、隋唐: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吏部。隋朝___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___汇报工作。唐朝考核官员,以________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___。
2、宋朝:宋朝考核称为“____”,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三)官员监察制度
1、隋唐:隋唐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______。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__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______。唐朝“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对地方有巨大的___作用。
2、宋朝: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__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___的权力。
三、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官员选拔制度
1、乡试:明清科举考试分为___________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_____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考试从______中命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___举行,考中者称为___。
2、会试:会试由___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___。
3、殿试: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___主持,通过者为___。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____、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___和同进士出身。
(二)官员考核制度
1、明朝:
(1)考满制度:明清两朝官员考核制度严密。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官员任现职满3年称“___”,满6年称“再考”,满9年称“____”。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____或降、调的依据。
(2)考察制度: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___考察(外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___,重在查处官员的___和____。通过考察,外地官员中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类人,京官中年老有疾、疲软无为及素行不谨、浮躁和才力不及、贪酷等四类人,要受到勒令___、降职或______的处理。
2、清朝:清朝的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___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三)官员监察制度
1、明朝: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____和六科。明朝,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______。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_____,兼有纠劾百官之权。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_______。
2、清朝: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_______”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深化探究
探究一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材料一:(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提示:特点:①延续时间长;②不断发展完善;③选拔方式规范;④公平(公正)。
积极影响:①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②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③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④为西方国家所借鉴。
探究二 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材料一:西汉建立后,设置了专司课绩的计吏,东汉时,中央负责考课的是三公曹尚书,郡国由上计掾主持上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负责考课官吏的职能部门尚书省吏曹,其下属的考功郎和考课尚书郎主管考课事宜。唐代在魏晋南北朝考课机构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扩展,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正式设置考功司,专门负责对全国官吏的考课。
材料二:宋朝的考课仍由吏部领导,但吏部不再亲自组织实施,而由审官院和考课院具体负责,审官院负责京官和地方高级官员的考课,考课院负责幕僚官和县令的考课。明朝考课机构的设置仿唐制而不用宋制,考课重归吏部,吏部设考功清吏司负责京内外官员的考课。清朝沿用明制,但扩充了考功清吏司,内部分工更加细密和明确。
——李永亮《中国古代官吏考课制度的历史启示》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时代官员考课(核)制度的主要特点。
提示:设有专门的考课(官员和)机构;考核对象逐渐扩展到对全国官吏;分类考核;考核机构权力扩展;考核机构有明确分工。
探究三 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材料: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上)。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唐、宋监察制度有何重要发展。
提示:唐朝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划分监察区。宋朝发展:增加对御史的任职资格限制;强化御史的监察职责;台谏合一。
1.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
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
【答案】A
2.下表为唐宋时期中央各级官办学校入学资格统计表。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学校名称 朝代 入学资格
国子学 唐朝 三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京朝七品官以上子孙
太学 唐朝 五品以上官员子孙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四门学 唐朝 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及庶人之俊秀者
宋朝 八品以下官员至庶人子弟
A.知识分子参政规模不断扩大
B.科举制度促进教育发展
C.社会等级秩序日益走向瓦解
D.理学正统地位渐趋确立
【答案】B
3.宋太祖建隆三年诏令:“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既擢第于公朝,宁谢恩于私室?将惩薄俗,宜举明文。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贡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此项改革旨在( )
A.打击贵族特权利益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推进科举的制度化
D.防止选官结党营私
【答案】D
4.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发生了科举制建立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的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 )
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
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的公正性
C.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
D.明朝选官体制已相当僵化
【答案】D
5.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