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教学设计
课题 放大镜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习目标 1.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2.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3.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4.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5.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6.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7.表现出对放大镜的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8.了解人类对微小世界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人类发明放大镜的动力。认识到从用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9.了解放大镜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等许多方面。
重点 知道放大镜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难点 能在比较观察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经常要用到放大镜帮助观察,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通过对放大镜的观察我们发现,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介绍放大镜的作用: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它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很多用途。学生用放大镜在校园里观察生物、在实验中观察花草、昆虫等。它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警察观察指纹、毛发,农业技术人员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 全班交流,小结并由小组代表回答。 激发研究放大镜结构、功能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兴趣。
讲授新课 探索: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放大镜 玻璃片 近视眼镜观察准备: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书本。观察方法:(1)用手分别触摸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的中央及边缘,记录其特点。(2)将放大镜、玻璃片、近视眼镜分别对着书本上的文字透过镜片观察文字的变化。观察记录: 观察结论:放大镜的镜片透明,中央厚、边缘薄,能够将文字放大;玻璃片透明,中央和边缘厚度相同,文字大小不变;近视眼镜的镜片透明,中央薄、边缘厚,能够将文字缩小。观看视频资料。放大镜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请记录下来。观察准备:三个放大倍数不同、大小相同的放大镜镜片,书本。观察方法:(1)用手分别触换三个放大倍数不同、大小相同的放大镜镜片的中央凸起,记录其特点。(2)用这三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镜片分别观察书本上的文字,对比文字的大小观察结论:放大镜镜片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观看视频资料。研讨:放大镜的镜片有什么特点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能把图像放大。把放大镜放于物体前适当距离即可从透镜内观看到被放大的图像,而物体实际上并没有被放大,我们看到的只是物体被镜片放大的虚像。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有什么不同 1.不同放大倍数的镜片中央凸起程度不同。放大倍数越大,中央凸起越大。2.镜片的直径大小有所不同。3.镜片的材料不同。例如:玻璃、塑料、树脂、水等。4.有些特殊的镜片根据需求不一定是圆形的。镜片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没有关系,而是和镜片的中央凸起有关。放大镜的镜片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简单地说,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出弧度有关,凸出弧度越大,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拓展: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自制一个放大镜。我们要选择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如何检验它是否具有放大作用 根据放大镜镜片的特点,首先我们要选择透明的材料。其次要选择中央厚、边缘薄的材料。矿泉水瓶、玻璃杯等都具备这些特点。在这些容器中加入水,这样这些容器就具有放大镜的作用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取保鲜膜来制作放大镜。保鲜膜的优点是透明度高,可塑性强。用金属导线制成个镜框,然后用保鲜膜将镜框两边包住,在两层保鲜膜中间加入水,然后密封,这样也能制成放大镜,且倍率可以随意调整。接下来透过我们制作的这些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看看哪些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大,哪些放大镜看得更清晰。观看视频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及总结。学生分组观察。汇报交流。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并尝试制作。 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放大镜的镜片、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的镜片,发现放大镜的镜片的结构特点。通过观察不同放大镜的放大效果,激发学生对放大倍数的研究与探索。旨在建立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通过总结描述,引导学生对丰富多彩、充满无限生机、肉眼看不到的微小世界进行观察与探索。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镜片是透明的,中央厚、边缘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以及在观察比较不同镜片的活动中发现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体验放大镜的功能。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