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综合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现有 100mL20 %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 1 . 14g / 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含溶质 20g
B .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 : 6
C .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1 : 5
D .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 : 4
要使食盐从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的方法是 ( )
A .冷却溶液 B .蒸发溶剂 C .加热溶液 D .增大压强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1)准备过滤器时,先取一张圆形滤纸然后()
A .直接轻轻地压入漏斗内B .对折一次后放入漏斗内 C .对折两次后放入漏斗内
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如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 ① 加入氢氧化钙; ② 升高温度; ③ 降低温度; ④ 加入水; ⑤ 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 . ① ② ④ B . ① ③ ④ C . ① ③ ⑤ D . ① ② ⑤
下列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食盐水 B .冰水混合物 C .糖水 D .碘酒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有以下描述:① 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 ② 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③ 甲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与乙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 ④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则能使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① ② ③ ④ B . ① ② ④ C . ① ② D . ① ② ③
木头、小鱼、石块、海螺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分析它们所受的浮力,错误的是( )
A.木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B.小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
C.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D.海螺受到的浮力等于水对它的压力差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的 0 . 3 % ,它主要包括( )
A .江河水、湖泊水、冰川B .大气水、江河水、湖泊水
C .江河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 .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B .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直接利用的极少,不属于水资源
C .目前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D .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如新
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A、B、C、D、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 ℃ 时,木糖醇的溶解度为动
B .木糖醇溶液从 70 ℃ 降温到 60 ℃ ,一定没有晶体析出
C .木糖醇溶液从 30 ℃ 升温到 50 ℃ ,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30 ℃ 时, 75 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 l 的克水中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同一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的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军舰总质量保持不变,根据上述信息,比较军舰在青岛和亚丁湾两地海域所受重力和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青岛所受重力小,浮力较小
B .在青岛所受重力大,浮力较大
C .在两地所受重力相等,浮力相等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有了水的存在,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是( )
A .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 .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 .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 .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 .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 .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 .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B .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 .过滤能够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 … “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 … ”, 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所以没有下沉
B .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 .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水、刻度尺、弹簧测力计和圆柱体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他们分别记录了不同情况下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知表所示),表中 H 表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
(1)当 H= 0.5cm 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 N ;
(2)圆柱体完全没入水中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 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 H 的关系: F =.
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和。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即水的三态会随而变化。
(铜仁)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30kg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2.5×103kg / m3 ,则该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kg 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
面。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N 。( g 取 10N / kg ,水的密度是1×103kg /m3)
小铃非常喜欢玩橡皮泥。一天她将一块重为 0 . 5N 的长方体橡皮泥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测出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 1×10-3m2 。
(1)此时橡皮泥对桌面的压强是帕。
(2)如果小铃将这块橡皮泥分成相同的两块,并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则静止时 ① 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 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
(3)小铃又将适量的橡皮泥捏勃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将它分别放到盛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土仪器所运用的知识或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运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 B .运用了物体的漂浮条件
C .用它可以比较不同液体密度的大小 D .土仪器在图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图乙
填表:
将一块石蜡,分别放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当石蜡静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与排开酒精的体积之比为_。
(= 0 . 9×103kg / m3 , =8×103kg / m3)
平常我们吃熟鸡蛋时,发现被蛋白质包围的蛋黄是圆球形的,那么生鸡蛋的蛋黄形状是否也是圆球形的呢?为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下面的实验,同时还查阅了相关材料。
步骤一取一只瓣杯,里面盛小半杯清水,在清水里加入一大滴菜油,发现菜油滴到水面上后呈薄片浮于水面。
步骤二:再取一定量的酒精,沿着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发现随着倒入酒精量的增多,油的薄片漫慢变少,厚度渐渐增加,变成扁球形,最后演变成圆球形,悬浮在酒精溶液中。
小资料:当油滴处于悬浮状态时,表面张力会便它的弄面积可能缩小到最小值,而在体积一定的条件下,以球形的表面积为最小。
对上述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
(1)推测生鸡蛋中蛋黄的形状是形;
(2)请从密度的角度分析油滴处于悬浮状态的原因:.
(3)该客验体现了哪一种科学探究方法( )
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 C .对照法
下列数据是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l ) 20℃ 时,向 100 克水中加入 31 . 6 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克,该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0℃时,向 100 克水中加入 40 克硝酸钾,若使硝酸钾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
是.
(3)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上述( 1 )中所得硝酸钾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则小烧杯中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的是_(填字母)。 A .冰 B .氢氧化钠 C .食盐 D .水
(4) 60 ℃ 时,把 55 克硝酸钾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最多可配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克。
(1)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 . 6g ,其含义是:在 20 ℃ 时, .
(2)在 t ℃ 时,将一定质量的某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分成等质量的 A 、 B 两份。在恒温下,将 A 溶液蒸发掉 5g 水,析出 1g 晶体;在恒温下,将 B 溶液蒸发掉 10g 水,析出 3g 晶体。则 t ℃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
小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由上图的实验过程可知,金属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是 N 。
(2)通过分析图中两项,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在漂浮在容器内水面上的正方体木块上面放一小铁块,木块上表面刚好和水面齐平.已知容器底面积为4×10-2m2,木块边长为10cm,小铁块重4N,取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若轻轻拿走铁块,当木块在水面上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
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基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与其他内陆湖不同,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不会沉下去,游客可以悠闲地仰卧在湖面上。一个质量为60kg的游客,躺在密度为1.2×103kg/m3的死海湖面上,人体的平均密度可认为等于普通湖水的密度,即为1.0×103kg/m3,g取10N/kg,求:
(1)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露在水面上的体积是人身体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四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 ____有关.
(2)分析图_ 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甲: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如图乙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沉入水底。
乙: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萝卜中(如图丙所示),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发现萝卜也沉入水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的大小。
(2)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目的、过程及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然两同学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甲同学的方法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综合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D
B
C
D
D
B.
D
B
B
C
B
C
C
A
C
B
A
C
A
D
二 、填空题
( l ) 2 . 5 (2) H
太阳辐射 地心引力 物理性质 温度
50 200
( l ) 500 (2)小于(3) D
碘酒 精食 盐水 酒精水
9 : 10
(1)圆球(2) 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等于油滴的密度(3) B
( l ) 131 . 6 饱和( 2 )加入适量的水(3) A (4) 105
(1) 100g 水中溶解 31 . 6g 硝酸钾就达到饱和状态(2) 40
( l ) 2 . 4 (2) B 和 C
三 、计算题
分析
(1)知道木块的边长求出木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木块和铁块的总重力,求出木块的重力,求出木块的质量,知道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木块的密度.
(3)拿走铁块,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了和铁块等重的浮力,求出减少浮力排开水的体积,知道容器的底面积,求出水降低的高度,求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的量.
[解答]
解:(1)木块的体积:V=(0.1m)3=0.001m3,
铁块放在木块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木块受到了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3=10N.
(2)木块和铁块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和铁块的总重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
所以木块的重:G=F浮-G铁=10N-4N=6N,
木块的质量:m=G/g=6N÷10N/kg=0.6kg,
木块的密度:ρ=m/V=0.06kg/0.001m3=0.6×103kg/m3.
(3)铁块拿走,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木块受到的浮力减小,减小的量等于铁块的重力,
所以木块受到浮力减小量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V排=4N,
所以△V排=4×m3,
水下降的高度为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量:△p=ρ水g△h=1.0×103kg/m3×10N/kg×m=100Pa.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10N;
(2)木块的密度0.6×103kg/m3;
(3)若轻轻拿走铁块,当木块在水面上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100Pa.
[点评]
(1)本题一定要把木块和铁块看成一个整体,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木块受到的浮力,根据漂浮条件求出木块的重,这是关键.
(2)铁块拿走,木块上浮一些,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利用体积减小量和容器的底面积求出水下降的高度,这点学生容易迷糊.
解:
(1)F浮=mg=60kg×10N/kg=600N;
(2)
解法一:F浮=ρ海gV排,V排= F浮/(ρ海g)=600N/(1.2×103kg/m3×10N/kg)=5×m3
V人=m/ρ人=60kg/(1.0×103kg/m3)=6×m3,V露=V人-V排=1×m3,∴V露/V人=1/6
解法二:由F浮=G人得ρ人gV人=ρ海gV排
=,∴=。
四 、实验探究题
(1)排开液体的多少(所受的重力)(2)D E (3)2.4
(1)重力
(2)在浮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物体的重力有关(能体现“与重力有关”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3)甲同学将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控制浮力保持不变(能体现“控制浮力不变”、“控制体积不变”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或评价乙同学“没有控制浮力不变”、“没有控制体积不变”等合理答案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