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7 22: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进入课堂先背诵课前两分钟
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④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
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 的火炬,
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
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
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你知道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历史上的
哪一历史事件吗?
源于五四运动。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
家国情怀
第13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秉承兼容并蓄理念、高举民主科学大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五四运动的爆发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1.通过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识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感悟“五四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材料二: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新的革命运动提供了新的阶级力量。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军阀们)经过哪里,就靠哪里的老百姓供应,以苛捐杂税把他们管辖的省敲诈得光。……大河堤坝不维修,听任黄河泛滥;……此外还有滥发钞票,通货膨胀。
——《伟大的中国革命》[美]费正清著
①北洋军阀统治黑暗,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政治)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逐渐壮大,为五四运动提供阶级基础。(经济、阶级基础)
③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思想基础)
(1)国内:
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学习目标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史料实证
一战中,中国劳工14万远赴“协约国”贡献“苦”与“力”
(2)国际:
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方向。
②中国成为一战战胜国。
根据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列宁
学习目标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史料实证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占领青岛;1915年日本迫华签《二十一条》。
战胜国的欢欣:
1、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2、收回青岛主权
3、废除二十一条等
你认为中国在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会通过吗?
拒绝
弱国无外交!
史料实证

——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中国被怒火点燃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即将爆发。
“关于索还胶州租借之对日外交战争,业已失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5月1日,上海《大陆报》
导火线(直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学习目标一:五四运动的背景
史料实证
导火线 过 程 时间
中心
主力
形式
结果
口号 性质
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1919.5.4 - 6.3
北京
学生
罢课、游行
1919.6.3-6月底
上海
工人
罢课、罢工、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放人、免职、拒签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阅读教材,梳理五四运动的过程,完成表格
学生被捕
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观念,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认识五四运动的性质。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空观念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3 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第二天,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五四运动》油画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5月份 北京 学生罢课
为什么学生成为先锋?
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促进青年知识分子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
史料实证
章宗祥:
驻日公使
陆宗舆: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曹汝霖: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要求
天安门集会
东郊民巷请愿
火烧赵家楼
史料实证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十一条
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帝
反封建
最能
反映
五四
运动
的性

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的口号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国家;“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 全国工商各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运动。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史料实证
1)、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破坏五四运动
①面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抗争,日本帝
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
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
的爱国运动。这进一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日怒潮。
②1919年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瞥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2、五四运动的扩大
从这份传单内容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五四”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史料实证
①学生罢课: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②商人罢市:1919年6月5日,上海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③工人罢工: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
原因
概况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2)、五四运动的扩大
史料实证
2)、五四运动的扩大
史料实证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
从六月五日到十一日这一周内,上海工人参加政治罢工的大约六、七万人,若包括积极罢市的店员,那么罢工总人数就在十万以上。首先揭开罢工序幕的是日资纱厂工人。六月五日上午,日商内外棉第三、四、五厂五千多工人,高呼“不替仇人做工”的口号,一拥出厂,奔赴街头……这一天的罢工人数共达两万余人。
——李华兴:《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
上海工人罢工
2)、五四运动的扩大
现场:上海工人罢工不为加薪,而是抗议政府,老板支持停产。
6月份
上海
工人罢工
为什么工人成为主力?
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觉醒,为五四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新生力量的崛起
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史料实证
商人罢市:
2)、五四运动的扩大
史料实证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北京高校欢迎被捕同学出狱
3、五四运动的结果
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拒签和约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史料实证
【合作探究】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
释放、罢免、拒签
曹汝霖:时任交通总长,
订二十一条时任外交次长
陆宗舆:币制局总裁,订二十一条时任驻日公使
章宗祥:驻日公使
初步胜利:
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对外: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虽五四运动轰轰烈烈,但无法改变日本取代德国霸占山东及青岛主权的事实。巴黎和会后紧跟着在1921-1922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美英斡旋下,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其附约。规定: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山东问题后续
历史解释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在于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2.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强大压力 。
参与五四运动的各革命阶层为初步胜利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青年学生 先锋作用
工人、商人 支持作用 工人(主力)
先进知识分子 领导作用
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材料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全体工商界”“开国民大会”,说明五四运动是一场社会各层次普遍参与的运动。
“外争主权”,把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国家;
“内除国贼”,把矛头直指北洋军阀政府。
(1)五四运动是一次 的爱国革命运动
彻底反帝反封建
(P62材料研读)思考: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
唯物史观
材料二 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中。……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新京报书评周刊》
(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凝聚力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1.性质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
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中。从公共知识界和学界,到工商界再到工人。运动中的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中的一员,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新京报书评周刊
学生罢课
工人罢工
商人罢市
不除国贼不开门
特点: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五四运动的特点:
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意义
小组合作: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意义
材料一: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中。从公共知识界和学界,到工商界再到工人。运动中的每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国家中的一员,个体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二: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③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
④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不 同 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革命方向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相同点 革命性质 反帝反封建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
鸦片战争1840年
五四运动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唯物史观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基础: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广泛的群众性
社会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1840
1919
1949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奋斗目标:资本主义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里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唯物史观
学习目标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
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五四”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请发表你们的青春宣言!
什么是五四精神?
其中,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家国情怀
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感悟“五四精神”
加强对祖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的认知;从内心充满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成为一名有用之才;时刻准备着,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