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水结冰了》(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水结冰了》(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7 19:4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分析本课涉及的科学概念和教材涉及的科学思维) 《水结冰了》一课,课标中涉及的科学概念,主要概念是:2.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 学习内容为:2.1水在自然界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3-4年级的学习目标为:知道冰、水、水蒸气 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 腾或结冰。 本课是《了解天气》单元的第二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地球上的水分布及特点,通 过实践活动,利用概率统计估算出海陆分布情况。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 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并能描述测量水温度的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能描述水结 冰过程的变化,并知道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能说出水的冰点是0℃。通过比较发现水结 冰时体积会膨胀。 学生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过程中,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等思维。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科学知识: 1.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能描述水结冰过程的变化,并知道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能说出水的冰 点是0℃。 2.学生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并能描述测量水温度的方 法 ;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科学探究:(可以有思维培养的点以及培养的过程) 1.学生通过水结冰的实验观察能描述现象并收集水结冰的证据。 2.学生实验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折现统计图给水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科学态度: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水的结冰现象产生兴趣。 2.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学生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的活动中,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可以有思维培养的点) 学生实验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折现统计图对水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展比较、分 析、推理等思维。 教学难点: (可以有思维培养的点) 学生实验后,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折现统计图对水的温度变化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展比较、分 析、推理等思维。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毛巾、碎冰、盐、烧杯(1000ml)、试管、温度计(-30~100℃)等 课件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创设 情境 聚焦 话题 1.出示壶口瀑布冰挂的图片,提问:学 生知道这是什么吗 追问:你知道冰是由什么变化而成的 吗 2.提问:水在什么情况下能结成冰呢 3.出示课题,谈话:水到底在什么温 度时会结冰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 结冰了》。 教师板书:水结冰了 学生回答,预设:会说 到是冰或者冰挂 学生回答,预设:冰是 由水变成的 学生回答,预设:在冬 天或者在温度低的环 境会结冰;0℃会结冰; 聚焦话题,激 发兴趣,了解 学生已知
科学 实践 (一)实验前准备工作 1.讨论实验方案 谈话:想研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我 们该怎么做呢 小组讨论一下 2..认识水温计及使用方法。 A谈话:大家知道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吗 教师介绍:国际上常用摄氏度(℃) 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 热程度。 B提问:用什么来测量水温呢 测量水的温度用水温计。 教师利用ppt介绍水温计的结构 水温计由玻璃泡、玻璃管和刻度组成。 C学习使用水温计的使用方法 教师演示水温计的使用方法 D谈话:请同学分组尝试测量试管内水 的温度。 提示:测量后用毛巾将水温计擦干。 3.介绍冰和盐可以制成制冷剂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如何利用水温计来 测量水的温度了,冷的环境放进冰箱里 不容易观察,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方 法,冰和盐混合可以制成制冷剂。请大 家测量一下自己组的盐、冰混合物的温 度。 提示:测量后用毛巾将水温计擦干。 4.明确实验操作、分工及组装装置 A明确实验操作、分工 谈话:请小组讨论,我们该如何进行观 察和记录呢 教师再次明确 操作:每隔1分钟观测1次试管内水温 和现象并记录 分工:一人负责时间记录,一人记录 另外两人负责观察。 B介绍《学生活动手册》的使用和记录 C组装实验装置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预设:放进 冰箱里或冷的环境中, 再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预设:会说 到度或摄氏度。 学生回答:温度计 学生倾听 学生倾听后 分组尝试利用水温计 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 汇报温度 学生观看教师如何填 写记录单 学生讨论并汇报 学生倾听 学生记录冰盐混合物 温度和试管水的初始 温度 学生倾听 通过小组讨 论,学生明确 实验需要两 个基本条件: 冷的环境和 测量水温的 仪器。发展学 生的逻辑分 析思维。 对技能的再 次运用
(二)实验收集数据并处理数据 1.谈话:现在请各小组实验,收集数据。 2.谈话:请小组交流观察的现象,并对 数据进行处理,在《学生活动手册》11 页中进行。 (三)交流并得出实验结论 1.谈话:哪个小组原意上台来分享你 们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策略:教师先要明确水结冰的温度。对 于温度下降的速度由学生的发现来决 定是否出示,如果没有发现,就移到下 一环节处理。 教师板书学生的发现 2.总结:水在0℃时开始结冰,结冰过 程中保持0℃不变,水结冰时的温度叫 做冰点,水的冰点为0℃。 3.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策略: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试管内水变冰 后的体积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 谈话:液态水结成固态的冰以后, 水微粒(水分子)的排布方式发生改变, 间隙变大,致使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 大。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 实验后整理器材 学生各自进行数据处 理分析,并在小组内讨 论 学生分组上台展示,预 设:学生会说到水在 0℃时开始结冰,之后 结冰越来越多,但温度 一直保持0℃。水结冰 过程中温度下降的速 度是先快后慢的 学生交流 数据的处理, 有助于学生 利用分析思 维得出更多 的发现。
拓展 1.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通过今天我们学习的科学知识,你能 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预设:说到 冬天时,河水变成冰 时,河面会变宽;爸爸 在冰箱里冻啤酒,时间 长了,啤酒在冷冻室炸 裂了。 通过对生活 现象的解释, 加深对概念 的理解,另 外,发展学生 的分析、推理 能力。
板书设计 11水结冰了
探究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装置: 实验数据:
其他发现: 水温下降的速度先快 后慢 水结冰后体积膨胀 实验结论:水在0℃时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保持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