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八上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21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7 23: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1937年9月11日-11月8日
太原会战
时间
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
一、平型关大捷
一、平型关大捷
看了上段文字后,结合八路军所擅长的战术,分析:
为什么八路军会选择在平型关进行伏击战?
1、平型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2、八路军擅长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伏击战
一、平型关大捷
2、经过
交战双方
国民革命军 第八路军115师
(15000余人)
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
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 第5师团一部
(1000余人)
师团长:板恒征四郎
一、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25日
地点 山西东北部平型关
交战双方 八路军115师、日军第五师团一部
结果 日军全部被歼
意义 ①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夜袭阳明堡
相关史事
日军入侵山西后,从代县的阳明堡机场频繁出动飞机,轰炸中国军队的沂口阵地。八路军129师先头部队发现这一情况后,于1937年10月19日夜,秘密潜入阳明堡机场并展开猛烈袭击,进过一小时激战,共毁伤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
当地民众颂扬八路军:
万里长城万里长,雁门关下古战场。
阳明堡里一把火,日寇飞机一扫光。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背景:
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内部流行“亡国论”和“速胜论”的观点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
《论持久战》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主要内容:
①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也不会亡国
②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 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意义和影响:
1、《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略总方针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概况: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人民游击战争:
地雷战
麻雀战
破袭战
地道战
水上游击战
狼牙山五壮士
相关史事
1941年9月,晋察冀军区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日军引上了狼牙山峰顶绝路,在子弹打光、石头砸光的情形下,宁死不做日军俘虏,纵身跳下万丈悬崖,三人牺牲,两人身负重伤。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共产党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政治上
1、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
2、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经济上
1、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2、开展大生产运动
(原因: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重大作用: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三、百团大战
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
囚笼政策: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三、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时间 1940年8月——1941年1月
目的 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总指挥 彭德怀
兵力 100多个团
地区 华北地区
主要目标 1、破袭日军交通线
2、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三、百团大战
意义:
1、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2、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3、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百团大战
辉煌战绩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伪军2.5万多人,破坏铁路1500多千米,桥梁和隧道260多个,一度恢复县城四五十座,并缴获大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