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 第二单元 可持续发展之路(含解析)(打包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创优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课时训练 第二单元 可持续发展之路(含解析)(打包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1-22 21:29:44

文档简介

可持续发展之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多学科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第1~3题。
1.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2.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3.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②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 ③毁林开荒,增加粮食产量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从题干“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可知主要偏重经济属性;第2题,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第3题,毁林开荒,增加粮食产量会造成生态问题,塑料袋购物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均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答案:1.C 2.C 3.A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第4~6题。
4.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 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 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A.a、b
B.a、c
C.b、d
D.a、d
5.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第4题,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在这个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第5题,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第6题,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答案:4.D 5.A 6.C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此完成第7~9题。
7.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
A.公众的接受与参与
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
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9.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行为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在我国乡村地区大搞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B.参与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D.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解析:本组题以我国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考查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理解和认识,题目难度不大,但贴近现实,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第7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较低,老龄人口比重较大,但目前就业人口正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农业资源虽然日趋紧张,但因为还有大量的中、低产田,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所以农产品增产的潜力还很大,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的说法不确实;环境污染局部虽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环境仍在日趋恶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还将迅速增加,但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第8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首先是公众的接受与参与,只有全体群众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9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首先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其中也隐含着地区之间的公平,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答案:7.D 8.A 9.D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第10~12题。
某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
10.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分析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11.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有(  )。
①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的对外依存程度
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⑤带动粮食生产和粮食深加工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2.国家停止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用玉米生产乙醇比用其他生物原料的成本高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我国玉米生产供不应求 ④会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0题,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从产品的源头到末端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第11题,可用排除法。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与汽车需求量有关,与燃料的种类关系不大。第12题,用玉米加工乙醇使玉米的需求量增多,种植面积增大,必然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也会导致粮食数量减少,从而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答案:10.D 11.B 12.D
(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1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3题,从图中所给的循环农业模式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第14题,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②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
答案:13.D 14.B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16.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
解析:读三角形坐标图知,1985~1995年间环境污染指数下降,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维持在较高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上升。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经济发展指数高、环境污染指数小的时期。
答案:15.B 16.C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第17~18题。
17.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合理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18.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7题,读题干及图可知,该生态区既注重了对林区、湖区的生态保护,又充分利用了各种环境条件,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第18题,读图可知,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和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另外,注意图中没有体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答案:17.B 18.C
结合以下材料,完成第19~20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CO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氟氯烃 0 0.000 85 2.2 50~102 3 400~1 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 29 0.000 31 0.25 120 270 6
19.“用爱温暖世界,而不是二氧化碳”。四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20.摈弃传统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列符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思想的做法是(  )。
①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②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③推广节能技术和无氟产品 ④保护植被,积极植树造林 ⑤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解析:第19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直接比较数据即可。第20题,石油和煤炭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中均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一次性用品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答案:19.D 20.B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
(1)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2分)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4分)
(3)N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
         。(4分)
解析:第(1)题,直接解读图像信息,描述即可。第(2)题,M地区是我国京津唐、沪宁杭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主要的瓶颈是资源的短缺。第(3)题,关键在于定位,新疆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当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严重的土地荒漠化问题,这些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 资源、能源不足
(3)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
22.(12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
消耗资源 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
1994年(%) 2003年(%)
铁矿石 29.8 34.8
氧化铝 10.0 21.4
铜 6.9 19.9
原油 4.7 7.6
能源 17.8 31.1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图
图甲
材料二:
1990~2009年中国铁矿石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图
图乙
(1)由材料一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          等问题,加剧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2分)
(2)近年我国钢铁企业布局呈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
(3)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5分)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第(2)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主要从交通、原料、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答案较为开放,可以开源、节流两个大的方向来考虑。
答案:(1)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
(2)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原料(铁矿石)主要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向沿海地区转移有利于原料(铁矿石)进口和产品(钢材)出口,降低运输成本;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邻近市场)。
(3)今后应该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水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降低化石能源(煤炭)消费比重,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23.(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矿产地是   ;D处是   山脉。(2分)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乙    。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4分)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3分)
(4)柴达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4分)
解析:此题从循环经济出发,紧扣节能减排和西部大开发热点。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资源丰富,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在这个地区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现实的选择。因此,选择这样的地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当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共赢,对于西部乃至全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是国内面积最大、唯一布局在藏族聚居区的循环经济试点园区,是循环经济从理念到实践的全国第二个实验区。在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有着重要的位置。本题综合考查了地形(地势最高的盆地,位于昆仑山脉、阿尔金山—祁连山脉之间)、气候(独特的高原气候、地势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光照强、晴天多、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气候干旱)、资源(察尔汗钾盐、茶卡的池盐、锡铁山铅锌矿、涩北等地的油气资源)、生态保护(柴达木盆地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它具有较为独立的水系,与三江源地区无直接的联系。在柴达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会对该地区以及周边的其他地区,包括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和工业(柴达木盆地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化工循环产业集群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圈)、农业(种植业以耐寒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春小麦、青稞,经济作物:油菜、蔬菜等)、能源(除常规能源外,今后要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对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分析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答案:(1)察尔汗 祁连
(2)①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②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物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的循环经济原则。
(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
(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24.(1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野外考察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 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4分)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4分)
(3)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3分)
室内分析
(4)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中内容。(4分)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比较内容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R地夏季的气温比旧金山高,主要是因其地处海岸山脉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第(2)题,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大小的比较,主要考虑地形雨的影响。第(3)题,注意图示的冰川消退、大盐湖地区地处山脉背风坡而导致降水少、蒸发强烈等信息的思考。第(4)题,主要考虑河谷农业、灌溉农业的区别。
答案:(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理由: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B处大于C处,理由: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大盐湖流域气候干旱,降水少,冰川消退,湖水补给减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大盐湖为内流湖,盐分随径流汇入而不断积累。
(只要从水循环的补给、蒸发、地表径流三个环节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4)
  对比区域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学会小区域调查
一、非标准
我国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到达图中的⑨地。①包头→②太原→③西安→④成都→⑤川西草原→⑥攀枝花→⑦昆明→⑧桂林→⑨赣州。读图,完成第1~3题。
1.考察队开展了下列主题考察活动,其目标基本没有实现的是(  )。
A.①→②:草原森林之旅
B.②→④:南北景观之旅
C.④→⑤:农牧文化之旅
D.⑤→⑨:特色地貌之旅
2.考察队沿途经过的下列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的是(  )。
A.①⑥
B.①⑧
C.②④
D.④⑥
3.小明在整理考察队给当地政府提出的农业发展策略时,不小心抄写错了一处,这一项是(  )。
A.①地——节约用水,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B.②地——植树种草,打坝淤地
C.⑤地——抓好粮食,种(植)养(殖)结合
D.⑦地——利用气候,发展彩色农业
解析:包头→太原这一考察线路,气候较为干旱,森林很少,主要以草原景观为主。包头和攀枝花都是我国著名的“钢城”,属于“资源型”城市。川西草原应该加强湿地和草场的保护,合理发展畜牧业。
答案:1.A 2.A 3.C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社与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环境学院联合举办“暑期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培训班”,培训班活动地点为M省(如图)的山脉,其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该活动以太白山为中心展开区域调查。结合以上材料完成第4~5题。
4.图中山脉是我国的   ,该山脉是我国   的地理分界线,属于我国的   文化区(  )。
A.秦岭 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 黄土高原
B.贺兰山 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 黄土高原
C.南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岭南
D.阴山 我国天然草场分界线 黄土高原
5.下列对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白山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北坡自下而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冰川带。堪称“活的教科书”“天然植物园”
B.太白山保护区不是大熊猫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
C.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景观以高、险、奇、秀、雄、古、富饶为特色
D.太白山是我国淮河、黄河两大水系的分界线
解析:第4题,通过轮廓特征可判断该省为我国陕西省,山脉是秦岭,河流为黄河。第5题,A项,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其山顶没有冰川带;B项,大熊猫分布在亚热带山区,应为大熊猫分布的北界;D项,应为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界线。
答案:4.A 5.C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等。与其一起备受欢迎的便是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某景点委托一课题组开发红色旅游产品,课题组首先对该景点的革命历史背景进行调研。据此完成第6~7题。
6.此次对革命历史背景的调研最好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A.野外实地考察
B.调查访问
C.问卷调查
D.随走随问
7.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  )。
①纪念品生产厂家 ②该景点的文献研究人员 ③各红色旅游点的参观者 ④相关革命事件的参与者及其亲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解答该组题要明确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如革命英雄人物及他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战争地点、重要革命会议会址等),要调查这些内容,必须与了解这些内容的有关人员接触才能获得,所以需要调查该景点的研究人员和相关的参与者及其亲友。
答案:6.B 7.D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下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所示的L湖被污染。学生经过分析确定,污染物主要来自(  )。
A.城镇
B.牧区
C.林区
D.矿区
9.学生对图中所示牧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组假设。据图探究,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气候、交通
B.土壤、市场
C.水源、技术
D.地形、人口
解析:第8题,牧区和林区一般不会对河流造成污染,反而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由图可知,L湖流域没有矿区,但是沿湖地区城镇较多,所以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城镇。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牧区分布在河流的下游,即地势较低的地区,而且附近城市较多,畜牧业的发展应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
答案:8.A 9.D
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 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据此完成第10~12题。
10.山坡寸草不生,反映出该地区(  )。
A.昼夜温差大
B.年降水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
D.地质灾害频发
11.该河谷农田用水依赖(  )。
A.当地降水
B.远程调水
C.冰雪融水
D.地下水
12.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A.甘
B.新
C.藏
D.滇
解析:当地海拔较高,目力所及的山坡,说明与河谷距离较近,所以青稞和油菜的种植均位于河谷之中,是为了获得灌溉水源。“寸草不生”也说明当地降水较少。由海拔和青稞等信息可以判断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当地河流的补给类型主要是冰雪融水。
答案:10.B 11.C 12.C
13.山东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望海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该地区虽然依山傍海,风景秀丽,但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如果你是一名兴趣小组的成员,请对如下问题做出分析。
望海乡等高线地形图
(1)请简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C村附近的甲处(虚线内)投资兴建一个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如果村民们征求你们的意见,请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3)为了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兴趣小组计划对“望海乡的国土开发与整治”这一课题开展研究。
①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等。
②请拟定出该地区国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项目(以子课题名称的形式回答,至少两项)。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同时对于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应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展开。化工厂是否合理应分析其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调查研究应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学会确定研究主题,拟定课题名称,这是开展小区域调查的基本要求。
答案:(1)丘陵和沿海平原地形为主,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淡水资源丰富并濒临海洋。
(2)支持: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要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反对: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水源;破坏林地;危害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3)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任答两项)
②望海乡低山、丘陵地区的立体开发;望海乡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对策;望海乡旅游资源的开发;望海乡的生态问题与保护;望海乡镇驻地的选址与发展战略等。第三节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非标准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1/3,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读“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抚养比下降的原因是(  )。
A.老年人口的比重下降 B.生活水平的提高
C.少年儿童的比重下降 D.社会养老机构的完善
2.“人口红利”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社会成员需要供养的子女比较少 ②老年人口比重小,养老支出少 ③劳动力丰富 ④工业生产的收益率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1题,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导致人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因此下降的时间不长。第2题,“人口红利”期直接的表现是社会负担最小化,劳动力最大化。
答案:1.C 2.A
图甲为“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乙为“2002~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题。
图甲
图乙
3.2000~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
A.2000~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8亿公顷以上
C.2002~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4.2002~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林地减少 D.未利用地增加
解析:第3题,由图甲知,2000~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2004~2007年耕地面积基本保持平稳,且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第4题,分析图乙知,林地增加面积最大,是退耕还林的结果;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较大,说明建设用地增多。
答案:3.C 4.A
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完成第5~6题。
“环境负担”公式:EB=P+A-T
P—人口(Population)
A—消费程度(Afiluence)
T—创造财富的技术(Technologies)
EB—环境负担(Environmental Burden)
5.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加重的是(  )。
A.耕地面积在减少 B.总人口数在增加
C.人均耕地在减少 D.单产水平下降
6.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
A.开发湿地、滩涂,扩大耕地面积
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
D.增加粮食进口,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
解析:第5题,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两者的相对关系,即人均耕地在减少,而不是某一要素耕地或者总人口数的变化。第6题,通过技术的提高实现环境负担的减轻,推广良种,是符合这个要求的。A项是通过工程措施减轻负担;B项,农业生产结构不属于技术措施;D项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5.C 6.C
资源环境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大规模地快速推进工业化以及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环境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瓶颈”。因此,采用科学标准的体系全面测量中国绿色GDP,能较好地全面考核中国的资源环境效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据此完成第7~8题。
7.有关绿色GDP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②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 ③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④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反映“绿色GDP”理念的是(  )。
①大力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 ②砍伐出售林木,获得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得到大片耕地 ③发展“循环经济”,获得经济收益 ④实现清洁生产,获得经济收益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7题,绿色GDP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与环境质量不断提高情况下的经济增长,它的提出,最关键的是促使决策部门和公众观念的变化。第8题,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答案:7.A 8.D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第9~11题。
9.(双选)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
A.F表示资源开发 B.F表示产业活动
C.H表示废弃物排放 D.H表示产品消费
10.(双选)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
A.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C.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
D.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11.(双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A.高经济增长 B.发展清洁生产
C.倡导循环经济 D.减少资源开发
解析:第9题,图中E代表资源获取,F、G代表生产、流通环节,H代表废弃物排放。第10题,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度开采会导致资源问题。第11题,中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要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实现。
答案:9.BC 10.AD 11.BC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13.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解析:第12题,据图分析,水窖集雨为作物种植提供灌溉水源,作物种植为饲料加工提供秸秆、为沼气池提供原料,沼气为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供暖,沼渣作为肥料还田。第13题,该园区农业生产具有科技投入多、集约化经营和面向市场的特点。
答案:12.D 13.C
1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
下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下表是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地区 发展支持系统
东部地区 121.2
中部地区 113.3
西部地区 110.2
注:1995年全国为100.0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 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 简析其原因。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解析:第(1)题,先读懂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第(2)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展依靠什么 从材料中得出从“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题,前半题解法同上题,后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第(4)题,此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成本”有关。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
答案:(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3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机构: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非标准
下图是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完成第1~2题。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
A.采集与渔猎 B.狩猎与耕作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解析:图中反映出人类在进行狩猎和耕作,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中心论逐步得到发展,但还没有达到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主宰的程度。
答案:1.B 2.C
我国古代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完成第3~4题。
3.“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对立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4.下图示意的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应该出现在(  )。
A.采猎文明时期 B. 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
解析: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的关系,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图中反映的信息是: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这个时期应该是后工业文明时期,即现代文明时期出现的。
答案:3.D 4.D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6.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第5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6题,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答案:5.D 6.B
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第7~8题。
7.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关键是(  )。
A.提供水源的江河
B.受村规、民约保护的森林
C.哈尼族的村寨
D.层层叠叠的梯田
8.哈尼族人村寨的选址,主要目的是(  )。
A.对外交通便利 B.避免洪涝灾害
C.获得清洁的水源 D.观赏梯田美景
解析:读图可知,森林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是维持这一生态系统的关键。村寨建在半山腰上,显然交通方面并非十分便利。认真获取图像信息,即可看出,其主要目的是获得清洁的水源。
答案:7.B 8.C
下图为“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完成第9~10题。
9.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10.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解析:第9题,考查人类在不同时期从事活动不同:采集时期以狩猎为主;农业文明时期以农业为主;工业时期以工业为主;后工业时期以技术为主。 第10题,②阶段为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答案: 9.A 10.D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第11~13题。
1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1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1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解析:第11题,从图中的框图联系分析,①—C,②—A,③—D,④—B。第12题,A、B、C三项的表述都是片面的,人类应当尊重自然才能发展自己。第13题,根据图分析,协调人地关系首先要控制人口规模。
答案:11.A 12.D 13.A
闻名中外的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四周为高耸如削的鸣沙山(由流沙堆积而成)。“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堪称奇观,但近几十年来,这一沙漠奇观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月牙泉近年来水位降低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冰雪融水补给过少
C.人为拦截地表水、抽取地下水
D.沙漠扩张
15.月牙泉的厄运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受   理论影响(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地伙伴论
C.人类中心论 D.“天人合一”思想
解析:月牙泉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因为过度抽取地下水和人为拦截地表水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减少,这反映了人类任意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后果,是人类中心论的体现。
答案:14.C 15.C
16.读“洞庭湖变迁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是“    ”人地关系思想的体现,后果是 
 。
(2)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思想
解析:结合甲、乙两图洞庭湖区面积的变化分析出:迫于人口压力,洞庭湖区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致使湖泊面积大大减小。洞庭湖与长江相通,在调蓄长江洪水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湖面萎缩使水灾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反复的洪水灾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洞庭湖的生态价值,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防灾兴利之本,所以设立蓄洪区进行分洪以减少洪灾。
答案:(1)湖泊面积大大萎缩 围湖造田 人类中心论 湖泊面积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洪水灾害频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洞庭湖萎缩,调蓄洪水功能下降,建立蓄洪区是为了调蓄长江洪水。人地伙伴论。
17.阅读下面的一段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曾几何时,人类开山填海、围湖造田、在水源极缺的沙漠中植树造林等种种做法被视为“征服自然”的“雄伟壮举”。然而,这些做法留下了诸多恶果,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据报道,2009年,陕西省榆林市采煤和产油两项的环境代价达160多亿元,而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不到100亿元。
目前,“生态修复”概念正步入公众视野,它是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检讨自我的事后弥补行为。近年来,不少地方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措施,立足于生态的自然修复,以化解生态危机,给大自然提供一个“疗伤”的机会。
(1)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人地关系思想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征服自然是人类中心论的论调,生态修复说明了人类对人地关系进行了反思,并采取措施协调人地关系,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第(2)题的答案比较开放,应围绕人地协调论的思想展开分析,或者说明人类中心论的危害也是可以的。
答案:(1)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2)应了解、尊重自然规律,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科学、适度的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一、非标准
谋求人地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人类的共识。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是当前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举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世界各国承担同等责任,共同保护地球
B.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改变生产方式,寻求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
D.制定全球统一目标和政策,以解决跨国界环境问题
2.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农村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危害不大
B.农村经济落后,应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
C.发展经济需协调好与生态、社会的关系
D.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是治理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解析:第1题,针对全球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应共同承担,但应依据国情分担不同的责任。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实现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第2题,在农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但随着城市结构的调整,工业区不断外移,使乡村地区的污染程度不断加重。
答案:1.B 2.C
读漫画“巴西人和西欧人的争论”,完成第3~4题。
3.上图所示的巴西人与西欧人的争议,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  )
①持续性原则 ②公平性原则 ③共同性原则 ④阶段性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
C.生态问题
D.人口问题
解析:第3题,图中西欧人的态度,是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基点,体现了共同性和持续性原则;巴西人的观点是维护本国的发展权,西欧人的背后是被砍伐后的树桩,却在要求发展中国家为环境保护而付出减缓经济发展和牺牲生活质量的代价,这违背公平性的原则。第4题,结合教材,所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四大问题中,人口问题是根本,发展问题是关键,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中解决。所以,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答案:3.A 4.A
下图是“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①水土流失 ②气候变暖 ③水环境恶化 ④酸雨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图中环境问题的存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①共同性原则   ②持续性原则   ③公平性原则 ④参与性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5题,从图中看,有污水管道向河中排污使鱼难以生存,同时树木被砍伐,则能判断有水土流失现象。是否有酸雨从图中不能直接看出,但可看出水环境变坏,故选B项。第6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存在使该地不能持续发展,故违背了持续性原则;人类随意地排放污水,使其他生物和下游地区受灾,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答案:5.B 6.C
(2013·江苏单科,19~20)(双选)《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第7~8题。
7.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8.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解析:第7题,分析图中1995~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变化可知,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是以牺牲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为代价的。牺牲环境支持系统主要是大量排放污染物,牺牲生存支持系统主要是对资源的大量消耗。第8题,图中1995~2010年各支持系统的发展中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发展缓慢,因此要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着力发展环境支持系统和生存支持系统,大力加强生态与环境和农业基础建设。
答案:7.AB 8.CD
读“经济发展与生态拐点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生态改善拐点
B.B拐点的形成,是由于经济发展减慢
C.A—B时期处于工业化阶段
D.B—C时期是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段
10.图示规律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先发展经济,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保护环境 ②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保护环境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④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9题,图中B表示生态改善拐点,一些发达地区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加强了环保的投入,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对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轻。C时期以后,环境污染水平下降到自然环境容量以下,是区域环境较优、GDP最高、人民生活质量最高的阶段,即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的时段。第10题,先发展经济,等经济高度发达后再保护环境等论调,是“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人地矛盾的激化,反过来也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由上题分析可知,通过经济结构优化和环保与科技投入的提高,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与环境的好转。
答案:9.C 10.B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完成第11~13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国家 生态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新加坡 6.9 0.1 -6.8 冰岛 7.4 21.7 14.3
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 7.6 20.4 12.8
美国 10.3 6.7 -3.6 秘鲁 1.6 7.7 6.1
英国 5.2 1.7 -3.5 澳大利亚 9.0 14.0 5.0
日本 4.3 0.9 -3.4 巴西 3.1 6.7 3.6
1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
A.0.4 B.-0.4 C.2.0 D.-2.0
1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13.当生态赤字为负值时,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看是使用了别国的资源,从全球的角度看是盗用了下一代的资源。这句话中体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有(  )。
A.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解析:第11题,人均生态赤字=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4。第12题,由材料可知,人均生态赤字在不断增加,则人地矛盾将越来越严重,必然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第13题,使用别国资源和盗用下一代的资源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生态赤字”也反映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答案:11.B 12.A 13.C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消费构成 石油(PJ) 546 355 350
煤炭(PJ) 241 328 165
天然气(PJ) 0 82 192
可再生能源(PJ) 24 50 130
能源自给率(%) 5 52 156
CO2排放(万吨) 5 310 5 270 4 940
材料三: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
(1)依据材料一,描述丹麦的地理位置。
(2)分析丹麦可再生能源类型(至少两种)。
(3)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已走上一条能源可持续发展之路。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解析:第(1)题,对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及相邻位置方面进行表述。第(2)题,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丹麦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生物能等。第(3)题,材料二反映的是丹麦能源消费构成、自给率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对我国的启示应从这三方面来分析;材料三反映了单位GDP能耗的变化,也就是能源利用率的问题。
答案:(1)丹麦地处欧洲北部;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位于北温带(或中纬度)(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方面回答均可)。
(2)风能,该国西临大西洋,地处西风带,以平原地形为主,风能资源丰富;生物能,该地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植被茂盛,生物能资源丰富;水能丰富。
(3)能源利用多样化,减少能源对外依存度;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减少常规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环境保护,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等。
15.根据所给材料及相关统计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计划。该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材料二:
A省平均气温图
B市平均气温图
(1)A省1991年以后大多数年份与1961~1990年的气温平均值相比,气温偏    。
(2)1987年后A省和B市气温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不同之处是                  。若B市为南京市,试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其产生此情况的原因。
(3)材料中“巴厘岛路线图”计划第一项第一款所指出的内容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该原则的主要内涵是                               。
解析:本题以区域为背景,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区差异、差异原因、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理解。
答案:(1)高
(2)都呈波动上升趋势 B市平均气温上升幅度高于A省平均水平 南京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每天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
(3)共同性 全球必须采取共同的行动,建立起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