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训练
1.一筐苹果取出后,又取出3千克,这时取出的质量正好是剩下质量的,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千克?
2.把一盘水果糖分给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其中分给甲,分给乙,丙分到的糖果数量正好是甲、乙两人分到糖果数量差的3倍,丁分到10颗糖。这盘水果糖共有多少颗?
3.小东读一本课外读物,已经读了49页,还剩下没有读。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4.小莉买了一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用去12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钢笔的,圆珠笔和钢笔的单价各是多少钱?(列方程解答。)
5.一瓶饮料有升,倒出升后,剩余的正好装满7杯,平均每杯装多少升饮料?
6.一名打字员录入一份文件,20分钟后,还剩下这份文件的,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几分之几?
7.学校要进行劳动技能展示观摩活动,现需要购买一些西红柿和土豆,每千克土豆的价钱是西红柿的,学校一共购买了3千克土豆和5千克西红柿,共花费27元,每千克土豆和西红柿分别多少元?
8.工程队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3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的速度,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
9.妈妈买了一袋面粉,吃了10千克,正好是这袋面粉的,这袋面粉还剩多少千克?
10.学校体育室有足球和篮球共100个,借出篮球个数的后,剩下的篮球和足球的个数正好相等。体育室原来有多少个篮球?
11.超市进来一批红牛饮料,第一周售出,第二周售出,还有80件没有卖出。超市一共进来多少件红牛?
12.光明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93人,选出女同学的和3名男同学参加歌唱比赛,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六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
13.某工程队挖一条8千米长的隧道,已经挖了3天,平均每天挖千米,剩下的要4天挖完,这4天平均每天挖多少千米?
14.小明的爸爸买了一筐苹果和一筐梨,一筐苹果重50千克,苹果质量的与梨的正好相等,这筐梨重多少千克?
15.庆元旦,中心小学举行象棋比赛。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其中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六年级的,五年级和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分别有多少人?
16.某校开展课后服务,科技班和美术班一共有240人。美术班的人数是科技班人数的,美术班和科技班分别有多少人?
17.某款新能源汽车从电量为“0”开始充电,60分钟时的电量是满电量的,照这样计算,该款新能源汽车从电量为“0”到充满电需要多少分?
18.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第2小时行驶了90千米,这时离乙城还有全程的,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9.筑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还多14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60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0.甲、乙两队修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8天,乙队单独修12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修这条公路,几天可以完成?
21.有三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相等。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第三堆中有10枚白子,占所有白子的。这三堆棋子中,一共有黑子多少枚?
22.阳光小学六(1)班共有学生50人,选出8名男生和的女生参加校运动会,剩下的男生和女生相等,这个班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3.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340人,如果甲队调出,乙队调出60人,那么甲、乙两队剩下的人数相等。甲、乙两个工程队原来各有工人多少人?
24.大头儿子有一些邮票,他把其中的多6张送给棉花糖,把其中的少8张送给胖墩,自己还留下40张。大头儿子原有多少张邮票?
25.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同学们做了一些绸花。第一小组做了少4朵,第二小组做了多10朵,第三小组做了34朵。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朵绸花?
26.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36千米。当客车行了甲、乙两地距离的时,货车离两地的中点还有6千米的距离,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7.卡车和客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客车到达中点,卡车离中点还有60千米,已知卡车的速度是客车的。那么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8.六年级两个班共有98人,六(1)班人数的等于六(2)班人数的。六(1)班、六(2)班各有多少人?
29.在为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中,长阳小学比西华小学少捐4000元,长阳小学捐的钱数的正好是西华小学的。两校各捐款多少元?
30.有甲、乙两袋大米,甲袋大米比乙袋大米少24千克。如果从甲袋中盛6千克大米倒入乙袋,那么现在甲袋大米的质量是乙袋的。甲,乙两袋大米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3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2.乘汽车从甲城到乙城,原计划要小时,由于途中有36千米的道路不平,走这段不平的道路时,速度相当于原来的,因此晚到小时。求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
33.张老师准备买一批本子,他带的钱如果全买语文本,可以买60本;如果全买数学本,可以多买30本。一本语文本和一本数学本为一套,如果成套买,可以买多少套?
34.为迎接新年,实验小学六(3)班布置教室,买了一个大灯笼和12个小灯笼,一共花费112元。已知一个小灯笼是一个大灯笼单价的。小灯笼和大灯笼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35.星光服装厂一月份计划生产一批防护服,实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下半月完成计划的,结果超额完成2100件防护服。计划生产多少件防护服?
36.周末,乐乐邀请18名同学来家里做客。有3盘瓜子,每盘千克,每千克装一袋。如果每人分一袋,够分吗?
37.某品牌羽毛球今年六月份的价格是每筒90元,比一月份上涨了。该品牌羽毛球一月份的价格是每筒多少元?
38.甲、乙两人共有邮票若干张,其中甲占,若乙给甲12张,则乙余下的张数占总数的。两人共有邮票多少张?
39.实验小学六年级有学生152人。现在要选出男生人数的和女生5人,到国际数学家大会与专家见面。学校按照上述要求选出若干名代表后,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实验小学六年级男生多少人?
40.一袋大米第一周吃了全部的还多6千克,后又加入8千克,第二周又吃了剩下的,这时袋里的大米恰好是24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22.5千克
【分析】把这筐苹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取出后,又取出3千克,这时取出的质量正好是剩下质量的,即这时取出的质量是总质量的;那么取出的3千克占总质量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筐苹果的总质量。
【详解】3÷(-)
=3÷(-)
=3÷(-)
=3÷
=3×
=22.5(千克)
答:这筐苹果原来有22.5千克。
2.150颗
【分析】把这盘水果糖的总数看作单位“1”,甲分到,乙分到,丙分到的是甲、乙两人分到糖果数量差的3倍,即丙分到的水果糖占总数的(-)×3;
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分别减去甲、乙、丙分到的水果糖占总数的分率,即是丁分到的10颗糖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盘水果糖的总数。
【详解】丙分到总数的:
(-)×3
=(-)×3
=×3
=
水果糖的总数:
10÷(1---)
=10÷(1---)
=10÷
=10×15
=150(颗)
答:这盘水果糖共有150颗。
3.63页
【分析】将总页数看作单位“1”,还剩下没有读,则读了的页数是总页数的,读了的页数÷对应分率=总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
=49÷
=49×
=63(页)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63页。
4.钢笔的单价9元,圆珠笔的单价3元
【分析】设钢笔的单价是x元,则圆珠笔的单价是x元,根据等量关系:“一支圆珠笔的单价+一支钢笔的单价=12元”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钢笔的单价是x元。
x+x=12
x=12
×x=12×
x=9
(元)
答:钢笔的单价9元,圆珠笔的单价3元。
5.升
【分析】用饮料总量减去倒出的,求出剩下的量,用剩下的量除以7,求出平均每杯装多少升饮料。
【详解】平均每杯装:
(升)
答:平均每杯装升饮料。
6.
【分析】一名打字员录入一份文件,20分钟后,还剩下这份文件的,则20分钟打了这份文件的,用工作总量除以工作时间,求出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
答:这名打字员平均每分钟录入这份文件的。
7.土豆:1.5元;西红柿:4.5元
【分析】设每千克西红柿是x元,每千克土豆的价钱是西红柿的,则每千克土豆是x元;3千克土豆是(x×3)元,5千克西红柿是5x元,一共花费27元,即3千克土豆的钱数+5千克西红柿的钱数=27元,列方程:x×3+5x=27,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每千克西红柿是x元,则每千克土豆是x元。
x×3+5x=27
x+5x=27
6x=27
x=27÷6
x=4.5
土豆:4.5×=1.5(元)
答:每千克土豆1.5元,每千克西红柿4.5元。
8.
12天
【分析】3天修了全长的,把修完公路的天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已修的天数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得到修完公路的天数,再减去已修的天数,就得到还要修的天数。
【详解】
(天)
答:修完这条公路还要12天。
9.15千克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把这袋面粉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已经吃的面粉的重量除以它占这袋面粉重量的分率,求出这袋面粉的重量是多少千克;然后用它减去已经吃的面粉的重量,求出这袋面粉还剩多少千克即可。
【详解】10÷-10
=10×-10
=25-10
=15(千克)
答:这袋面粉还剩15千克。
10.60个
【分析】设体育室原来有x个篮球,则足球有(100-x)个,将篮球个数看作单位“1”,借出篮球个数的后,还剩(1-),根据篮球个数×剩下的对应分率=足球个数,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体育室原来有x个篮球,则足球有(100-x)个。
(1-)x=100-x
x=100-x
x+x =100-x+x
x=100
x÷=100÷
x=100×
x=60
答:体育室原来有60个篮球。
11.150件
【分析】把这批红牛饮料的总数看成单位“1”,第一周售出,第二周售出,那么剩下的占总数的1--=,已知还有80件未卖出,即总数的是80件,所以最后用80÷,据此解答。
【详解】80÷(1--)
=80÷(--)
=80÷
=80×
=150件。
答:超市一共进来150件红牛。
12.女生:100人;男生:93人
【分析】设女同学有x人,则男同学有(193-x),选出女同学的,即选出女同学x人,还剩下(x-x)人;男同学选出3名,男同学还剩下(193-x-3)人,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剩下的女同学人数=剩下的男同学人数,列方程:x-x=193-x-3,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女同学有x人,则男同学有(193-x)人。
x-x=193-x-3
x=190-x
x+x=190
x=190
x=190÷
x=190×
x=100
男同学:193-100=93(人)
答:女同学有100人,男同学有93人。
13.1.1千米
【分析】平均数×份数=总数量,设平均每天要挖x千米,根据剩下平均每天挖的距离×剩下天数+平均每天挖的距离×已经挖的天数=隧道总长度,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这4天平均每天挖x千米。
4x+×3=8
4x+=8
4x+-=8-
4x=4.4
4x÷4=4.4÷4
x=1.1
答:这4天平均每天挖1.1千米。
14.45千克
【分析】已知一筐苹果重50千克,苹果质量的与梨的正好相等,则用苹果的质量乘求出梨的是多少,再用梨的除以即可求出梨的质量。
【详解】50×÷
=30÷
=30×
=45(千克)
答:这筐梨重45千克。
15.
六年级24人;五年级18人
【分析】据题意可知,把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六年级的,即可知五年级和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对应的分率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五年级和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得到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再用42减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即可得到五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人数。
【详解】六年级:
(人)
五年级:(人)
答:五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有18人,六年级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学生有24人。
16.美术班90人;科技班150人
【分析】将科技班人数看作单位“1”,科技班和美术班的总人数是科技班人数的,科技班和美术班的总人数÷对应分率=科技班人数,总人数-科技班人数=美术班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科技班:
(人)
美术班:240-150=90(人)
答:美术班和科技班分别有90人、150人。
17.96分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将满电量看作单位“1”,用60除以,求出该款新能源汽车从电量为“0”到充满电需要多少分即可。
【详解】(分)
答:该款新能源汽车从电量为“0”到充满电需要96分。
18.300千米
【分析】把甲城到乙城的总路程看作单位“1”, 第1小时行了全程的,又行驶了90千米后,离乙城还有全程的,用1减去减去,即可求出第2小时行驶的路程占全程的分率,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据此解答。
【详解】
(千米)
答: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300千米。
19.1248米
【分析】先将第一天修完余下的看作单位“1”,第二天修了余下的,还剩(1-),第二天剩下的÷对应分率=第一天修完余下的;再将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还多140米,第一天修完余下的加上140米,刚好是全长的(1-),根据部分数量÷对应分率=整体数量,即可求出全长。
【详解】[600÷(1-)+140]÷(1-)
=[600÷+140]÷
=[600×+140] ×
=(900+140)×
=1040×
=1248(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248米。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确定对应量和对应分率。
20.4.8天
【分析】把总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表示出甲、乙队的工作效率,运用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解答。
【详解】1÷(+)
=1÷(+)
=1÷
=1×
=4.8(天)
答:4.8天可以完成。
21.50枚
【分析】把白子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它的对应的是10枚白子,求单位“1”,用10÷,求出白子的数量;根据题意第一堆黑子与第二堆的白子同样多,那么第一堆白子与第二堆的黑子同样多。所以第一堆和第二堆的白子数量和等于黑子数量和相等,等于每堆棋子的数量。用白子的总数量减去10枚,求出第一堆与第二堆白子的和,也就是第一堆和第二堆黑子的数量和;三堆棋子数相同,用第一堆棋子数量-10枚,求出第三堆黑子的数量,再加上第一堆和第二堆黑子的数量和,即可解答。
【详解】10÷-10
=10×4-10
=40-10
=30(枚)
30-10+30
=20+30
=50(枚)
答:一共有黑子50枚。
22.26人;24人
【分析】根据“剩下的男生和女生相等”可找到等量关系。因此,可以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50-x)人,进而可以表示出男生还剩(x-8)人,女生还剩(50-x)×(1-)人。让两个式子相等即可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50-x)人。
x-8=(50-x)
x-8=37.5-x
x-8+x=37.5-x+x
x-8+8=37.5+8
x=45.5
x×=45.5×
x=26
50-26=24(人)
答:这个班的男生有26人,女生有24人。
23.160人;180人
【分析】甲、乙两个工程队原来的人数都是未知的。设原来甲工程队有人,则乙工程队有(340-)人,经过调出以后,由“甲、乙两队剩下的人数相等”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原来甲工程队有人,乙工程队有(340-)人。
(人)
答:甲工程队原来有工人160人,乙工程队原来有工人180人。
24.
60张
【分析】设大头儿子原来有x张邮票,则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其中的是x张,其中的是x张,所以大头儿子送给棉花糖了(x+6)张,送给胖墩了(x-8)张,根据等量关系:“大头儿子原有的邮票-送给棉花糖的张数-送给胖墩的张数=40张”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大头儿子原来有x张邮票
x-(x+6)-(x-8)=40
x-x-x+2=40
(1--)x+2=40
()x+2=40
()x+2=40
x+2-2=40-2
x=38
×x=38×
x=60
答:大头儿子原有60张邮票。
25.150朵
【分析】设同学们一共做了朵绸花,因为第一小组做了少4朵,所以第一小组做了朵,因为第二小组做了多10朵,所以第二小组做了朵,已知第三小组做了34朵,那么用总数减去第一小组做的朵,再减去第二小组做的朵,就会等于第三组做的34朵,据此列出方程:,解出方程,即可求出同学们一共做了多少朵绸花。
【详解】解:设同学们一共做了朵绸花。
答:同学们一共做了150朵绸花。
26.120千米
【分析】客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36千米,可知货车速度是客车速度的,时间相同时,货车的路程是客车路程的,当客车行了甲、乙两地距离的时,货车走了甲、乙两地距离的,又知货车离两地的中点还有6千米的距离,则可计算6千米对应的分率,即,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6除以其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
(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
27.360千米
【分析】因为5小时后客车到达中点,卡车离中点还有60千米,所以5小时卡车比客车少走了60千米,那么1小时少走的路程为60÷5=12(千米)。已知卡车的速度是客车的,把客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那么卡车的速度比客车慢(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客车的速度;因为5小时后客车到达中点,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路程的一半,再乘2,即可求出A,B两地间的距离,据此解答。
【详解】60÷5=12(千米)
12÷(1-)
=12÷
=36(千米/时)
36×5×2=360(千米)
答:A,B两地间的距离是360千米。
28.六(1)班42人;六(2)班56人
【分析】根据六(1)班的人数的等于六(2)班的人数的,可得:六(1)班的人数×=六(2)班的人数×,即六(1)班的人数=六(2)班的人数×÷=六(2)班的人数××3=六(2)班的人数×,由此可知六(1)班的人数是六(2)班的人数的,把六(2)班的人数看作单位“1”, 那么六年级两个班人数是六(2)班的人数的(1+),两个班共有98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六(2)班的人数,再用98减去六(2)班的人数,可求得六(1)班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
六(2)班的人数:
98÷(1+)
=98÷
=98×
=56(人)
六(1)班的人数:
98-56=42(人)
答:六(1)班有42人,六(2)班有56人。
29.西华小学:12000元;长阳小学:8000元
【分析】把西华小学捐款钱数看作单位“1”, 阳小学捐的钱数的正好是西华小学的可得:长阳小学捐的钱数×=西华小学捐的钱数×,即长阳小学捐的钱数=西华小学捐的钱数×÷=西华小学捐的钱数××=西华小学捐的钱数×,所以长阳小学捐的钱数是西华小学捐的钱数的,用1减去,可得长阳小学比西华小学少捐了几分之几,少捐400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出西华小学捐款钱数,再减去4000,即可求出长阳小学捐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
西华小学:=4000×3=12000(元)
长阳小学:12000-4000=8000(元)
答:西华小学捐款12000元,长阳小学捐款8000元。
30.甲袋:66千克;乙袋:90千克
【分析】现在甲袋大米的质量是乙袋的,则现在甲袋大米的质量比乙袋大米的质量少();而现在甲袋大米的质量比乙袋大米少(24+6+6)千克;根据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24+6+6)除以(),计算出现在乙袋大米的质量;最后用现在乙袋大米的质量减去6千克,即为乙袋原来大米的质量,再减去24千克,即为甲袋原来大米的质量。
【详解】
(千克)
原来乙袋大米的质量:96-6=90(千克)
原来甲袋大米的质量:90-24=66(千克)
答:甲袋大米原来有66千克,乙袋大米原来有90千克。
31.60千米
【分析】根据相遇问题中的“速度和=路程÷相遇时间”,求出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和,再减去已知的甲车速度,即是乙车的速度。
【详解】90÷
=90×
=135(千米)
135-75=60(千米)
答:乙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
32.330千米
【分析】先把原来的速度看作单位“1”,已知当汽车走这段不平的道路时,每小时的速度是原来的,说明比原来速度慢了,如果用原来的速度走完这段路时,则现在少走了(千米),而这9千米用慢速走了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慢速,由于慢速又是原速的,单位“1”未知,用慢速除以,求出原速。最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求出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
【详解】
(千米)
慢速:
(千米/时)
原来的速度:
(千米/时)
全程:
(千米)
答: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33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求出慢速,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原来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33.36套
【分析】本题是工程问题的变形题。题目中没有告诉张老师带的总钱数,这里可以把张老师带的总钱数看作单位“1”。由题目条件可知,每本语文本的单价为,每本数学本的单价为,总钱数÷语文和数学的单价和=可以买的总套数。
【详解】
(套)
答:如果成套买,可以买36套。
34.7元;28元
【分析】一个大灯笼相当于小灯笼的个数=1÷一个小灯笼是一个大灯笼单价的几分之几,所以小灯笼的单价=一个大灯笼和12个小灯笼一共的钱数÷(12+4),大灯笼的单价=小灯笼的单价÷一个小灯笼是一个大灯笼单价的几分之几,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详解】1÷
=1×4
=4(个)
112÷(4+12)
=112÷16
=7(元)
7÷
=7×4
=28(元)
答:小灯笼的单价是7元,大灯笼的单价是28元。
35.7200件
【分析】把一月份计划生产一批防护服的件数看作单位“1”,实际上半月完成计划的分率加上下半月完成计划的分率,再减去1,求出实际一个月超额完成了计划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是2100件,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列式为:2100÷。
【详解】2100÷
=2100÷
=2100÷
=2100×
=7200(件)
答:计划生产7200件防护服。
36.不够分
【分析】先算3盘瓜子一共有多少千克,再计算这3盘瓜子一共可以装多少袋,最后比较装的袋数与小朋友的人数;如果袋数大于等于总人数,则够分;如果袋数小于总人数,则不够分。
【详解】
(袋)
总人数为:18+1=19(人)
因为18<19,所以这些瓜子不够分。
答:如果每人分一袋,不够分。
37.
81元
【分析】把一月份的羽毛球价格看作单位“1”,六月份价格比一月份上涨了,六月份的羽毛球价格是1月份价格的(1+),为90元。因此一月份的价格是每筒90÷(1+)元。
【详解】90÷(1+)
=90÷
=90×
=81(元)
答:该品牌羽毛球一月份的价格是每筒81元。
38.80张
【分析】把两人共有的邮票总数看作单位“1”。设两人共有邮票x张,那么甲原来有x张,乙原来有x x=x张,乙给甲12 张后,乙余下的张数为总数的,可列出方程x 12=x,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设两人共有邮票x张,乙原来有x =x,乙给甲12张后,乙余下的张数为x-12,此时乙余下的张数占总数的,可列方程:
x-x-12=x
解:x-12+12=x+12
x=x+12
x-x=x+12-x
x=12
x÷=12÷
x×=12×
x=80
答:两人共有邮票80张。
39.77人
【分析】根据“选出男生人数的”,把男生的人数看作单位“1”,剩下的男生对应了,剩下的女生人数等于从女生总人数中减去5人。根据题目信息写出等量关系:男生人数×=女生人数-5;设男生人数有x人,则女生有(152-x)人,列方程:x×(1-)=152-x-5,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实验小学六年级有男生x人,则女生有(152-x)人。
x×(1-)=152-x-5
x=147-x
x+x=147
x=147
x=147÷
x=147×
x=77
答:试验小学六年级有男生77人。
40.51千克
【分析】本题从后往前推导,因此先把第二周吃前的大米数量看作单位“1”,吃掉了其中的,那么24千克对应剩下的1-=,用24除以可以求出第二周吃前大米有36千克。
再把原来的大米看作单位“1”,吃掉了多6千克,又加入8千克,说明剩余部分比多2千克。用36千克减去2千克剩下34千克,刚好对应原来的,用分数除法即可求出大米原有多少千克。
【详解】24÷(1-)
=24÷
=24×
=36(千克)
(36-8+6)÷(1-)
=34÷
=34×
=51(千克)
答:这袋大米原有51千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