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填空题训练
1.一头鲸长为7m,头部占,这头鲸的头部长为( )m。
2.一根绳子长16米,如果用去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还剩( )米。
3.做一个大中国结需要1.4m彩绳,做一个小中国结需要的彩绳是做一个大中国结的,做一个小中国结需要( )m彩绳。
4.就是求( )个( )相加是多少。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007吨=( )千克 平方千米=( )公顷
650立方厘米=( )升 3.2时=( )时( )分
6.比48t多是( )t;比48t少是( )t;一堆煤的质量是48t,用去它的,还剩( )t。
7.芳芳读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3天读了这本书的( )。
8.一杯纯果汁,小乐喝杯后,觉得有点甜,就兑满了水。他又喝杯就出去玩了。小乐一共喝了( )杯纯果汁,( )杯水。
9.下图中网格阴影部分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
10.一杯纯果汁,小亮喝了半杯后,兑满水又喝了杯,他一共喝水( )杯。
11.一杯纯果汁,李强喝了杯后,兑满水又喝了一半。李强一共喝了( )杯纯果汁,( )杯水。
12.李大爷家种了16亩花生,王大爷家种花生的地比李大爷家的还多1亩,王大爷家种花生的地有( )亩。
13.看一本400页的书,每天看全书的,5天看了全书的( ),还剩( )页没看。
14.120千克的比它的多( )千克。
15.一根绳子5米,用去,用去( )米;如果用去米,还剩( )米。
16.修路队修一条公路,每天修千米,18天刚好修了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全长( )千米。
17.有两桶油,如果从第一桶中倒出千克给第二桶,那么这两桶油的质量正好相等。原来第一桶油比第二桶油重( )千克。
18.小马虎计算(a+)×30错误地算成了a+×30,计算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19.一杯纯牛奶,小明喝了半杯后,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这时小明喝了( )杯纯牛奶,( )杯水。
20.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子缩小到原来的,分数值就( )。
21.现有甲、乙、丙3个数,每次计算其中2个数的平均数,3次计算的结果分别是、12、30,那么甲、乙、丙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 。
22.把2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取其中3段长是( )米。(填分数)
23.把千克生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千克,就相当于求千克生姜的( )是多少,每份是( )千克。
24.一杯牛奶,小明喝了杯后,加满水又喝了杯,小明一共喝了( )杯牛奶,( )杯水。
25.一杯果汁,小红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小红一共喝了( )杯果汁。
26.有两根同样长的彩带(每根长度大于1m),第一根用去了全长的,第二根用去了m。两根彩带剩下的部分相比较,第( )根剩下的部分长。
27.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米,高是长的。长方体的高是( )米,所有棱的长度之和是( )米。
28.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 )
( ) ( ) ( )
29.一根长米的电线,平均分成四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30.一瓶饮料,红红喝了它的,妈妈喝了剩下的,她们一共喝了这瓶饮料的( )。
31.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自己也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转动一周是一天,天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度。
32.一杯橙汁,可可喝了杯后,加满水,又喝了杯,然后打篮球去了。可可一共喝了( )杯橙汁。
33.一根35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了全长的,第二次用了14米,第二次用去了全长的( ),二次共用了( )米。
3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客车速度比货车快。客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A、B两地相距( )千米。
35.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 )页开始看。
36.为了配合政府的电动车上牌工作,甲厂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制作270个牌照,已经完成总数的,还差没有制作,还差( )个牌照没有制作。
37.一杯纯牛奶,依依喝了杯,然后加满开水,又喝了半杯,这时她喝了( )杯纯牛奶和( )杯开水。
38.一袋大米重45千克,已经吃了,吃了( )千克,还剩( )千克。
39.一袋大米20千克,如果吃去千克,还剩( )千克;如果吃去它的,还剩( )千克。
40.有一堆煤重24吨,第一次运走它的,第二次运走吨,还剩( )吨煤。
41.万老师需要购买24本单价为2.5元的笔记本作为奖品送给有进步的同学,甲商店的笔记本现按原价的出售,乙商店的笔记本满50元优惠总价的,万老师去( )商店购买比较合算。
42.芳芳看一本科普书,每天看的页数占全书的,已经看了2天。芳芳已经看了全书的( );如果这本科普书共84页,芳芳还剩( )页没有看。
43.“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这句话中把( )看作单位“1”,把( )平均分成8份,( )相当于其中的7份这句话中表示的数量关系是( )×=( )。
44.阳光小学举行绘画活动,四年级共制作12幅作品,五年级的作品数量是四年级的,六年级的作品数量是五年级的。六年级共制作( )幅作品。
45.一根绳子长6m,用去,还剩( )m,再用去m,还剩( )m。
46.一瓶酱油5千克,先倒出,还剩( )千克;再往里倒入千克,这时瓶子里酱油是( )千克。
47.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小敏家7月份用水8.4吨,践行节约用水原则,8月份用水量比7月份少。小敏家8月份用水( )吨。
48.某校开展“班班共读”的课外阅读活动,多多在周末期间看一本232页的《海底两万里》,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的页数是第一天的,算式求出的问题是( ),这里的表示( )。
49.六(1)班的人数在30~50人之间,大扫除时,其中扫地,摆桌,擦玻璃,其余同学没有参加大扫除。没有参加大扫除的有( )人。
50.奇奇看一本600页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每天看这本书的,5天看了这本书的( ),还剩下( )页没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2.8
【分析】把鲸的长度看作单位“1”,头部占,用鲸的长度×,即可求出鲸的头部长度。
【详解】7×=2.8(m)
一头鲸长为7m,头部占,这头鲸的头部长为2.8m。
2. //15.625 10
【分析】绳子长度-用去的长度=还剩的长度;将绳子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还剩它的(1-),绳子长度×还剩的对应分率=还剩的长度,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6-=(米)
16×(1-)
=16×
=10(米)
一根绳子长16米,如果用去米,还剩米。如果用去它的,还剩10米。
3.0.7/
【分析】已知做一个大中国结需要1.4m彩绳,做一个小中国结需要的彩绳是做一个大中国结的,也就是1.4m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1.4×=0.7(m)
做一个小中国结需要0.7m彩绳。
4. 3
【分析】乘法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3就是求3个相加是多少。
5. 1007 80 0.65 3 12
【分析】1吨=1000千克,1时=60分,1平方千米=100公顷,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换,乘进率;从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换,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1.007吨=(1.007×1000)千克=1007千克
平方千米=()公顷=80公顷
650立方厘米=(650÷1000)升=0.65升
3.2时=3时+0.2时
=3时+(0.2×60)分
=3时12分
6. 60 36 44
【分析】把48t看作单位“1”,求它的(1+)是多少t,用48×(1+)解答;
把48t看作单位“1”,求它的(1-)是多少t,用48×(1-)解答;
把48t看作单位“1”,用去,还剩下(1-),求还剩多少t,用48×(1-)解答。
【详解】48×(1+)
=48×
=60(t)
48×(1-)
=48×
=36(t)
48×(1-)
=48×
=44(t)
比48t多是60t;比48t少是36t;一堆煤的质量是48t,用去它的,还剩44t。
7.
【分析】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读了3天,根据工作总量=效率×时间,运用分数乘法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3天读了这本书的:。
8.
【分析】先求出第一次喝完剩下果汁:1-(杯),第一次喝完后,兑满了水,说明加了杯的水;他又喝杯,说明喝了杯果汁的和喝了杯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小乐第二次喝的果汁和喝的水,再用第二次喝的果汁加上第一次喝的果汁,就是小乐一共喝的果汁,据此解答。
【详解】1-(杯)
小乐喝的果汁:
×+
=+
=(杯)
小乐喝的水:
×=(杯)
即小乐一共喝了杯纯果汁,杯水。
9.×=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涂色,用分数表示,再把这2份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网格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多少,即×,据此解答。
【详解】×=
网格阴影部分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1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杯纯果汁,小亮喝了半杯后,兑满水,即加了杯的水,然后喝了杯,即喝了×=杯水。
【详解】×=(杯)
则他一共喝水杯。
11.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李强第一次喝了杯纯果汁,还剩下1-=杯纯果汁,兑满水又喝了一半,喝了杯纯果汁的一半,把两次喝的纯果汁相加就是李强一共喝的果汁;第一次喝了杯纯果汁,又加入杯水,第二次喝了纯果汁的一半,水也喝了一半,即喝了杯水的一半,据此解答。
【详解】+(1-)×
=+×
=+
=+
=(杯)
×=(杯)
一杯纯果汁,李强喝了杯后,兑满水又喝了一半。李强一共喝了杯纯果汁,杯水。
12.13
【分析】据题意可知,把李大爷家种花生的亩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李大爷家种花生的亩数乘,乘积再加1,即可解答。
【详解】
(亩)
王大爷家种花生的地有13亩。
13. 150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每天看全书的分率乘5就是5天看的全书的分率,用1减去5天看的全书的分率,就是剩下的是全书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5=
400×(1-)
=400×
=150(页)
所以5天看了全书的,还剩150页没看。
14.10
【分析】从题意可知:把12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求出120千克的是多少与120千克的是多少,积再相减即可。
【详解】120×-120×
=25-15
=10(千克)
120千克的比它的多10千克。
15. 3 //4.4
【分析】第一个空,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第二个空,绳子长度-用去的长度=还剩的长度。
【详解】5×=3(米)
5-=(米)
一根绳子5米,用去,用去3米;如果用去米,还剩米。
16.28
【分析】每天修的距离×18=公路全长的一半,再乘2即可。
【详解】×18×2
=14×2
=28(千米)
这条公路全长28千米。
17.
【分析】第一桶中倒出千克给第二桶,这两桶油的质量相等,说明第一桶油比第二桶油重(×2)千克,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千克)
原来第一桶油比第二桶油重千克。
18.29a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a+b)×c=a×c+b×c,求出(a+)×30的正确解法,再与错误的算出求差,即可求解。
【详解】(a+)×30=a×30+×30
a×30+×30-(a+×30)
=a×30-a+×30-×30
=29a
所以,计算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29a。
19.
【分析】以整个杯子的容量为单位“1”,喝了半杯后,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第一次喝的半杯是纯牛奶,第二次喝的半杯里一半是水,一半是纯牛奶,所以第二次喝的纯牛奶和水都是半杯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
=+
=+
=(杯)
×=(杯)
所以这时小明喝了杯纯牛奶,喝了杯水。
20.缩小到原来的
【分析】一个分数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相当于这个分数除以3,分数值就缩小到原来的;且分子缩小到原来的,分数值也要缩小到原来的,所以这个分数的分数值缩小到了原来的×。
【详解】×=
分数值缩小到原来的。
21.36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可知任意两个数的和分别是:×2、12×2、30×2,据此用×2+12×2+30×2即可求出三个数的和的2倍,再除以2即可求出三个数的和;然后用三个数的和分别减去任意两个数的和,即可求出第三个数;然后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即可。
【详解】(×2+12×2+30×2)÷2
=(+12+30)×2÷2
=+12+30
=
-×2
=-
=
-12×2
=-24
=
-30×2
=-60
=
<<
-=36
甲、乙、丙中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大3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掌握相应的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分析】把一根2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5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即将这根木条全长当作单位“1”,用单位“1”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就是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的长度就用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段数,再乘3就是3段的长度。
【详解】
(米)
即,把2米长的木条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取其中3段长是米。
23.
【分析】把千克生姜平均分成3份,就是把生姜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求每份是多少千克,就相当于求千克生姜的是多少,用×计算出每份的重量即可。
【详解】×=(千克)
即,把千克生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千克,就相当于求千克生姜的是多少,每份是千克。
24.
【分析】小明喝了杯后,杯中还剩牛奶()杯;加满水,则水加了杯,又喝了杯,喝的水占的一半,此时又喝的牛奶占()杯牛奶的一半;把两次喝的牛奶相加即为小明一共喝了多少杯牛奶。
【详解】
(杯)
(杯)
因此小明一共喝了杯牛奶,杯水。
25./0.75
【分析】根据题意,把一杯纯果汁看作单位“1”,已知小红第一次喝了杯,还剩杯,第二次喝了剩下杯的一半,即为×=杯,将两次喝的杯数相加,即可求出小红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
【详解】(1-)×+
=×+
=+
=
一杯果汁,小红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半杯,小红一共喝了杯果汁。
26.二
【分析】已知每根彩带的长度大于1m,则可以假设每根彩带的长度是5m,把彩带的总长看作单位“1”,第一根用去了,则剩下的部分为(1-),用彩带的长度乘(1-)即可求出第一根彩带剩下的长度;
第二根用去了m,则用彩带的总长减去m,即可求出第二根剩下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彩带的长度为5m,
5×(1-)
=5×
=3(m)
5-=(m)
>3
两根彩带剩下的部分相比较,第二根剩下的部分长。
27. /0.2 4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先求出长方体的高,然后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米)
(++)×4
=1×4
=4(米)
长方体的高是米,所有棱的长度之和是4米。
28. < > >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分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数的分母与小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如果不能约分,把小数转换成分数,按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1),;
(2),;
,所以;
(3),所以;
(4)
,所以;
(5),
,所以;
(6),;
,所以。
29.;
【分析】把一根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四段,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根电线的全长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则每段是全长的1÷4=,每段长:×=(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根长米的电线,平均分成四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30.
【分析】一瓶饮料,红红喝了它的,还剩这瓶饮料的,妈妈喝了剩下的,即喝了这瓶饮料的,将红红和妈妈喝了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相加即可。
【详解】+
=+
=+
=
她们一共喝了这瓶饮料的。
31.90
【分析】已知地球转动一周就是自转360度,把360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60×即可求出天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多少度。
【详解】360×=90(度)
天地球自西向东自转90度。
32.
【分析】可可喝了杯后,还剩(1-)杯橙汁,加满了水,又喝了杯,第二次喝了第一次剩余橙汁的,即(1-)的杯橙汁,再与第一次喝的相加即可求出可可一共喝了多少橙汁。
【详解】+(1-)×
=+×
=+
=+
=(杯)
所以,可可一共喝了杯橙汁。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他第二次喝了多少杯橙汁。
33. 21
【分析】把全长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35×即可求出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再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14÷35即可求出第二次用去了全长的几分之几;最后将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详解】35×=7(米)
14÷35=
7+14=21(米)
所以第二次用去了全长的,二次共用了21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
34. 72 396
【分析】根据题意,货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客车速度比货车快。将货车速度看作单位“1”,所以客车速度=货车速度×(1+),两地相距路程=速度和×时间,据此解答。
【详解】60×(1+)
=60×
=72(千米)
(60+72)×3
=132×3
=396(千米)
客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A、B两地相距396千米。
35.121
【分析】把全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用全书的总页数×,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用总页数-第一天看的也是,求出余下的页数,再把余下的页数看作单位“1”,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用余下的页数×,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把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求出两天看的页数,再加上1,就是第三天从第几页开始看。
【详解】320×+(320-320×)×+1
=80+(320-80)×+1
=80+240×+1
=80+40+1
=120+1
=121(页)
有一本书320页,淘淘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三天要从第121页开始看。
36.;150
【分析】把要制作的牌照总数看作单位“1”,已经完成总数的,还差总数的(1-),单位“1”已知,用总数乘(1-),即可求出还没有制作的牌照数量。
【详解】1-=
270×=150(个)
还差没有制作,还差150个牌照没有制作。
37. /0.875 /0.375
【分析】以整个杯子的容量为单位“1”,纯牛奶的量没有增加,纯牛奶喝了两次,先喝了杯,后喝了剩下纯牛奶的一半,即(1-)的;水喝了一次,加了杯水,就喝了杯水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纯牛奶:
+(1-)×
=+×
=+
=(杯)
纯牛奶喝了杯。
水:×=(杯)
水喝了杯。
38. 27 18
【分析】把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求它的是多少千克,用大米的重量×,即可求出吃了的重量;
求还剩多少千克,用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即可解答。
【详解】45×=27(千克)
45-27=18(千克)
一袋大米重45千克,已经吃了,吃了27千克,还剩18千克。
39. 8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吃去千克,求还剩多少千克,用大米的重量-吃去的重量解答;
把大米的重量看作单位“1”,吃去它的,还剩(1-),再用大米的重量×(1-),即可求出还剩大米的重量。
【详解】20-=(千克)
20×(1-)
=20×
=8(千克)
一袋大米20千克,如果吃去千克,还剩千克;果吃去它的,还剩8千克。
40.
【分析】把这堆煤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第一次运走它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总吨数乘,求出第一次运走的吨数;
再用总吨数减去第一次、第二次运走的吨数,即是还剩的吨数。
【详解】第一次运走:24×=4(吨)
还剩:
24-4-
=20-
=(吨)
还剩吨煤。
41.乙
【分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将数值代入,求出买24本笔记本总共需要的钱数;
甲商店的笔记本现按原价的出售,即将需要的总钱数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用总钱数乘可求出购买的实际钱数;
因为通过计算24本笔记本需要的钱数是超过60元的,所以可以享受乙商店的笔记本满50元优惠总价的,用购买的总钱数乘,求出可以优惠的钱数,再用总钱数减去优惠的钱数,得到在乙商店实际需要支付的钱数,跟甲商店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24×2.5=60(元)
甲商店:60×=48(元)
乙商店:60-60×
=60-20
=40(元)
48元>40元,所以去乙商店购买合算。
42. 14
【分析】将全书总页数看作单位“1”,每天看全书的几分之几×看的天数=已经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1-已经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总页数×还剩全书的几分之几=还剩下没有看的页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2=
84×(1-)
=84×
=14(页)
芳芳已经看了全书的;如果这本科普书共84页,芳芳还剩14页没有看。
43. 女生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分析】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则把女生人数平均分成8份,其中男生人数占其中的7份,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这句话中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把女生人数平均分成8份,男生人数相当于其中的7份这句话中表示的数量关系是女生人数×=男生人数。
44.14
【分析】把四年级的作品数量看作单位“1”,五年级的作品数量是四年级的,求五年级作品数量,用四年级的作品数量×,求出五年级的作品数量;再把五年级的作品数量看作单位“1”,六年级的作品数量是五年级的,求六年级的作品数量,用五年级的作品数量×,即可求出六年级的作品数量,据此解答。
【详解】12××
=10×
=14(幅)
阳光小学举行绘画活动,四年级共制作12幅作品,五年级的作品数量是四年级的,六年级的作品数量是五年级的。六年级共制作14幅作品。
45. 2
【分析】把这根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了,则还剩下这根绳子的(1-),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6乘(1-)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长度;再用剩下的长度减去m即可求出最后剩下的长度。
【详解】6×(1-)
=6×
=2(m)
2-=(m)
则一根绳子长6m,用去,还剩2m,再用去m,还剩m。
46. 4
【分析】把5千克酱油看作单位“1”,倒出,还剩1-=,再乘5千克就是它对应的重量5×=4千克。再倒入千克,就是4千克加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1-=
5×=4(千克)
4+=(千克)
即,一瓶酱油5千克,先倒出,还剩4千克;再往里倒入千克,这时瓶子里酱油是千克。
47.7.2
【分析】把七月份用水量看作单位“1”,8月份用水量比七月份少,则八月份用水量是七月份用水量的(1-),再乘8.4吨,即可求出8月份用水量。
【详解】8.4×(1-)
=8.4×
=
=
=7.2(吨)
即,小敏家8月份用水7.2吨。
48. 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第一天看的页数=总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一天看的页数×,所以第二天看的页数=总页数×,其中表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算式求出的问题是第二天看了多少页,这里的表示第二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49.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六年(1)班的人数是2、4、5的公倍数,且在30~50人之间,求出全班人数,再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减去扫地占的,减去摆桌子占的,再减去擦玻璃占的,剩余的就是没参加大扫除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再用全班总人数乘没参加大扫除占的几分之几,就是没参加大扫除的人数。
【详解】2、4、5在30~50中的公倍数是40,即六(1)班有40人。
40×(1---)
=40×(--)
=40×(--)
=40×(-)
=40×(-)
=40×
=2(人)
六(1)班的人数在30~50人之间,大扫除时,其中扫地,摆桌,擦玻璃,其余同学没有参加大扫除。没有参加大扫除的有2人。
50. 100
【分析】已知每天看这本书的,求5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求还剩下多少页没看,是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减去已看的分率,就是还剩下没有看的占总页数的分率,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5=
600×(1-)
=600×
=100(页)
5天看了这本书的,还剩下100页没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