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2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14张ppt)+教学设计(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23 16:41:36

文档简介

姓名
高祀宏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二
邮件
?
单位
山东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新文化运动
一、主题分析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下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内容学生平时有较多的接触,但是学生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不仅在历史学科有所涉及,在语文课中也多有接触,这一点对教学既有利,又有一定的阻碍,如果好好利用和引导,效果会不错。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2)设计一些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讨论中形成认识,学会合作学习,并能以此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史料——鲁迅弃医从文的记载——导入环节应用,引起学生共鸣;
辩论赛——2004年山东曲阜祭孔仪式与新文化运动中“打到孔家店”口号进行对比;
合作探究——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学科用: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综合实践用以下五环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引导学生齐声读
齐声朗读
史料
复习
引导学生自主梳理
画思维导图
视频《曲阜祭孔》
训练
展示题目
做题并自主纠正
表格统计
研讨
展示题目
学生讨论
多媒体PPT
探究
现在祭孔的评价
合作探究
学生PPT展示碰撞
评价
提供量规
自主评价
量规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通过运用史料来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再现、融入当时的时空,体会当时的情景,给内心以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便于后面知识的开展;
通过学生辩论赛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需求度和熟练度,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
课件14张PPT。北大红楼——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大未名湖——
最高学府象征。 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是,他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向提倡文艺运动了。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重点) 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难点)知识梳理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旧思想旧道德卷土重来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学法指导一: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与原因,特别注意探讨和理解背景与原因中蕴含的矛盾。知识梳理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概况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刘半农《新青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思维拓展一:北大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①1917年,《新青年》从上海随陈独秀迁到北京;
②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人——如李、胡、钱、鲁、刘等人;
③由蔡元培任校长的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聘进步知识分子任教,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思维拓展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鼓励新文化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传播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知识梳理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轻松记忆:“四提倡,四反对”。材料: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摘自《狂人日记》
自主思考:这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知识梳理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自主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深刻的思想主题?思维拓展三: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根本:孔教被改造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直接: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打着尊孔的旗号来蛊惑人心。结论:新文化运动要反对专制,就必然要批判作为其精神支柱的孔子之道。思维拓展四: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28日在山东曲阜举行祭孔大典仪式活动,你认为与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矛盾吗?为什么?思维拓展五 结合图片,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
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改造创新,与时俱进知识梳理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学法指导二:对于影响或评价类,可从四种角度进行分析: A、分项分析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 B、对当时、后世的影响
C、区域范围:对本地和世界
D、全面分析:积极和消极(进步性与局限性)知识梳理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材料一: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在300多名应试者中,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2/3强。材料四:“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材料三:《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他们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思维拓展六: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1.在…和…给专制主义以打击;3.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4.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材料二:1924年,北京大学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你心目的中国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如下: 2.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影响:
(1)进步性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
②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③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④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成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⑤促使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2)局限性
①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斗争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新文化运动“新”在哪里?(2)针对当今如何建设新文化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4分)(1)完成下列表格:课后作业:(学案后的《拓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