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湖心亭看雪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D.湖心亭一点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拥毳(máo)衣炉火。
B.雾凇沆(hàng)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是日更(gèng)定矣。
D.一童子烧酒炉正沸(fú)。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上下一 白 强饮三大 白 B.更有痴似相公者 是日 更定
C.见 余大喜 余拏一小舟 D.问 其姓氏 其船背稍夷
6.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填空题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7.《湖心亭看雪》中,“ , ”听觉角度描绘了一幅寒冷、寂静的西湖雪景图。文中总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 , , 。
8.《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 , ”。
9.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创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湖上影子, 、 、 , ”。
10.结合课文注释,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注音。完成后朗读课文两遍。
是日更定矣
余孥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有两人铺毡对坐
雾凇沆砀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写出含有与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字的成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2.是金陵人《湖心亭看雪》:
13.阅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描写西湖的诗文很多,如“ ,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 ”,这是杨万里笔下的夏日西湖。秋天的西湖萧瑟飘零,“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冬天的西湖在张岱的笔下,“ , ,上下一白”。
14.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崇祯 孥 更定 一芥
毳衣 雾凇 铺毡 沆砀
三、语言表达
15.假如后人读到《指南录后序》,谁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作品谈谈理由。
A.张岱(《湖心亭看雪》)
B.江姐(《红岩》)
C.艾青(《我爱这土地》)
16.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
(3)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4)莫 说 相 公 痴,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
四、综合性学习
17.李娟的《我的阿勒泰》里有一句话:“这个草原上的草,没有人用它,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小江和小海围绕“草”进行了研究,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汉字演变】
①从上图“草”字卡片的整理中可以发现,“草”字的字形经历了从____→____→____三种造字法的变化。(选择下列字母填空)
A指事
B会意
C形声
D象形
②“草”可以做偏旁,草字头的字大多与植物有关,如"yíng 绕”指树木盘旋缠绕:又如“遮bì ",意思是用草木遮挡。
③我经常会把[A]“藉”和“籍”,[B]“蓬”和“篷”两组形近字混为一谈,你能否选择其中一组,结合具体的例子,说说它们的正确用法。
我选 组, 。
(2)【成语积累】
成语 查阅资料 相关人、物 丰富词语意蕴
带草字 落草为寇 “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秦简夫《赵礼让肥》) (人名) 落草为寇”的意思是指逃入山林做强盗.《水浒传》中,我们读到了安分守己的国家公差 ,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
草蛇灰线 古代小说评点中较为常见的一个技法术语(郭邦明《名家写作技法探析》) 方巾(物名) 草蛇灰线的意思是 .《儒林外史》中,我们读到了方巾的多次出场隐喻人的身份,有方巾出场必威风八面、引人尊重,如方巾之于梅玖.通过线索物件揭露了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对功名的痴迷。
不带草字 视如土芥 “湖心亭一点、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简·爱 视如土芥的意思是将事物看作似泥土、小草一样,比喻极其轻视,在《简·爱》中,我们读到了 。
(成语)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诸葛亮
(3)【诗文整理】(10分)
特点 句子 出处
茂盛而浓密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兼葭》
朦胧而轻浅 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清新而活泼 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高远而寒冷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 ,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孤寒而凄冷 拣尽寒枝不肯栖, 。 苏轼《卜算子》
自由而快乐 这个草原上的草,没有人用它,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 李娟《我的阿勒泰》
通过以上的诗文整理,说说“草木”这一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内涵 。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吾以为西湖之美在里湖。当其不寓楼阁,不舍庵刹,而以琴樽书札托彼轻舟也,舟人无酬答,一善也;昏晓不爽其候,二善也;访客登山,恣意所为,三善也;入断桥,出西泠,午眠夕兴,四善也;残客所避,时时移掉,五善也。挟五善以长于湖,僧上凫①下,觞止茗生,篙楫因风,渔茭②聚火;奇唱发,流光升;霞敛星移,烟高霜满。
(选自谭元春《题<湖霜草>》)
【注】①凫(fú):水鸟,俗称“野鸭”。②茭(jiāo):喂牲口的干草。
18.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余拏一小舟 ②拥毳衣炉火 。
③当其不寓楼阁 ④篱楫因风 。
1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访客登山,恣意所为。
20.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表达的情感亦不同。请结合【甲】【乙】两文段,完成下列表格。
文段 内容 情感
【甲】 西湖雪景 ①
【乙】 西湖秋景 ②
六、写作题
21.题目:雪后美景
请写一段话,写出雪后美景,字数在3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中的“一”是“全”的意思,BCD中的“一”都是数词。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2.【答案】C
【解析】ABD.正确。
C.朗读停顿不正确,“人鸟声”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不能分开,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答案】B
【解析】 A.“拥毳衣炉火”中“毳”应读作“cuì”。
B.正确。
C项,“是日更定矣”中“更”应读作“gēng”。
D项,“一童子烧酒炉正沸”中“沸”应读作“fèi”。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4.【答案】A
【解析】A.有误,正确的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5.【答案】C
【解析】A.“上下一白” 中的 “白” 意思是白色,指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强饮三大白” 中的 “白” 指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B.“更有痴似相公者” 中的 “更” 意为还。“是日更定” 中的 “更定” 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 指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C. 都指 “我”,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
D.“问其姓氏” 中的 “其” 指他们的。“其船背稍夷” 中的 “其” 指那艘船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6.【答案】D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故答案为:D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答案】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8.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俱、凇、沆、砀
故答案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8.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痴
故答案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堤、痕、芥
故答案为: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答案】gēng;ná;cuì;zhān;sōng;hàng;dàng;qiǎng
【解析】此题中容易出错的拼音有:gēng,cuì,hàng,qiǎng。
故答案为:(1)gēng;(2) ná;(3)cuì;(4)zhān(5)sōng(6)hàng(7)dàng(8)qiǎng
本题考查重点字的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识记,标注读音要注意遵循汉语拼音规则,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11.【答案】(1)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人声鼎沸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解析】(1)句意:湖中哪想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哪里。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中的“焉”意思与之相同;
(2)句意:湖中人声、鸟声都消失了。俱:都。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中的“俱”意思与之相同;
(3)句意:一个童子正在煮酒,炉火旺,酒正沸腾。沸:指水开了;成语“人声鼎沸”中的“沸”意思与之相同;
(4)句意:还有船中两三个人罢了。已:罢了,算了;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的“已”意思与之相同。
故答案为: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人声鼎沸;
(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及成语的积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再根据成语的积累写出成语。
12.【答案】是,表肯定的判断
【解析】
句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是,是,表肯定的判断 。
故答案为:是,表肯定的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做出判断。
13.【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解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 没 、 碧 、 沆砀 ”
故答案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4.【答案】zhēn;nú;gēng;jiè;cuì;sōng;zhān;hàng;dàng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注音,尤其是要注意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
故答案为:zhēn;nú;gēng;jiè;cuì;sōng;zhān;hàng;dàng。
本题考查字形字音。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形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课后读写,特别是同音字与形近字、读音易错字,同时还要结合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不同字音代表的意义。
15.【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张岱会。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因金陵人而引发亡国之恨,流露故国之思,因此他看到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会理解文天祥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示例二:我认为江姐会。在《红岩》里江姐为了革命宁死不屈,无论敌人如何严刑逼问都不肯说出同志下落,从容赴死,她会理解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示例三:我认为艾青会。在《我爱这土地》里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文天祥的爱国情相同,他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
【解析】结合内容分析即可。
A 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湖心亭看雪》 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看到了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听到了金陵人,引发故国之思,他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
B 江姐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她视死如归,宁折不弯。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她忍受百般折磨,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行将就义,她神态平静,举止从容,梳理头发,整理衣衫,吻别“监狱之花”,始终带着胜利的笑容。“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这一席话,充分展示了江姐作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生死观。她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
C 艾青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文天祥的爱国情相同,他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
故答案为:示例一:我认为张岱会。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因金陵人而引发亡国之恨,流露故国之思,因此他看到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会理解文天祥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示例二:我认为江姐会。在《红岩》里江姐为了革命宁死不屈,无论敌人如何严刑逼问都不 肯说出同志下落,从容赴死,她会理解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示例三:我认为艾青会。在《我爱这土地》里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文天祥的爱国情相同,他会对文天祥所言“悲予志焉”产生共鸣。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读懂作品内容,理解作品大意。分析理解人物的形象特点及作品体现的情感态度,比对是否和文天祥的爱国情相似,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16.【答案】(1)湖中/人鸟声/俱绝
(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析】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地标出朗读节奏(停顿)。
⑴句意: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⑵句意: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⑶句意:我尽情地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⑷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故答案为:⑴湖中/人鸟声/俱绝;⑵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⑷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⑴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答题时应注意,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⑧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来句读。根据句子成分判断,(定语)湖中/(主语)人鸟声/(谓语)俱绝。
⑵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答题时应注意,划分句子主干确定朗读节奏,(主语)舟中人/(谓语)两三粒/(补语)而已。
⑶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答题时应注意,划分句子主干确定朗读节奏,(主语)余/(谓语)强饮三大白/(连动谓语)而别。
⑷本题考查划分朗读节奏。答题时应注意,划分句子主干确定朗读节奏,(谓语)莫说/(宾语)相公痴,(谓语)更有/(宾语)痴似相公者。
17.【答案】(1)①D、B、C
②萦、蔽
③A。籍出自:《说文解字》:“籍,簿书也。从竹,声。”竹字头。籍,记录重要信息的书簿。藉出自:《说文解字》:“藉,祭藉也。一曰艸不编,狼藉。从艸,耤声。”草字头。藉,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延伸为垫在下面的东西;衬垫;抚慰。
或者:B。蓬,意思是飞蓬,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像柳叶,边缘有齿,瘦果上有白色刺毛。松散;杂乱。草字头。
篷,意思是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多指车船上用的)。竹字头。
(2)林冲;林冲;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与余舟一芥;简·爱虽然生活艰辛,被舅母刁难、轻视,但是她积极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自爱。;深入不毛
(3)蒹葭苍苍;浅草才能没马蹄;草色入帘青;枯藤老树昏鸦;高洁而耐寒;岂不罹凝寒;寂寞沙洲冷;草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草木耐寒抒发自己高洁的本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解析】(1)甲骨文的字形显然是一棵草(“屮”),象形。
后来逐渐变成了两棵并排的草(“艸”),会意。
再后又加上了“早"旁以表音,形声。
萦绕 yíng rào 萦回。
遮蔽 zhē bì 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籍出自:《说文解字》:“籍,簿书也。从竹,声。”竹字头。籍,记录重要信息的书簿。
藉出自:《说文解字》:“藉,祭藉也。一曰艸不编,狼藉。从艸,耤声。”草字头。藉,祭祀跪拜时用的草垫。延伸为垫在下面的东西;衬垫;抚慰。
蓬,意思是飞蓬,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像柳叶,边缘有齿,瘦果上有白色刺毛。松散;杂乱。
篷,意思是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多指车船上用的)。
(2)①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
②草蛇灰线,意思是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③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翻译为: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写此刻的湖心亭人烟稀少。
④简·爱在童年时失去父母,舅母迫于丈夫临死前的嘱托而收养了简·爱,舅母和舅母的儿女们并不喜欢她,处处刁难她。在舅母家,简·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甚至连佣人都欺负她。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没有使简·爱养成敏感、怯懦、柔顺的性格,她没有屈服于别人的欺凌,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敢与欺负她的表哥扭打,她敢斥责冷酷偏心的舅母。简·爱虽然生活艰辛,被舅母刁难、轻视,但是她积极维护自己的尊严,自尊自爱。
⑤深入不毛:深入到荒凉的地方。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
(3)①②③④⑥⑦这些是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古诗名篇。注意易错字的写法,如“蒹葭、苍、藤、罹、洲”等字。
⑤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翻译为: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诗人以严寒恶劣的生存环境,反衬出松柏的高洁端正,咏物言志,希望自身也能如同松柏一般,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行。草木的特点是高洁而耐寒。
⑧ 草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草木耐寒抒发自己高洁的本性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1)本题考查汉字常识。①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日常注意积累,掌握造字法的定义,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汉字的造字法类型即可。②掌握字词读音,注意字形特点,理解字词含义,不写错别字,要特别注意形近字。
(2)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之成语。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3)①②③④⑥⑦主要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二是结合语境要求写出句子的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①②③④⑥⑦属于直接默写,比较简单。注意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⑤⑧考查古诗意象理解。读懂古诗句,理解古诗内容。在古诗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意象的特征及表现出的情感等,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答案】18.撑(船);裹,围;寄居;趁,乘
19.①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②拜访客人或者登山,随意去哪里。
20.①借冰雪世界的洁美,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3)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文言文要点的分析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参考译文】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山和水,全是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条小船、船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乙】我认为西湖的美在于里湖。当(人)不居住在楼阁中,不停留在寺庙里,而是把琴、酒杯、书札寄托在那轻便的小船上的时候,船夫没有应酬答对,这是一种好处;早晚都不会错过时间,这是第二种好处;有访客去登山,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第三种好处;进入断桥,走出西泠桥,中午休息晚上游玩,这是第四种好处;避开世俗的客人,时常移动船只,这是第五种好处。带着这五种好处在湖上长久停留,僧人在上面野鸭在下面,饮酒停下就煮茶,船篙船楫趁着风,渔夫割草聚拢柴火;奇妙的歌声发出,流动的光彩升起;晚霞收敛星星移动,烟雾升起霜花布满。
18.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翻译。①句意为: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拥,裹,围。②句意为: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更,还。③句意为:而是驾着小舟抚琴饮酒读书品文时。樽,酒杯,这里指饮酒。④句意为:乘风划桨。因,趁,乘。
故答案为:撑(船);裹,围;寄居;趁,乘
19.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①重点词:余,我。强,尽力。 ②重点词:避,避开。移棹,撑船。
故答案为: ①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②拜访客人或者登山,随意去哪里。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从甲文“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等语句,并结合写作背景可知,《湖心亭看雪》记叙了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静之后,乘小舟独自到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从乙文“当其不寓楼阁,不舍庵刹,而以琴樽书札托彼轻舟也,舟人无酬答,一善也,昏晓不爽其候,二善也......"中的“不寓“不舍”“不爽”“恣意”等词语可见作者的游览任意随性,表达出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故答案为:①借冰雪世界的洁美,映射了作者高洁自持的人格理想。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1.【答案】【参考例文】
雪后美景
雪下了一天一夜,停了。经过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屋被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柳枝变成了银条。大雪把杨树的枝条打扮得像美丽的珊瑚,又像奇异的鹿角。麦地盖上了厚厚的棉被子。天连着地,地连着天,白雪茫茫,无边无际,整个大地都变成玉琢银雕的世界。小孩子们高兴极了,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滑雪橇。冻得手和脸红通通的,头上却冒着汗,欢笑着,嬉闹着。
太阳出来了,照耀在洁白的雪地上,照得人眼睛都发花。雪在阳光下开始慢慢融化,屋檐开始淌水,滴在雪地上,把地上的雪穿成一个个小洞洞。树上的雪顺着树干往下淌水,树枝上不时地抖下一两块巴掌大的雪块,无声地推在雪地上。马路上的雪都被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人们踩实了,踩脏了,可道路两旁的雪依然是那样洁白,好像给马路镀上了一道银边,显得更加整洁、宽敞。
【解析】这是一篇命题小作文,题目简洁,没有审题障碍,属于写景类。①要认真审题。题目中有两个要素:雪后、美景,确定时间是雪后,描写重点应放在“美景”上,尤其要突出“美”的特点。②明确景点,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景点可以是人工景点,如公园;也可以是自然景观,如郊外山川。写作顺序可按景物的空间顺序来写,如左,右,前,后,东,西等方位。也可以时间顺序来写,如一天之内的早,中,晚等。还可以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按游览顺序来写。③紧抓景物的特点,不管是描写什么景物,都要突出雪后之“美”的特点;写法上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④做到“寓情于景”。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然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⑤紧抓写作要求:“300字左右”要求所写的作文字数大约300字,否则会被扣分。
这是一篇命题小作文,题目:雪后美景。作文要求是描写下雪后美丽的景色,学生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选择熟悉的景物描写。山区、农村、平原、都市,都有代表性的景物,要因地制宜,比如城市的大街,高楼,具有多层次高度不一的精致,城市中的公园也有独特的美景。适合采用空间顺序,不断变换观察点和视角,注意详略,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