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古诗词三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知作者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了解宋词
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导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词牌名。
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
地点
时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题目意思:
夜间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词牌名
夜晚行走在黄沙道中
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们了解了什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诗意理解
①别枝:横斜的树枝。
①
(一)品读上阕
诗意:明亮的月亮,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半夜里清风吹拂枝头,蝉也叫了起来。稻花的香气在田野间弥漫,人们在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耳边传来阵阵青蛙的叫声。
想象画面,品读诗句
白雨跳珠乱入船
诗人用新奇、贴切的比喻把雨点比作跳珠,加上“乱”字,表现了雨的大、猛、急。
雨中
白亮亮的雨点便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乱跳进船舱。
想象画面,品读诗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两句写大风吹散乌云,天气转晴的景象,动静结合,以“忽”字连接,鲜活生动第写出西湖盛夏时节暴雨骤来骤去的奇丽景色。
雨后
突然,狂风席卷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云飞,我登上望湖楼向下望去,只见湖面像天空一样开阔明净。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丰收的年景。年,年景。
词意:闻到稻花的香气,听到青蛙的叫声,让人想象出一派丰收的美景。
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蝉叫声。
横斜的树枝。
词意:明亮的月亮升起来惊动喜鹊飞离树枝,清爽的夜风伴随着蝉的鸣叫。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往日。
用茅草盖的小客舍。
社庙从林。社,社庙,土地庙。
同“现”,显现,出现。
词意:旧时相识的茅店、围绕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过了小溪上的石桥转个弯儿便看见了。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天边。
词意:很远的天空闪烁着七八个星星,山前滴落两三点雨滴。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沙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
﹏﹏﹏﹏
词牌名
词题
时间
地点
解诗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对比阅读
读一读,比较异同。
相同点:都写了西湖雨景,都用了比喻。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对比阅读
读一读,比较异同。
先雨后晴
先晴后雨
以景喻景
以人喻景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二)品读下阕
诗意:天空中几颗时隐时现,天上下起稀稀疏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课堂小结
通过两首古诗的对比,我们知道了这两首古诗都描写了景色,但是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大家借助刚才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旅夜书怀》和《五月十九日大雨》这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自主作业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配乐朗读古诗,尝试背诵。
2.借助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旅夜书怀》和《五月十九日大雨》这两首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