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 文言文二则 两小儿辩日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8 10:29:4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18张PPT)
两小儿辩日
列子简介
《列子》是中国道家典籍之一,相传为战国列御寇所著。今本《列子》八篇由晋人张湛编成。书中抄录一些先秦材料,但从思想内容看是反映魏晋思潮的作品。此书真伪历来有学者考辨。《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一些为人熟知的寓言故事,如“纪昌学射”“愚公移山”皆出于此书。
反复朗读
读,怎样把握节奏和停顿,分享你的心得?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法读出反问语气。
乎: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变换角色反复朗读《两小儿日》的场景。有针锋相对、斩钉截铁的自信,以及嘲笑孔子的得意。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
孔子,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孰为汝多知乎?
孰为汝多知乎?
孔子“不能决也”时的神情又是怎样的呢?
指导背诵
关注两小儿语言的对应性
孔子见小儿
小儿辩日
孔子不能决
小儿笑
“孔子不能决也”

疏通文意
你怎么理解“决”字的意思?
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字义来推测。
“孰为汝多知乎”


怎么理解“为”字的意思?
结合注释
结合注释可以知道在这里“为”同“谓”,表示“说”。
同“智”, 是智慧的意思, 读zhì。
怎么理解“知”字的意思?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怎么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呢?
各自的论据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早晨和正午时太阳的大小有什么差别和冷热又有什么不同?
早晨
正午
大小
冷热
讲故事需要按什么顺序?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故事。
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1.注意人物的语言和神态。
2.结合生活经验,根据课文内容展开适当想象。
观点理由
科学精神
两小儿是怎么用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分角色朗读
人物 观点 现象 依据
小儿甲 日始出时去人近 日初出大如车盖 近者大
小儿乙
小儿甲
小儿乙
说明自己的观点
一个以 为依据,另一个则以对 为依据。
请你说说两小儿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表达自己观点的
说说自己的理解
两小儿能够驳倒对方的观点吗 为什么
两小儿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他们的观点都有事实和常理作为支撑,所以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不能说服对方,孔子也无法判断孰是孰非。
《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是什么?
可以说本文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从“辩日”的角度:
《两小儿辩日》所表达的道理是什么?
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恼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
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