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九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历史九上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8 09:1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寻找失落的“人”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寻找失落的“人”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主题 问题链
一.“人”的湮没 1、中世纪的人性是如何“湮灭”的?为何呼唤人性回归的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二.“人”的发现 2、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哪些价值?文艺复兴真的是复兴古代文化吗?
3、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了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该运动开始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说明了什么?
三.“人”的力量 4、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欣赏这两幅画,有什么突出特点?
新课导入
《蒙娜丽莎》
“圣母”

追求自由
个性解放
获得幸福
享受快乐
问题1:中世纪的人性是如何“湮灭”的?

一、“人”的湮没
中世纪雕塑众生相
封建神学压制
“黑暗的中世纪”
“神主宰一切,人是神的附属品”
476年
1500年前后
古代欧洲
中世纪
近代欧洲
现代欧洲
1917年
“无知和迷信的时代”
何为中世纪?
(476-1453年)
“人”的湮没
一、“人”的湮没
问题1:中世纪的人性是如何“湮灭”的?
材料一 中世纪的教会极端蔑视人性,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肮脏巷道、下贱的。人的一生就是为赎罪而活着,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材料二 如右图所示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雅·布克哈特
思想上,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
为何呼唤人性回归的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佛罗伦萨
探究:为何呼唤人性回归的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商业城市的兴起,手工工场的发展,经济繁荣。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在地中海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①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②思想:教会和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文化: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基督教的神权统治
神本主义
主  张
人文主义
主   张
新兴资产阶级
矛盾
文艺复兴
二. “人”的发现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内涵:
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倡导个性解放,追求享受现实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人文主义
问题2:文艺复兴发现了人的哪些价值?文艺复兴真的是复兴古代文化吗?
中世纪圣母
文艺复兴圣母
压抑人性
顺从人性
请比较这二幅画中的人物神态有什么不同
思考:文艺复兴真的是复兴古代文化吗?
原因:
①当时封建教会势力庞大,资产阶级力量较弱;
②借助“复兴”古典文化名义,减少阻力,便于宣传。
文艺复兴运动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这个名称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恩格斯
二. “人”的发现
问题3: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了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性作品?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说明了什么?
代表人物 国别 代表作品及地位
自主完成表格: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
意大利
意大利
英 国
文艺复兴的先驱
美术三杰之一
文学巨匠
《神曲》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突出人的个性,肯定自身的价值与尊严!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意大利】但丁《神曲》
但丁是一位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学者、诗人,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文艺复兴先驱:但丁《神曲》 文学
《神曲》描写了诗人梦游地狱、炼狱和天堂的经过。
幻游《地狱》
幻游《炼狱》
幻游《天堂》
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达·芬奇
绘画
达·芬奇:意大利人,是文艺复兴盛期最伟大的艺术家、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同时是卓越的数学家、力学家、物理学家等。14岁时拜师学画,后来同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
达·芬奇代表作
达 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它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富有生命的活力。
《蒙娜丽莎》
以真人内在情感为表现内容
取材《新约圣经》:当耶稣说有人出卖了他时,在场的十二个门徒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和动作:惊讶的、愤怒的、诅咒的、紧张的,特别是犹大张皇失措的举止,刻画得惟妙惟肖。
达·芬奇代表作
犹大
耶稣
思考:15、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向欧洲其他地区传播,说明了什么?
资本主义发展
范围不断扩大
影响不断增大
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代表作。剧中描写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生动表现了主人公人文主义者的崇高精神境界,歌颂了正义。
代表作:
文学巨匠:莎士比亚(英国) 戏剧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从下边的台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赞美人、肯定人——人文主义
三.“人”的力量
问题4: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一:文艺复兴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欧洲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材料二: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提升人格
刻画人性
抒写人曲
文学三杰
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顺从人的本性,肯定人的自然欲求
歌颂人的感情及外在的美
追求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文主义精神


三.“人”的力量
发现“人”
发现
“世界”






资产阶级
封建教会




意大利
14世纪
但丁《神曲》(先驱)
达·芬奇:《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扩展:15、16世纪
代表: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课堂小结
核心:人文主义
同学们,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你们激发自己最大的潜力!

“人”的潜力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材料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 )
A.背景 B.性质
C.核心内容 D.影响
A
2、刘德斌在《国际关系史》中指出:文艺复兴使欧洲冲破了中世纪的巨大束缚,为西欧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做了前期准备。其中,“巨大束缚”是指( )
A.教会神学 B.古希腊罗马文化
C.封建专制制度 D.人文主义
A
3、14世纪前后,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这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民族士义 D.个性主义
B
4、“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此句出自《哈姆雷特》,本书的作者是( )
A.达·芬奇 B.莎士比亚
C.但丁 D.彼特拉克
B
5、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5、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D
6、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不仅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还研究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在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贡献。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全面复活希腊的古典文化
B.有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
C.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D.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
7、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 )
A.主张建立“节俭教会” 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
C.解释了封建神学观念 D.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