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8 09: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6: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八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2017
《跃上井冈旗帜新》
作者:彭德怀
求知心切去黄埔,
夜梦依依我不然.
马日事变教训大,
革命必须有武装.
注释:马日事变指国民党反动派屠杀中国共产党人
和革命群众的事件
黄埔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
南昌起义
分组讨论
南昌起义胜利后,党为什么会决定将起
义部队撤出南昌,转向广东?
敌人从四面八方来包围南昌,敌强我弱,不撤离必然导致全军覆没。
广东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群众觉悟较高,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革命根据地,然后再进行北伐。
秋收起义
汉口
1927.8.7
土地革命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枪杆子里出政权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工农革命军)
领导人
革命军旗帜
攻占县城,进攻长沙受挫
进军井冈山
进军井冈山途中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讨论:毛泽东向农村进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
材料二: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幅员广大。另外此处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材料三:大革命建立过党的组织、工会农会和农民武装,党和革命的影响仍然存在。
材料四 :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0%,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材料一:井冈山离广东、福建不远。俗话说:“一声鸣叫传四省。”这里敌人统治薄弱。
朱毛会师井冈山
朱德、陈毅的
南昌起义队伍和
湘南的农民武装
军长
毛泽东的
工农革命军
党代表
井冈山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南昌起义军计划南下的广州和秋收起义的进攻的长沙什么共同点?
两次起义受挫的共同原因?
攻打大城市
敌强我弱,不符合中国革命实际情况
胜利之路---井冈山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革命要有立足点,地是根,枪是胆。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
----民歌
根据民歌,思考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该怎么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土地革命
中心
武装斗争
保障
建设根据地
立足点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共产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




1929.12
创建
井冈山根据地
1927.10




1927.9
井冈山会师
1928.4
中华
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冬
武装反抗
城市革命道路尝试




1927.8.7
另辟新路
农村革命道路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




1927.8.1
史实
阶段




1927.9
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知识回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达标检测
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材料: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
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红军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歌谣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怎样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状况。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