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①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②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学习目标:
1.通过时空坐标及相关史料,分析长征的背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阅读教材及相关史料,说出遵义会议的内容及意义,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补充长征路线图、讲述长征故事,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认识长征胜利的意义,感悟长征精神。(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战略转移,开始远征
1924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7
1931
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围剿”
九一八事变
1930
全国建立大小十几块根据地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30
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围剿”
1932
第四次“围剿”
1933
第五次“围剿”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任务一:
阅读教材83页第一段及相关史事,归纳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反“围剿”情况,并分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和结果。完成导学案任务一
红军长征的原因:
由于中共中央负责人 和军事顾问 等人在军事上“左”的错误,红军付出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
。
博古
李德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
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人们对事物的运动观察得不合实际状况,时间还没有到,他看过头了,这就叫“左”倾;不及,就叫“右”倾。…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办事,是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我们的目的。比如生小孩,要有九个月,七个月的时候医生就一压,把他压出来了那不好,那个叫“左”倾。如果他已经有了九个月,小孩子自己实在想出来,你不准他出来,那就叫“右”倾。
——《毛泽东选集》
任务二:
1.阅读教材83-85页,找到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史事。
2.结合教材长征路线示意图,在学案上补充长征路线,并把找到的重要史事标注到相应的位置。
3.组内成员相互讲述并补充完善彼此的知识信息,推举组员进行汇报。
二、生死攸关,力挽狂澜
广西
云南
广东
四川
湖北
江西
贵州
河南
宁夏
大渡河
会宁●
●延安
●吴起镇
●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三大主力会师
瑞金
●遵义
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1935年10月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广西
云南
广东
四川
湖北
江西
贵州
河南
宁夏
大渡河
瑞金
●遵义
1934年10月
时间
地点
内容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增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任务三:
结合教材84页,梳理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遵义会议的意义:
(1)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 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领导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2)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 的转折点。
毛泽东
党
红军
中国革命
生死攸关
探究: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毛主席挽救了红军。他力主放弃会合二、六军团的企图,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争取主动,打几个胜仗,使部队得以稍事休整。他的主张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赞同。于是,部队在十三月占领湖南西南边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贵州前进,一举攻克了黎平。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
——刘伯承《回顾长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以后,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幼年阶段,对于中国的国情,对于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缺乏深刻的了解。……这时,我们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共产国际的指导。……伟大的遵义会议,则是在失掉和共产国际无线电联系的情况下,我们党第一次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光辉里程碑。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记》
三、胜利会师,永铸丰碑
会宁●
●延安
●吴起镇
●将台堡
1935年10月
1936年10月
任务四:
结合教材及以下材料,思考长征有什么历史意义?完成导学案任务四
材料一: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二:长征是一个革命的大熔炉,培养和锻造了党和红军的大批骨干,他们在以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在创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郑广瑾、方十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记》
材料三:长征是人类活动史上无可比拟的,举世无双的……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流传于世。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过家鼎等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播下了革命种子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史实说明长征途中铸就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材料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材料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1.下图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绘画作品。该图以人民的视角,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标志着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会议。该会议( )
A.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
D.开始独立自主地解决党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2.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