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认识“妙、奏”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16个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3.能找到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图表中,借助图表说出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4.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第三自然段。
2.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能仿照课文,围绕一种听到过的声音写几句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语境中认识“妙、奏、呢、喃、伟”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呢”,会写“妙、演”等7个生字,会写“美妙、音乐家”等11个词语。理解“美妙、呢喃细语”等词语的意思。
2.能找到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句,并填写在课后第二题的图示中。
3.能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课文中“呢喃细语、轻轻柔柔、雄伟、充满力量”等描写声音的词语的生动。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读篇章页上的导语,揭示课题
1.游戏激趣
导入:同学们,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听声音,猜画面。”(播放声音) “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2.出示篇章页
导入: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珍贵的礼物。第七单元的课文都跟大自然有关,学习时,我们要做到:(指生读)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还要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节课,让我们先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
1.出示自读要求,指生读。
2.学生带着任务自由读课文。
3.教师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借助拼音读词语,指一生读,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读词语,小老师领读,齐读。
4.借助课后第二题中的图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渡: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呢?我们一起来交流。我们来看这张图表,图表上方的方框里有一句话。
(1)学习“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①指生读,(板书:美妙)。
过渡:发现没有,这句话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②提问:美妙是什么意思?(美好,奇妙)。同学真会学习,在做笔记了。
③齐读本句,在“美妙”上加重语气,突出声音的特点。
(2)学习“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①指生读。(板书:风)
②提问:这句话又在哪里?
师:而且整个第二自然段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就是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用直线画出来。
③属龙的同学读,属蛇的同学读,看看龙厉害还是蛇厉害。
④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音乐家”?也可以说说你知道的音乐家。(会演奏乐器、会唱歌,而且演奏水平和歌唱水平很高。)
(3)学习“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①提问:后面该怎么填写呢?指一生交流。(板书:水)
师:这是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句。用直线画出来。
②扎辫子的同学读。
③不扎辫子的同学读。
(4)学习“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①提问:最后一个空填的是?
②指生读,(板书:动物),用直线画出本句
③歌手:擅长唱歌的人,而且他们的歌声动听、美妙。
④齐读本句。
过渡:你们能用第六单元学到的本领,准确地找到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关键句。把这几个关键句连起来,就是整篇课文的主要意思了。谁能借助这些关键句,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5)借助关键句,说一说。
评价:这位同学借助关键句,说清楚了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风声”的美妙
过渡:你们听,风这位“音乐家”正在森林里演奏它的手风琴呢!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生读,提问:你们见过手风琴吗?
(2)出示手风琴图片,介绍:这就是手风琴。(播放手风琴的音乐)听,这音乐多像灵动的风声。
(3)第一排读,边读边感受风声的美妙。
(4)“演奏”的“奏”是平舌音,开火车读,演奏的意思是用乐器表演,生活中你在哪里欣赏过别人的演奏,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音乐厅,入迷、陶醉)
2.学习第三句。
过渡:生活中我们欣赏到的演奏都是悦耳动听的,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他演奏的音乐,一定也是悦耳动听的。它不仅会演奏乐器,还会唱歌呢。
①指生读,提问:树叶怎么会唱歌呢?(风吹动树叶发出声音)
师:风吹过森林,就像有一双大手翻动树叶,沙沙沙,哗哗哗,多像一首首动人的歌曲啊。这里作者把风当作人来写。
②提问:怎么会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呢?播放不同树叶发出的声音,说发现。(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指生读
③出示不同树叶的图片,引导想象风翻动这些树叶,会发出怎么样的声音。师示范。指三生交流。
过渡:你们把不同树叶发出的声音描绘得很生动,真是“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
引导:而且不一样的季节,风吹动树叶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就有不一样的音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一年四季,风力的大小会不同,树叶的大小也会有变化,在风的翻动下,森林里就响起不同的音乐。)
④播放不同季节,风吹梧桐树叶的声音,做比较。
⑤这不就是文中说的,引导读后半句。
过渡:这里作者用了四个“不一样”,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声的丰富和美妙。
⑥四人小组配合读,指两个小组读,一个小组尝试背诵。
师生配合读,
试着背诵第四句。
3.学习第四句。
引导: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去听听美妙的风声。想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1)分别播放微风和狂风的声音。
(2)交流两种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师:微风拂过时,是轻轻柔柔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狂风吹起时,是充满力量的(身体不自觉地后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感受微风的温柔
(3)指一生读描写微风的半句,用语音语调让我们感受微风的温柔。
(4)师领读“轻轻柔柔”
师:树叶沙沙,好像在和他小声说话,就是文中的“呢喃细语”,“呢”是个多音字,放在句尾时读ne,在这里读ní。
(5)开火车读“呢喃细语”
①理解“呢喃细语”。“呢喃”是燕子的叫声,“呢喃细语”指小声说话。做笔记。
②提问:你在哪里听到过“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妈妈哄睡、说悄悄话)
③与同桌说说悄悄话,别被别人听到了。
师:作者在这里用“轻轻柔柔”“呢喃细语”这两个描写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微风的温柔。
(6)配轻柔音乐,师范读,自己练读,指生读,女生读分号前半句,男生感受微风的温柔。
过渡:生活中,你感受过狂风吗?(台风)课文中的狂风是怎样的?
感受狂风的威力
(7)指生读分号后半句,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
指生交流: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狂风呼啸着吹过森林,每一棵大树都猛烈地摇晃着,树叶发出的声音如同巨浪涌上沙滩,震耳欲聋。好像一支庞大的乐队,正在演奏着一首声势浩大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
(8)你听到过哪些雄伟的乐曲?(国歌)
过渡:大自然演奏的这首雄伟的乐曲,是充满力量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这与微风的温柔是完全不同的,你能试着读出狂风的威力吗?
(9)配激昂音乐,指导朗读第二个分句(语速稍快,字字有力),师范读,男生读,女生感受。
师:作者用上“轻轻柔柔”“呢喃细语”“雄伟”“充满力量”等词语,准确写出了微风和狂风的特点,让风有了人的情感,这样的描写是非常生动的。下面我们把描写微风和狂风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读出他们不同的特点。
(10)分别播放温柔、激昂风格的音乐。
①一男一女读
②男女生配合读最后一句,读出两种风声的对比。
评价:同学们用轻柔舒缓的语气读出了微风的温柔,激昂有力的语气读出了狂风的威力,体现了风声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风声的美妙。
(11)师生配合读,尝试背诵最后一句。
4.再读第二自然段,引导背诵。
引导:第二自然段写得多好啊!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美妙的风声。自己连起来读读这段,并试着把它背下来吧。
(1)生练读,背诵。
(2)教师出示背诵关卡。
过渡:下面进行背诵大闯关,总共有三关,由易到难,看看你能闯到第几关。
①第一关:指一生边读边填空。
②第二关:举手的一起来背诵。
③第三关:想挑战的一起背诵。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风这位“音乐家”的音乐世界,通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想象等方法,聆听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这样的语言值得我们积累下来。
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出示“演奏”。
2.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风声的美妙。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美妙
风 水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