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积累词语“创举、冲毁、节省、坚固、美观、雕刻、缠绕、智慧、遗产”等词语。
2、背诵课文第3节。能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或“既……又……”造句。
3、学习用抓关键语段的方法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
学习用抓关键语段的方法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赵州桥设计的独具匠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一、直入课题,学习归纳主要内容
1、师:早在1400多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就设计和参与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赵州桥。今天,让我们随着课文的介绍,一起来了解这座桥。(齐读课题)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学生轻声读,边读边思: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哪些方面的内容?
(1)指名生读,正音:洨河 隋朝
(2)交流问题,随机板书:位置、别名、设计者、建造年代
(3)再读第一节,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赵州桥。
(4)指名生介绍。
3、课文除了介绍赵州桥的这些方面以外,还介绍了什么?默读第2——4小节。
(1)交流问题,
(你说的特点是在文章的哪句话中找到的?这句话在文章的什么地方?)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过渡句的承上启下作用)
随机板书:雄伟 坚固
美观
(2)看看课文还介绍了什么?板书:宝贵历史遗产
4、根据板书的提示来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准备。
(2)指名学生交流。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运用抓住关键语段的方法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重点学习第二节,感受“创举”。
1、师生合作读第二节,体会总起分述的段落写法。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桥长50多米,有9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桥很长很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学生交流
(课文用了第一种写法,好在哪里?——列举数据的说明方法)
师补充:它的桥长50多米,大约有我们的10个教室那么长;桥宽9米多,比我们的3个教室还要宽,十分雄伟、气派。
齐读句子,体会雄伟的特点。
3、李春的这种设计在隋朝以前是从未有过的,文中有一个词语,圈出来。
(1)先理解“举”,再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独一无二的举动)
4、李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他的哪些设计是前所未有的?找句子,用直线画出。
(1)学生交流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出示图片,隋朝以前的桥都是有桥墩的,李春的设计独特在什么地方?)
再读这句话理解。
(2)还有什么设计也能体现出“创举”?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4个小桥洞流过。
(出示图片演示)
5、表达训练:李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怪不得赵州桥如此坚固雄伟。
6、这样的创举优点是什么?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出示图片比较,体会优点)
看动画,老师讲解:你们看,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4个小桥洞流过。这就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起到了一个排洪的作用。(板书:排洪)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也就起到了一个加固的作用。(板书:加固)
你们看,我们见过的大多数桥都有桥墩,它起到了支撑桥的作用,而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没有桥墩,这不仅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板书:减重)还节省了石料。(板书:省料)这座桥至今已屹立了1400多年了,这真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啊!
(出示图片,与隋朝前的单拱桥比较)你还能看出这样设计的优点吗?
桥面平缓,利于车马行走。
7、表达训练:用“不仅……还……而且”来说说设计的优点。
李春的这种设计具有很多优点。不仅 ,还 ,而且 。
8、出示整个第2小节,教师总结。
先以一句总起句开头,再具体写出赵州桥的设计是一种创举,最后写出设计的优点。条理非常清晰,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三、作业布置
作业:
1.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
2.围绕几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
板书:
雄伟、坚固
左右小桥洞:排洪 加固
11.赵州桥 (创举) 宝贵历史遗产
(地点、别名
设计者、建造年代) 美观 无桥墩:减重 省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