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分子热运动 课件(共37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08 14: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1 分子热运动
素养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3.1 分子热运动
导入新知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想一想】“暗香来”的原因是什么?
分子热运动
【提示】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特点
(1)体积小
(2)数量大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非常小,人们通常以10-10 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物质的构成
知识点 1
一滴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大约是1.67×1021个。如果你以这样的速度喝水:一秒钟喝一口,一口吞下一亿个水分子,不停地喝下去,要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吞进肚里,需要多长时间?53万年!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
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 2
点击图片观察气体扩散
点击图片观察液体扩散
点击图片观察固体扩散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之间有间隙
拓展实验: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酒精分子
水分子
点击图片播放酒精与水混合体积的变化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实验表明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探究实验: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点击图片观察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13.1 分子热运动
巩固练习
例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_______现象:“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_______有关。
扩散
温度
连接中考
13.1 分子热运动
巩固练习
例 【多选】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桂花飘香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扫地时灰尘飞舞
ABC
特别说明
机械运动是物体间位置的变化,是宏观物体的运动;
热运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
机械运动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至于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的作用力
知识点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探究实验: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点击图片观察分子之间有引力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气体被压缩时都会产生“抵抗”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思考】气体被压缩时会产生“抵抗”,要是压缩液体和固体呢?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提示】液体和固体更难压缩。这是因为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类比法认识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点击图片播放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r0
f1
f2
f 1
f 2
f1f 1为分子间引力,f2f 2为分子间斥力,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受到的引力和斥力相互平衡。
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f
f
r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间的作用力相互作用
当r < 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r >10r0 时,分子间无作用力。
f
r
f
r
……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
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描述
固体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间距
气体分子间距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物态 微观特征 宏观特征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
固体
液体
气体
很小
较大
很大
很大
较大
很小(几乎为零)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13.1 分子热运动
探究新知
物理方法总结
转 换 法
  分子的世界我们无法观察,但是却能通过实验,得到分子在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事实,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
13.1 分子热运动
巩固练习
例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
13.1 分子热运动
巩固练习
例 (1)荷叶上两滴水珠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
(2)如右图所示,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很容易被压缩,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_____,
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
为分子间有____。
引力
间隙
斥力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1. 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
C
基础巩固题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2. 端午情浓,粽叶飘香。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现象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D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3.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C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4.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变大
引力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为此,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
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能力提升题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检测
【答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说明樟脑丸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所以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能力提升题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堂小结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
(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扩散现象表明
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隙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教材作业
完成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练习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1.分子的直径大约为10-10m,该正方形每条边排列的分子数目为个,故该正方形中约有的分子数为108×108=1016个,全球人口数目约为60亿,即6×109,故这些分子的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倍。
动手动脑学物理
108
1.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 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2.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为了预防感冒,在教室里熏醋,不久醋味就扩散到教室的每个地方。扩散现象有害的例子:一个人吸烟,由于烟的扩散,会让房间里所有人都被动吸烟。
2.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它有时又对人们有害,如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请你分别列举一个扩散现象有用和有害的实例。
3.在热水杯中的水更甜。我们感觉到甜味是由于糖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扩散。由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热水杯中的糖分子扩散更快,糖水更甜。
3.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哪一杯更甜 为什么
4.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在距离很小时才比较显著。用干净的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就使一些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达到很小,产生分子引力,使玻璃和水吸在一起,所以用力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增大。
4.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 例如用吸盘吸住玻璃板或用细线绑住玻璃板),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图13.1-8)。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什么 变化 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
5.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