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返校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返校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8 15:1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秋期八年级语文返校测试卷
共四大题,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6分)
1、山光水色、自然风物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研读古诗文,我们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赏到别样的美,体验另外一种生命形态。山水可造意境。杜牧的《泊秦准》中“ , ”两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山水可纵豪情。杜甫的《望岳》礼赞泰山,诗人以“ , ”两句表达了登临的决心和俯视一切的气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 ”两句表现了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山水可蕴哲理。陆游《游山西村》中“ , ”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自然可显品格。
2、 , 隐天蔽日。 (郦道元《三峡》)
3、 , 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4、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自康乐以来,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6、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颔联和颈联。 , 。 , 。
7、《钱塘湖春行》中开篇即交待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 。
8、《三峡》中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澄澈、风光妩媚的句子是:素湍绿潭, 。
9《答谢中书书》中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古来共谈。
10《答谢中书书》中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 ,清流见底。
11《答谢中书书》中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晓雾将歇, ; ,沉鳞竞跃。
1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13《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
14苦其心志, ,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句是: , 。
16《饮酒》物我合一的境界 ,表现他闲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诗句
是: , 。
17《饮酒》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
是: , 。
18《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 ,家书抵万金。
19 国破山河在, 。
20《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 摧, 。
21《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提携玉龙为君死!
22《赤壁》中借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的诗句是: , 。
23我报路长嗟日暮, 。一句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4描绘了一幅海天相接的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星河欲转千帆舞。
2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才没有 yí hàn。身体与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吟诵唐诗宋词,感受浪漫情怀,卸下生活的疲惫;涉猎散文小说,领略人生百态,不为è yùn 所困;踏足名山大川,寄情碧水蓝天,留一颗炽热之心……读书,旅行,这样的生活才令人钦佩,所有的美好才能不期而至。
(1)给文段中的划横线的词语注音。
①炽热( ) ②钦佩( )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①yí hàn( ) ②è yùn( )
二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称谓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孤常读书”中的“孤”是王侯的自称,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君对臣的爱称,夫妻或好友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阐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C《带上她的眼睛》这篇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想象奇特,构思巧妙。作者刘慈欣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三体》 《流浪地球》等。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法国诗人普希金的一首哲理抒情诗,诗人用简洁明了的句子,阐述自己的生活感受:面对生活的苦难要积极乐观、豁达从容。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小说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这几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精彩散文,均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D“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的意思是: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 和五谷神,祈求家人团聚。
3.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气冲斗牛”中的“斗” “牛”都是星宿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名称即来源于此。
B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 《陋室铭》的“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 “鸿雁” “双鲤” “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D谥号,是古代帝后、诸侯、大臣等去世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
4. 下列对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一首抒情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诗歌塑造了木兰勤劳善良、深明大义、爱国孝亲、机智勇敢的巾帼英雄形象。
B《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对人力车夫祥予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挣扎,深刻揭露了万恶的旧社会,鞭挞了人吃人的制度。
D“铭”和“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说,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5. 下面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劝说别人需要艺术。 《孙权劝学》中,孙权以君主的身份居高临下,命令吕蒙要当权掌管事务就务必学习。吕蒙迫不得已“乃始就学”。可见孙权说话无艺术,对下属不关心。
B小人物也有光芒。阿长粗俗却善良,杨绛笔下的老王悲苦却仁义, 《台阶》中的父亲卑微却坚韧。这些作品中的小人物,令作者或感激怀念,或悲悯愧疚,或敬重疼惜。
C 革命理想高于天。 《黄河颂》中光未然借歌颂黄河进而歌颂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老山界》则真实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展现红军坚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D抒情方式有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普希金直抒胸臆,以第二人称真诚劝慰人们要相信未来; 而《未选择的路》中,弗罗斯特则借助树林、荒草等意象来阐释哲理。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发布后,儿童厨具成了购买热潮,有的儿童厨具月销量超过4万件左右。
B为了发扬和传承北大荒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学校开展
了“我是龙江传承人”的系列活动。
C 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
D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前进有方向,脚下才能有力量。 , 。 , 。 ,成就一番事业。
①没有目标的生活,恰如没有罗盘的航行 r
②使每个人不至于迷失方向、碌碌无为、荒度人生
③唯有找准目标,对准航向,才能迸发出一往无前的力量,在人生旅途上锐意进取
④人生的目标就像路上的灯塔,时刻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
⑤长久地随波逐流,会逐渐沉陷于无望、萎靡、颓丧的境地之中
A①④⑤②③ B⑤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⑤③ D③④①⑤②
三、名著阅读 (共12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 ”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才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1)这段文字节选自 ,本书的作者是 国的 。该书是一部文笔优美、
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这部书曾易名为 。(文学常识)(5分)
(2)文中第二段中的A是 (人物姓名)。 (1分)
(3)请根据选段中的描写概括这一人物形象。(2分)
2、《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游历了“ ”、“ ”、“ ”和
“ ”等四个国家(4分)
四、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28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1-4题。 (共16分)
父亲的陀螺
大海
儿子小时候,属于不富裕的年代,小孩子没有什么玩具,女孩玩跳绳,男孩玩陀螺。
凡子有个陀螺,杉木做的。杉树是常见的普通树木,种植容易,价格不责。就是材质不够坚硬。因为廉价,做完家具的杉木边角到处都是。因为不硬,拿它做陀螺,菜刀都能砍削成形。杉木陀螺缺点是轻飘,儿子的杉木陀螺就是,鞭子抽下去,经常跑偏,惯性也小,转不了多久会停。儿子在陀螺中间打了钉子加重,平衡效果一般。
儿子渴望有个好陀螺,集市上卖的那种,外腰包了钢皮,闪闪发亮。儿子给父亲说:“小胖有个钢皮陀螺,能转好久。”父亲说:“你就和小胖一块玩呗!”儿子又说:“黑仔也有一个。”父亲说:“你就和黑仔一起玩呗!”儿子怯怯地说:“我也想有个。”父亲吸着自制的卷烟,吧嗒,吧嗒,没有说话。
那时的父亲年近半百,家中生活拮据。一无所长的父亲,只会下田种稻和上山砍柴,全年的家用,靠母亲养些鸡鸭和替人做点手工赚取。父亲问小胖父亲:“你儿子的钢皮陀螺多少钱啊 "小胖父亲说:“一块。"父亲又问黑仔父亲,黑仔的父亲也说一块钱。 【A】父亲吸着卷烟,吧嗒,吧嗒,笑了笑。
不富裕的年代,一分钱买块奶糖,两分钱买支冰棒。一块钱能买到什么 两斤肉,十斤大米…儿子就是他的宝,父亲觉得儿子比任何宝贝都要珍贵,但凡儿子的要求,尽量答应,除了要用钱去买的。好在儿子懂事,也没特别要求。农忙时节,母亲一样下田干活; 农闲时节,父亲自己上山砍柴,母亲从老板家领回塑料做手工。父亲想偷偷拿出一块钱,但次次放弃。父亲其实不用偷,放钱的小木盒在衣柜抽屉里,里面最多时攒了三十块。父亲想起自己妻子眯眼干活的辛苦样子,于心不忍。
父亲常说卖钢皮陀螺的老板:“卖一块,抢钱啊!”卖钢皮陀螺的老板有钢皮资源,有操作机器,做出来的钢皮陀螺,精致漂亮,沉稳耐用,不仅孩子们喜欢,很多大人也喜欢。父亲说完,想到儿子怯怯的眼光,愧疚又心痛。拿不出一块钱的父亲,很想找块钢皮做包装,就装作赶集,在集市不远的农械厂后转了几个圈,不要说钢皮,连生锈的铁皮都见
父亲突然想到,砍柴时看见山上有种个头矮小的黑木檀树,材质非常坚硬,是做陀螺的上等木材。只可惜这种树极少,平常看到的,顶多只有镰刀把粗细。清晨,父亲出发了,头戴一个斗笠,襄一条汗巾怕,脚蹬一双旧解放鞋,持一把柴刀,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穿过小溪,蹬过杂草,父亲漫山遍野寻找。终于,落日余晖中,他发现了一棵碗口粗的黑木檀长在悬崖,密密实实的藤蔓从崖上垂下,覆盖着崖壁上湿滑的苔藓。父亲用柴刀拨开藤蔓,铲去青苔,抠住凸起的石头,攀住结实的小树,爬至崖顶,砍下黑木檀树。
遗憾的是,天色暗黑,父亲爬下悬崖时踩空,摔折小腿。
单腿蹦回的父亲,没有告诉儿子腿断的原因,只说砍柴跌伤。村里的老中医为父亲接上伤骨,父亲在养伤期间对黑木檀树取材,一刀又一刀,削成碗口大的陀螺,再用粗砂细细打磨。精制而成的陀螺,质地坚硬,油光发亮,拿着沉甸甸的,还散发木头清香。儿子兴奋地尝试,缠鞭,放鞭,陀螺启动,举鞭猛抽,啪——旋转三分钟。待到速度放缓,又一鞭抽去,啪——再旋转三分钟。【B】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儿子玩着玩着就哭了。父亲问:“哭什么 ”儿子伤心地说: “开…心! ”
父亲弄不清,儿子究竟是开心还是伤心 但是,只要看到儿子专心投入地玩陀螺,父亲就觉得欣慰。遗憾的是,父亲的伤好了,却留下后遗症,走起路来,右脚有些病。
有了心爱的陀螺,儿子不再提任何要求,并且发愤读书,先是考上重点中学,后又考上名牌大学,还找到好工作。不管上学还是工作,儿子都将那只陀螺带在身边,当作学习工作
之余的娱乐健身,杜绝不良习气。父亲七十岁那天,儿子带着妻儿回乡祝寿,还在酒席上表演玩陀螺。父亲搂着孙子笑:“你爸这么大还玩陀螺呢! ”儿子突然哭了:“我玩陀螺是为了永远记得,爸曾经为我摔断过腿!”父亲一怔:“你怎么知道 ”儿子哽咽地说:“那时我已经懂事,我没说实话,是怕您为我伤心啊! ”父亲悄悄抹了下眼泪:“我没说实话,也是怕你为我伤心啊!”
儿子还要说什么,被父亲嘘声止住。瘸腿父亲拿走儿子手中的陀螺,牵着孙子,说:“走喽,爷爷带你玩陀螺去!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文中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拥有称心的陀螺,付出了哪些努力 请分条概括。 (4分)
2.文中两处画横线句都写到了父亲的笑,你从中读出了他怎样的心理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3.读第⑦段,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现父亲得到黑木檀树的过程之艰难的 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二) 阅读下文, 完成5-7题。 (共12分)
沾衣欲湿杏花雨
那年我升入初一,很希望能找到朋友,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我的第一个朋友,比我高两个年级,读初三。他叫小秋。这个名字,我觉得特别好听。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们走在校园的甬道上, 【A】落日的光芒烧红了西边的天空,火烧云一道一道流泻着,就像是一幅绘在天空中的艺术画,那么好看。路上的人不多,很清静,被冬日的寒风吹落得光秃秃的枝条,还没来得及发芽。然而,我们的心里却春意盎然,兴奋地聊个没完。一路上,小秋对我讲起的很多书名,我都没有记住,只记住一本《千家诗》。我听说过这本书,但没有看过。他对我说:“比起《唐诗三百首》,《千家诗》收录的都是律诗和绝句,简单好懂,也好记,更适合咱们这样年龄的人读。”他说可以把《千家诗》借给我。
第二天上午,小秋到我们班教室门前,给我那本《千家诗》。那是一本年头很久的线装书,纸页很旧,已经发黄,很薄,很脆,竖排的字体,每一页里,下面半页是一首诗,上面半页是一幅画,画的都是古时候的人物和风景,诗和画非常相配。我当天就买了两个横格本,开始抄书中的古诗。我还记得我抄录的第一首诗,宋代志南和尚的七言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其他男孩子喜欢在球场叱咤风云,我和小秋却最喜欢周末去泡图书馆。又一天,我们来到图书馆,各抱着一本书,像老猫一样蜷缩在软椅上,待了整整一下午。临别时他吞吞吐吐地问我:“你明天有空么 ”我这才明显感到他陪了我一下午,或许就为要说这句话。我忙说:“有空! 你有什么事情吗 ”“我想让你陪我去一趟东北旺。”“东北旺 ”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地名,这个陌生的地名,让我觉得不在城里,一定挺远。“行!”我立刻答道。
次日,清早的天有些阴,风有些料峭。我们换乘了好几回车,城里的高楼和商店都不见了,见到的是大片大片的农田和矮矮的平房,乌云低垂,只能隐隐看见西山起伏的淡淡轮廓。在车上,小秋对我讲了去东北旺的原因。他的父母都在外地,父亲在东北旺上班,母亲更远些。父亲工作繁忙,不能常回家,实在想父亲了,他会坐好久的车来看父亲。他说每一次坐长途汽车返回,心情都特别难受,特别想有个伴儿能陪陪他,好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
我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的友情,这样的信任。那一年,我十‘三岁,小秋十五岁,一对这样年龄的男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友情,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听完小秋的话,我忽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望望小秋,他并没有望我,而是扭过头望着车窗外。窗外的云彩压得很低,像要下雨。
车子在东北旺的站牌前停下来,只有我们两人下了车。还要走老远的路,才能到他父亲工作的地方。走到半路,我们走出一身汗。 【B】前面有一棵山杏树,雪白的山杏花开得正旺,让阴云笼罩的田野有了明亮的色彩,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8那天我只记住一个场面,他爸爸伸出两个胳膊,让我们两个一人抱着他的一只胳膊,在上面晃悠。他是那么强壮,胳膊上隆起饱满鼓胀的肌肉,像学校操场上那结实的单杠。我们都是那么大的孩子了,真的抱住他的胳膊,蜷着腿,他像体操的十字悬垂,带着我们来回旋转着,我感觉就像坐在公园里的旋转木马上,惹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我看见,小秋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我们从东北旺回到城里,天已黄昏。我送他坐上有轨电车的那一瞬间,趁着车门没关,一步紧跟着也迈上了电车。小秋吃惊地问我:“你这是干嘛呀!”我对他说:“我送送你!”我不想在这一天让他一个人回家。
.下了车,我陪着他走到沙子口。一路上,我们默默地走着,没有说话。我们要在沙子口的路口分手告别。那一刻,稀疏的街灯亮了起来,在越发晦暗而阴云笼罩的夜色中,浑黄的灯光洒在我们的肩头。
返程的途中,憋了一天的雨,终于下了起来,不大,如丝似缕,沾衣欲湿。
(作者:肖复兴。有删改)
【读文知事】
5.故事会上,请参照时间轴讲述“我”与小秋之间的往事。 (4分)
一天下午放学后 , ① → 第二天上午,② →又一天 ,③ →次日,④
【析景悟情】
6.“我”在故事会上分享了两张照片,是“我”和小秋在文章A、B两处的景色中拍摄的。请赏析文中这两处画线句,体会我们在此拍照时的情感。 (4分)
【以声动人】
7.“我”在毕业故事会上讲这些往事时,对第⑩段的朗读有困惑,请你从重音、语速、语调变化等方面帮“我”明确朗读技巧。 (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