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一、研判教材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通过学习伙伴的交流对话,总结了找书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和需要来找书读,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学习伙伴的对话中,一共提及了以下几种找书方法:从别人推荐的书目中找书读;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中找书读;从感兴趣的作家、作品中找书读;读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书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第一题引导学生用比喻句来表达自己对书的理解。教材中给出了三个例句,借助
形象的比喻,分别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表达了不同的人对书的看法。三句话分别出自本单元的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莎士比亚的戏剧《奥赛罗》、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第二题引导学生排列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在排列句子的过程中发展逻辑思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这段话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书写提示”选取了欧阳询的碑帖《九成宫醴泉铭》局部文字,这是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书法碑帖鉴赏内容,配以简体字释文,让学生通过欣赏书法古帖,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特点和结构特点,从整体上感受碑帖“平正端庄、险劲生动”的艺术风格,体会书法的魅力。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描绘自己“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描写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的大意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天空的光辉和云影一起映人水塘,随波晃动。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源头在为它输送活水。这首诗向人们阐明一个道理, 只有不断学习、更新和发展,汲取新的知识,像不断有源头活水注人塘中那样,才能使内心澄明。第二首诗的大意是:昨天晚上,春江水涨,漂浮起来的大战船就像一根羽毛那样轻。 往日舟大水浅,很多人白白花费了很大力气也推不动它,而现在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了。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春水生”指江河里的春水涨起来了,这里比喻大量的阅读。“蒙冲”,是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用行舟比喻学习。
二、四单设计
《语文园地八》预学指导单 回忆如何找书读的方法。 搜集表达对书看法的比喻句。 3. 搜集有关欧阳询、朱熹的资料。
《语文园地八》预学检测单 交流如何找书读的方法。 2.我搜集到的表达对书看法的比喻句有: 3.通过预学,我了解欧阳询: 。 我还知道朱熹: 。
《语文园地八》课堂共学单 任务一:你从“交流平台”中获得了哪些找书的方法? 任务二:读了三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任务三:结合两首诗,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
《语文园地八》课后巩固训练单 1.给父母谈谈在课外阅读时受到的启发和寒假的读书计划。 2.背诵《观书有感》。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型 课时 新授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
2.借助比喻句表达自己对书的看法。
3.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4.初步了解欧阳询书法的用笔、结构等特点,欣赏欧阳询的楷书艺术 风格和表现形态,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5.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 重点 1.能梳理总结如何找书读的方法。
2.背诵《观书有感》。
教学 难点 能把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并抄写下来。
教学 准备 1.设计预学指导单,对预学指导单的完成情况进行整理分析。 2.设计预学效果检测单,并以此作为设计课堂教案的出发点。 3.设计课中检测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4.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巩固训练单。 5.根据课堂教案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教 学 活 动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复备
精 准 检 测 一、温故知新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许多的关于读书的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交流 通过简单的复习,对本单元的课文做个简单的回顾,也更好地引入新课。
精 准 释 难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交流平台 1.关于“读书好”和“多读书” 都容易做到,而“读好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市场上的书琳琅满目,良莠不齐,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2.课件出示交流范例,请同学 们看看这几位同学是如何选取好书的。(全班交流) 3.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 4.指名同学交流。 5.师小结:选取书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书中说的,还有同学们说的,还可以通过专业的教育网站找一些推荐的书目,都是不错的选择。同学们可以试着整理一下自己读过的书,整理成自己的书单,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二)词句段运用 1.许多人把书比作其他物品, 书的重要性经过这样一种比喻变得更加地生动,下面这些句子,分别把书比作了什么?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比作“长生果”)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 (3)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比作“朋友”和“故地”) (括号内的内容等学生回答完 再出现。) 2.那么书除了可以比作课本 上说的这些,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书是阶梯,能攀登知识之峰;书是火把,能指引前进之路;书是明灯,能照亮未来道路;书是雨露,能滋润干枯之心田;书是春风,能舒坦发困之心;书是阳光,能照耀万物之灵;书是泥土,能生长万物之精;书是利剑,能斩破黑暗之愚;书是明灯,能打开黑夜之门;书是道路,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殿堂。 3.下面这段话是叶圣陶先生对于阅读和习作关系的叙述,但是顺序被打乱了,那么原有的顺序是怎样的?可以联系实际来排序。 (1)阅读是什么?是吸收。 (2)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 (3)写作是什么?是表达。 (4)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 (5)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4.通过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 我们了解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将两者的关系记在心中,应用到学习和读书中。 (三)书写提示 1.请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2.这幅字是欧阳询的作品。 3.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的欧阳询的资料。课件出示欧阳询简介: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4.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字帖,他的字有何特点? 生:字形竖长,字体端正,点画的起、收及转折一丝不苟。 5.我们在以后的写字过程中也要注意把字写端正,点画写规范。 (四)日积月累 1.在《古人谈读书》中我们认识了朱熹,谁来简单介绍一下朱熹? 生: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2.请同学们读一下这两首诗,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生1:第一首诗的意思是:半 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生2:第二首诗的意思是: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都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水中自在地移动。 3.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这两首诗蕴含了怎样的哲理呢? 生: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 “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因有活水注入而清澈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第二首诗借助描写巨舰无人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阐述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全诗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4.请同学们再读这两首诗,争取背诵下来。 1.默读。 2.全班交流。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朗读句子。 交流每个句子分别把书比作什么。 交流课前搜集的表达对书看法的比喻句。 给句子排序。 欣赏书法作品。 交流欧阳询的资料。 交流欧阳询的作品特点。 交流朱熹的资料。 13.朗读两首诗。 14.交流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 交流两首诗蕴含的哲理。 16.练习背诵古诗。 整理书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读的书有一个整理。另一方面,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也能找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日后可以更好地读书。 通过书中的比喻句引路,给学生以范例,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精 准 训 练 1.给父母谈谈在课外阅读时受到的启发和寒假的读书计划。 2.背诵《观书有感》。 1.和父母交流。 2.背诵古诗。 把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提升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别人推荐的书目 感兴趣的题材 找书的方法 感兴趣的作家、作品 不同题材、体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