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函数的单调性 配套教学设计(53)

文档属性

名称 2.2.1 函数的单调性 配套教学设计(5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1-23 11:56: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概念。掌握证明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通过实例让学生亲历函数单调性从直观感受、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的自然跨越,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类比等思想方法。
3.通过探究函数单调性,让学生感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从有限到无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和力量。
4.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进一步养成思辨和严谨的思维习惯,锻炼探究、概括和交流的学习能力。
2学情分析
1.教学有利因素
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已经对函数的单调性有了“形”的直观认识,了解用“ 随 的增大而增大(减小)”描述函数图象的上升(下降)的趋势。江安中学实验班的学生基础较好,数学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观察、辨析、抽象概括和归纳类比等学习能力。
2.教学不利因素
本节课的最大障碍是如何用数学符号刻画一种运动变化的现象,从直观到抽象、从有限到无限是个很大的跨度。而高一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跨越的阶段,逻辑思维水平不高,抽象概括能力不强。另外,他们的代数推理论证能力非常薄弱。这些都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教学难点
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生成,证明单调性的代数推理论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函数单调性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实例 科考队对沙漠气候进行科学考察,下图是某天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你根据曲线图说说气温的变化情况?
预设: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如气温的最值,某时刻的气温,某时间段气温的升降变化(若学生没指明时间段,可追问),等。 图象在某区间上(从左往右)“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单调性(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从科考情境导入新课,了解“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独特的沙漠气候,直观形象感知气温变化,自然引入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是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如果清楚了函数的变化规律,那么就基本把握了相应实物的变化规律。在事物变化过程中,保存不变的特征就是这个事物的性质。因此,研究函数的变化规律是非常有意义的。
问题1 :观察下列函数图象,请你说说这些函数有什么变化趋势?
设计说明:学生回答时可能会漏掉“在某区间上”,规范表达“函数在哪个区间上具有怎样的单调性”。 借此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相对某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设函数的定义域为 ,区间 。在区间 上,若函数的图象(从左向右)总是上升的,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称函数在区间 上是递增的,区间 称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学生类比定义“递减”,接着推出下图,让学生准确回答单调性。)
设计说明:从图象直观感知到文字描述,完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知。 明确相关概念,准确表述单调性。学生认为单调性的知识似乎够用了,为下面的认知冲突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索,生成概念
问题2(1)下图是函数 的图象(以 为例),它在定义域R上是递增的吗?
(2)函数 在区间 上有何单调性?
预设:学生会不置可否,或者凭感觉猜测,可追问判定依据。
设计说明:函数图象虽然直观,但是缺乏精确性,必须结合函数解析式;但仅凭解析式常常也难以判断其单调性。 借此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符号化定义的必要性。 自然开始探索。
问题3 (1)如何用数学符号描述函数图象的“上升”特征,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以二次函数 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为例,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y随x的增大而增大”,生成表格(每一秒生成一对数据)。
设计说明:先借助图形、动画和表格等直观感受“y随x的增大而增大”,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若 ,则必须有 。
(2)已知 ,若有 。能保证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吗?
拖动“拖动点”改变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可以递增,可以先增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增。
(3)已知 ,若有 ,能保证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吗?
拖动“拖动点”,观察函数 在区间 上的图象变化。
设计说明:先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反例,然后借助几何画板动态说明验证两个定点不能确定函数的单调性,三个点也不行,无数个点行不行呢?引导学生过渡到符号化表示,呈现知识的自然生成。
(4)已知 ,若有
,能保证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吗?
设计说明:可先请持赞同观点的同学说明理由,再请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画出反驳,然后追问:无数个 也不能保证函数递增,那该怎么办呢?若学生回答全部取完或任取,追问“总不能一个一个的验证吧?”
紧接着师生一起回顾子集的概念,(PPT展示教材上子集定义)再次体验对“任意一个”进行操作,实现“无限”目标的数学方法,体会用“任意”来处理“无限”的数学思想。
问题4:如何用数学语言准确刻画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呢?
预设:请学生自愿尝试概括定义。 板书“任意 ,当 时,都有 ,则称函数 在区间 上递增”,则突出关键词“任意”和“都有”;若缺少关键词“任取”或“任意”,则追问“验证两个点就能保证函数在区间 上递增吗”。
问题5:请你试着用数学语言定义函数 在区间 上是递减的。
预设:为表达准确规范,要求学生先写下来,然后展示。 并有意引导使用“任意 ,当 时,都有 ,则称函数 在区间 上递减”,以此打破必须“ ”的思维定势。
(三)学以致用,理解感悟
判断题:你认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举例或者画图)
(1)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若对任意 ,都有 ,则 在区间 上递增;
(2)设函数 的定义域为 ,若对任意 ,且 ,都有 ,则 是递增的;
(3)反比例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设计说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作展示性回答。若学生认为正确,则要求说明理由;若学生认为错误,则要求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反例(题(3)可追问怎么修改)。通过构造反例,逐步完善和加深对函数单调性的理解。
例题:判断并证明函数 的单调性。
设计说明:对照定义板书示范,指明变形的目的是变出因式 等,并让学生提炼证明的基本步骤。
练习:证明函数 的单调性:
(1)在 上递减;
(2)在 上递增。
设计说明:回答“问题2”悬而未决的问题。先请两位学生板演,然后由其他学生完善步骤。
思考题:物理学中的玻意耳定律 ( 为正常数)告诉我们,对于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 减小时,压强 将增大。试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其他学科的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回顾反思,深化认识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主要收获有哪些?
(关键词:三种语言,证明方法,数学思想,情感体验,等。)
设计说明:先给出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小结,再推出引导性关键词,使得总结简明、到位、拔高。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1)第38页习题2-3 A组:3,5;
(2)判断并证明函数 的单调性。
探究题:向一杯水中加一定量的糖,糖加得越多糖水越甜。 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设计说明:课堂作业是为及时巩固初学的知识和方法,完善对“对钩函数”的认识。探究题是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从地理情境开始,中间解答物理定律,最后以化学实验结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人文性。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