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角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了解三角形稳定性。 2.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会归纳出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2.梳理三角形的知识结构体系,会选择适当的知识进行推理计算,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应用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利用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思路,对其他平面图形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
一、微专题的设计理论 1.解剖学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它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组织和系统的形态、结构、位置和相互关系。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解剖学观察和解剖学切片。解剖学观察是通过肉眼观察和触摸等手段,对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研究。解剖学切片是通过将组织和器官切割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结构。 2.大单元整体教学
大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一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和统一,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相对于传统的分散教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运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体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大单元整体教学可以通过引入问题情境、实践活动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微专题的设计理念 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鉴借“解剖学”上对人体结构的认知、解构、剖析、再认识,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我们将其运用到初中三角形的大单元学习中。 我们把“几何图形”视为“人体结构”,对几何图形进行整体抽象(从生活的物体抽象几何图形)、要素解构(从几何图形中分解、建构几何关键要素)、核心解析(寻找要素之间联系,新旧知识的联系,探寻数学原理等)、系统重构(通过对新旧知识的联结、再生长,重新认识相关的知识点,并形成知识结构图)等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的重难点快速落实,知识快速建构。 它体现了数学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它集中体现了“图形与几何”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形成的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抽象能力、推理能力、模型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微专题的设计原则 强调“微精准”。微专题每一个课时,要短小精悍、准确、用最小时间学习最核心的知识。 落实“重难点”。微专题每一个课时,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重难点的突破。 重在“概念定位”。微专题每一个课时,它不同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微课应重视概念、定理的理解,而不是面面俱到。 体现“生活观”。微专题每一个课时,它要体现知识的生活情境、应用、感悟、参与等,体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中去。 微专题的教学思路 基于“解剖学”的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思路:由题目通过整体抽象形成题目的图形语言,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图形通过要素解构得到图形构成要素,体现了整体到局部的思想。由要素通过核心解析探索题目核心,通过探索规律达到题目的解决。由核心通过系统重构得到知识体系的变更,让新旧知识得到联结,让旧知识体系得到新的生长,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图1 微专题的课时安排 本专题的微课程共分10节课,它们分别是:《认识三角形》、《探究三角形的边》、《有关边的典型例题探究》、《探究三角形的内角》、《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探究三角形的外角》、《有关角的典型例题探究》、《探究三角形的“三线”》、《探究三个形的稳定性》、《小结》。 图2 注: 定义、表示、分类: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 边的性质:第2课时《探究三角形的边》 第3课时《有关边的典型例题探究》 角的性质:第4课时《探究三角形的内角》 第5课时《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内角》 第6课时《探究三角形的外角》 第7课时《有关角的典型例题探究》 “三线”的性质:第8课时《探究三角形的“三线”》 三角形的稳定性:第9课时《探究三个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小结:第10课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