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7设计制作小车(一)》教学设计
课题 设计制作小车1(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6课,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运动的小车与其受到的动力、摩擦力的关系,知道根据需要如何减小或增大摩擦力,认识到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这些能量可以不同的形式来储存。本节课将围绕设计制作小车展开,这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和技能归纳和总结,又是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发展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对许多事物充满着好奇,也十分热衷去制作一些新奇的物品。难点是将想象变为现实,绘制、修改小车的设计图。
【学习目标】1.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2.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3.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评价任务】1.按照要求和材料条件进行设计,绘制设计图。(检验学习目标1)2.绘制、修改小车的设计图。(检验学习目标2)
【学习准备】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相关PPT(含设计制作流程)、一些做好的小车图片或模型等。分组材料:硬纸盒、安全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说一说:这些车分别有什么用途?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制定方案,按照要求以及材料进行小车设计教师活动1明确任务1.课件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这些车分别有什么用途?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预设:学生可能会从有四个车轮、车身、需要动力等方面考虑)2.提出任务:我们也要设计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板书课题)我们今天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3.明确要求:我们来看看设计的小车有什么要求。(课件出示要求并认识老师所提供的材料)4.我们一起来看看工程师是怎样设计小车的。(课件出示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本节课我们将完成明确问题、制定方案两个流程。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对学生对工程设计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知道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制定方案观察小车模型,认真观察并思考小车包括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汇报。确定设计方案4、设计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1)怎样安装橡皮筋和气球?(2)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3)如何延长动力作用与小车的时间?(4)用橡皮筋做动力时如何解决小车打滑的问题?5、小组交流分工情况学生活动3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三视图:正面、上面、侧面。学生分组绘制小车设计图。展示、交流设计方案。小组修改设计方案。教师活动2二、制定方案(一)观察小车模型[材料准备:小车每组1辆、记录表]1.要想设计一辆小车,我们首先要了解小车的结构,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一辆小车,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小车包括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2.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二)确定小车设计方案[材料准备:硬纸盒、安全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气球]1.在设计小车时,我们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2.提问:怎样安装橡皮筋和气球?3.提问: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如何延长动力作用与小车的时间?4.提问:用橡皮筋做动力时如何解决小车打滑的问题?5.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完成活动手册中的材料选择,合理分工,并在材料箱中选出所需的材料。6.提问:怎样安装车轮让车轮可以转动?(引导学生发现轮轴可以用吸管做轴套与车身连接,让轮子可以自由转动。轮子必须能自由转动的同时,所有轮子必须能平衡着地)7.合理的分工是设计小车的重要前提,你们是怎样分工的?教师活动3绘制小车设计图1.确定了设计方案,在制作小车前工程师们还必须要绘制小车的设计图,请大家发挥小组的智慧把小车的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要求画三幅图:正面看图、侧面看图和上面看图。画好了可以进行修改,让你的设计的小车更合理、更科学、更美观。2.学生分组绘制小车设计图。3.展示、交流设计方案。提问:这组的设计方案,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的?你对他们组的设计方案有什么建议?4.小组修改设计方案。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能按照一定的执行程序在工程设计中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学会自我评价和调整。环节三: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41.对于我们要制作的小车,下面要关注的要点有( )。(多选题)A.车架要牢固B.车身要轻且美观C.车轴处要尽可能减小摩擦力2.在绘制设计图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A.为全面反映小车的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B.把小车主要结构的尺寸也标出来C.把需要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地方也标出来3.下列小车中存在的摩擦力,能给小车的正常行驶带来上益处的是( )。A.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B.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车身与空气之间的摩擦4.如果想更换车身材料,下列备选材料中最好的是( )。A.泡沫塑料 B.铁块 C.纸教师活动4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全批全改。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梳理知识要点,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7.设计制作小车(一)流程:明确问题 制定方案 实施方案 评估与改进车架:支撑 固定小车 车身: 美观 载人车轴:固定 传动轮子:滚动 前进
第三单元《3-7设计制作小车(一)》导学案
学习内容 设计制作小车(一)
学习目标 学生理解工程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科学概念来解决问题。学生知道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执行程序。学生能对自己的想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和调整。学生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学习资源 硬纸盒、安全剪刀、橡皮筋、轮子、连接轴、胶水、吸管、胶带、 气球实验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一、聚焦学生活动11.说一说:这些车分别有什么用途?他们各有什么特点?2.制定方案,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设计制作一辆具有动力的小车,它能在5秒内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 二、制定方案学生活动2观察小车模型,认真观察并思考小车包括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汇报。确定设计方案4、设计时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内容?怎样安装橡皮筋和气球?怎样增大小车的动力?如何延长动力作用与小车的时间?用橡皮筋做动力时如何解决小车打滑的问题?5、小组交流分工情况三、撞击实验学生活动3画出小车三视图:正面、上面、侧面。分组绘制小车设计图。展示、交流设计方案。4、小组修改设计方案。四、拓展学生活动4对于我们要制作的小车,下面要关注的要点有 ( )。(多选题)A.车架要牢固 B.车身要轻且美观 C.车轴处要尽可能减小摩擦力2.在绘制设计图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多选题)为全面反映小车的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画出小车把小车主要结构的尺寸也标出来C.把需要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地方也标出来3.下列小车中存在的摩擦力,能给小车的正常行驶带来上益处的是( )。A.车轴与车身之间的摩擦 B.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C.车身与空气之间的摩擦4.如果想更换车身材料,下列备选材料中最好的是 ( )。A.泡沫塑料 B.铁块 C.纸
学后反思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获得的知识有(把关键知识点写出,用框架图形式汇总):在制作和绘制图纸时我们需要考虑那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