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8 17:5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2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题 身体的运动(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的第2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能运用适合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从整体的视角审视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而本课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及其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课直接引出两个话题: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完成运动的?我们怎样保护并促进它们的生长?设计的举哑铃、迁徙和制作模型三个活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模型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并以此验证自己的推测,经历体验——推测——建模的认知过程。
【学情分析】 在第1课中,学生已经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并评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本课将视角从整体转到局部,学生将在四年级“呼吸与消化系统”的认知方法经验和日常运动中对骨、关节和肌肉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典型的身体活动,反复观察与体验,以此触发对内部机体运动机制的思考和推测,引导学生从人体系统和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观察方法了解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感知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2.通过制作模型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3.通过阅读、探讨,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价任务】 1.认识到骨、关节、肌肉协同配合完成运动。(检验学习目标1、2) 2.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检验学习目标2、3)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骨、关节、肌肉模型、课件 分组材料:哑铃、小木棒、橡皮筋、塑料弯管、剪刀、工字钉、透明胶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学生跟随视频学做孔雀舞动作(上肢),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重复动作,反复体验) 师生谈话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1 问题引入:参与运动的手部器官有哪些? (1)骨头 (2)关节 (3)肌肉 …… 提问: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呢?引导学生思考,梳理学生交流的信息,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对一些信息点进行记录。 教师小结:骨、关节、肌肉组成了运动系统,并协同配合才能完成各种动作。板书课题:身体的运动活动意图说明:肌肉收缩带动骨运动,是在机体内部完成的,抽象而复杂,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运动过程。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2、3)学生活动2:举哑铃活动 师生谈话,学生回答: 问题:你举过哑铃吗?你知道举哑铃过程中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 阅读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描述运动中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学生活动3:迁徙活动 小组合作:自选一个肢体动作,如直体屈膝抬腿、蹲起运动等,感受在这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同配合的。 小组自选动作,重复动作,反复体验。 3.小组上台展示动作,并说一说内部的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学生活动4:制作运动模型 1.小组合作:绘制内部结构图 结合上一个活动思考:在举哑铃的过程中,上臂内部的骨、关节、肌肉到底是怎样协同工作的呢? 2.自制运动模型 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模拟骨、关节和肌肉来制作立体的运动模型,并试着让我们的模型运动起来。 3.学生自选材料进行制作。 4.展示模型及其运动过程,并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预测运动时橡皮筋的变化:内侧的橡皮筋收缩,外侧的橡皮筋舒张)教师活动2 1.教师展示材料准备:哑铃、小木棒、橡皮筋、塑料弯管、剪刀、工字钉、透明胶等。 2.课件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 (1)用右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 (2)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3)反复做上述动作,并在运动时用左手按住右上肢的不同部位,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变化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原来是我们上臂中的肌肉收缩带动了骨运动,从而将负重的前臂抬起。 教师活动3 1.鼓励学生尝试丰富的体验活动并清楚完整的表达身体的运动过程。 2.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全班同学观看评价 教师活动4 1.教师巡视指导,提供适当帮助,如有需要,需演示绘画 2.出示材料供学生选择进行模拟实验 3.ppt放出实验提示并进行微课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哪一部分分别相当于骨、关节、肌肉,指导学生观察木棒上下运动过程中橡皮筋的变化,进一步理解骨、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的。 (1)小木棒模拟骨 (2)橡皮筋模拟肌肉 (3)工字钉或透明胶用于固定“肌肉”和“木棒”使“肌肉”附着在“骨”上。(4)塑料弯管相当于关节。活动意图说明:第一个举哑铃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举哑铃过程中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推演出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过程。进而展开第二个活动——制作模型,即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模型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并以此验证自己的推测。经历了体验——推测——建模的认知过程。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5: 思考讨论: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生交谈,谈论后回答 问题: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 3.观看视频教师活动5 教师出示人体上臂模型,并展示抬起运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补充: 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肌肉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 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使其可以做屈伸和旋转等不同动作。 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适当补充,帮助学生了解青少年时期运动系统容易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为了促进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正确的坐、立、行等姿态,全面均衡地摄取营养等认识。活动意图说明: 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6: 一位同学开关教室门,其他学生观察教室门上面的合页。 (预测:合页模仿的是人体的关节。) 观看塔吊运作视频,回答:塔吊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3.联系生活举例教师活动5 1.出示物体,并谈话:生活中有许多与我们身体运动的结构相似的物体。比如我们教室门上面的合页。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与我们人体运动的相似之处?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更多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的物体。 3.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了解更多案例。活动意图说明:启发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工具的结构与功能与生物体相似,许多工具渗透着仿生学知识。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7 1.在上肢做屈臂运动时,肌肉的变化规律是( )。 A.内侧的肌肉收缩,外侧的肌肉舒张 B.内侧的肌肉舒张,外侧的肌肉收缩 C.内外侧都舒张 D.内外侧都收缩 2.在自制运动模型中,可以用( )模拟关节。 A.小木棒 B.橡皮筋 C.塑料弯管 D.气球皮 3.塔吊中的起重臂,与我们身体中的( )作用相似。 A.肌肉 B.关节 C.骨骼 D.神经教师活动6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全批全改。 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梳理知识要点,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板书设计】 2.身体的运动 骨——支持人体的运动 肌肉——提供动力 关节——使运动更灵活 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肢体动作
第四单元《4-2 身体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 内容 身体的运动
学习 目标 1.学生知道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能用看、摸等不同的观察方法,感知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 3.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知道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与人体有相似的运动结构,体会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 资源 分组材料:骨、关节、肌肉模型、课件、哑铃、小木棒、橡皮筋、塑料弯管、剪刀、工字钉、透明胶等 随堂记录
学习 过程 一、聚焦问题: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1.说一说:孔雀舞中, 手臂内部哪些主要的器官参与了运动? 2.骨、关节、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呢? 二、探索 (一)举哑铃活动 明确要求和注意事项后分小组进行举哑铃活动,观察在移动哑铃的过程中,右上肢是怎样运动的。 迁徙活动 小组自选动作,重复动作,反复体验 制作运动模型 1.绘制内部结构图 2.选择合适的材料分别模拟骨、关节和肌肉来制作立体的运动模型,并试着让我们的模型运动起来。 3.学生展示模型及其运动过程,并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模拟什么部位,该部位在运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4.学生思考:在手臂抬起的过程中,橡皮筋怎样变化? 三、研讨: 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想一想:看来骨、关节和肌肉非常重要,那么为了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我们应该做什么? 五、随堂练习: 1.在上肢做屈臂运动时,肌肉的变化规律是( )。 A.内侧的肌肉收缩,外侧的肌肉舒张 B.内侧的肌肉舒张,外侧的肌肉收缩 C.内外侧都舒张 D.内外侧都收缩 2.在自制运动模型中,可以用( )模拟关节。 A.小木棒 B.橡皮筋 C.塑料弯管 D.气球皮 3.塔吊中的起重臂,与我们身体中的( )作用相似。 A.肌肉 B.关节 C.骨骼 D.神经 课后任务:看塔吊运作视频,思考:塔吊的哪一部分和我们身体中的骨、关节或肌肉的作用相似?
学后 反思 1.你知道骨、关节、肌肉是如何协同配合完成运动的吗? 2.你能通过自制的模型将自己观察、感知、思考的结果呈现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