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单元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单元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08 20:2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比单元训练
一、选择题
1.某班有学生52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8:7 B.7:6 C.6:5 D.5:4
2.将2∶3的后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它的前项应该( )。
A.加上8 B.加上6 C.乘4 D.乘6
3.把10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和水的比是( )。
A.10∶100 B.1∶10 C.1∶11 D.11∶1
4.学校里有足球和篮球共250个,已知足球、篮球个数的比是2∶3,足球有( )个。
A.50 B.250 C.150 D.100
5.一件工程,甲单独做12天完成,乙单独做18天完成,甲、乙效率的最简比是( ).
A.6:9 B.3:2 C.2:3 D.9:6
二、填空题
6.( )∶( )(填小数)。
7.0.4∶0.25化简后是( ),比值是( )。
8.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页数的比是3∶5,未看的有40页,这本书共有( )页,已看( )页。
9.甲乙两个粮仓各有若干吨粮食,甲仓运出它的,乙仓运出它的,这时甲乙两仓剩下的粮食一样多,甲乙两仓原有粮食的重量比是( )∶( )。
10.笑笑身高1.2m,爸爸身高180cm。父女身高之比是( )。
11.两个正方体的棱长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体积比是( )。
12.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50人之间,男、女生人数比是5∶7,男生有( )人。
13.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 )∶( )。
14.加工一批零件,甲独做需要6小时,乙独做需要8小时.甲与乙工作效率比是( ).
15.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通用尺寸要求长与高的比是3∶2。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是全国升降的国旗中最大的,旗的高度为米,长应该为( )米;六(1)班教室黑板的正上方挂的国旗周长是300厘米,高应该为( )厘米。
16.六(2)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
17.在40千米的跑步比赛中,当丙距离终点还有16千米时,乙离终点还有8千米,甲刚好跑到终点。照这样计算,乙跑到终点时,丙距离终点还有( )千米。
三、判断题
18.一本作文书,小红已看了全书的,已看的页数和剩下页数的比是4∶3.( )
19.3千克盐水中含盐60克,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20。( )
20.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意自然数。( )
21.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3。( )
22.甲数比乙数少,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23.男女生的比为3∶4,则男生比女生少。( )
24.从甲地到乙地,小明要用10分钟,小红要用12分钟,则小明和小红平均每分钟走的路程比是6:5. ( )
25.甲用小时行走的路程与乙用小时行走的路程相等,甲走得比乙快。( )
四、计算题
26.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9.1∶0.13 48分∶小时 0.6千克∶360克
五、解答题
27.在一次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六(1)班捐款是六(2)班的,后来六(1)班又捐了88元,这时六(2)班与六(1)班捐款数的比是,六(2)班捐款多少元?
28.学校买一根长绳截开做跳绳,做短跳绳用去16米,做长跳绳用去14米,剩下的与用去的比是1:3,这根长绳原来长多少?
29.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
30.两块重量相等的锡铁合金,一块合金中锡与铁的比是1:5,另一块合金中锡与铁的比是2:7,如果把两块合金融成一块,那么新融成的合金中锡与铁的比是多少?
31.建筑队用2份水泥、3份黄沙和5份石子配制一种混凝土.
①要配制200t混凝土,各需水泥、黄沙、石子多少吨
②这三种材料各有20t,如果把水泥全部用完,黄沙和石子分别需要增加多少吨
32.如图。用120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2)要在长方体框架的表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接头处不计)
(3)如果要把三个这个的长方体框架拼在一起,再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接头处不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B
【分析】:学生总数和男女生人数的比已知,看哪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整除全班人数,那个比就是正确答案.
【详解】选项A,52÷(8+7)=3…7,故不符合要求;
选项B,52÷(7+6)=4,故符合要求;
选项C,52÷(6+5)=4…8,故不符合要求;
选项D,52÷(5+4)=5…7,故不符合要求;
故选B.
2.A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确定后项扩大的倍数,进而求出前项的值,最后求出前项应扩大的倍数或增加多少。
【详解】(3+12)÷3
=15÷3
=5
2×5-2
=10-2
=8
则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它的前项应该乘5或加上8。
故答案为:A
3.B
【详解】10∶100=1∶10
故答案为:B
4.D
【分析】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把足球、篮球个数的比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总份数=(2+3),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再用1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详解】每份:250÷(2+3)
=250÷5
=50(个)
足球:50×2=100(个)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5.B
【分析】从公式“工作效率=”可得,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先求出工作时间的比,就解决了。
【详解】工作时间的比是12:18=2:3,由于工作效率与工作时间成反比,所以工作效率的比是3:2。
故答案为:B
6.3;5;10;30;0.6
【分析】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3∶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根据商不变的规律,3÷5=6÷1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都乘6就是;把化成小数是0.6;据此解答。
【详解】3∶5==6÷10==0.6
7. 8∶5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详解】0.4∶0.25
=(0.4×100)∶(0.25×100)
=40∶25
=(40÷5)∶(25÷5)
=8∶5
比值:0.4∶0.25
=0.4÷0.25

【点睛】此题考查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要注意区分: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
8. 64 24
【分析】把总页数看作单位“1”,未看的有40页,所对的分率是,单位“1”未知用除法;总页数减去未看的页数得已看页数。
【详解】由分析得,
40÷=64(页)
64-40=24(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解答此题关键是把比转化成分数,进而解决问题。
9. 3 2
【分析】把甲仓原有粮食的重量看作单位“1”,甲仓运出它的,甲仓还剩下(1-),把乙仓原有粮食的重量看作单位“1”,乙仓运出它的,乙仓还剩下(1-),这时甲乙两仓剩下的粮食一样多,即甲仓粮食的重量×(1-)=乙仓粮食的重量×(1-),据此即可求出甲乙两仓原有粮食的重量比。
【详解】根据分析得,甲仓粮食的重量×(1-)=乙仓粮食的重量×(1-)
甲仓粮食的重量×=乙仓粮食的重量×
甲仓粮食的重量××6=乙仓粮食的重量××6
甲仓粮食的重量×2=乙仓粮食的重量×3
甲仓粮食的重量÷乙仓粮食的重量=3÷2=
所以甲仓粮食的重量∶乙仓粮食的重量=3∶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得出剩下粮食的倍数关系,再找出等量关系式。
10.3∶2
【分析】用爸爸的身高比上笑笑的身高,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180cm∶1.2m
=180cm∶120cm
=180∶120
=(180÷60)∶(120÷60)
=3∶2
则父女身高之比是3∶2。
【点睛】本题考查比的意义,熟练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 16∶9 64∶27
【详解】略
12.20
【分析】这个班的人数必须是(5+7)的倍数,且在40~50之间。7+5=12,12×1=12,12×2=24,12×3=36,12×4=48,12×5=50…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是48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全班人数乘,就是该班男生人数。
【详解】7+5=12
12×3=12,12×2=24,12×4=48
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是48人。
48×
=48×
=20(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个班的总人数,然后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
13. 4 5
【分析】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单位“1”,将男生人数看成5份,女生人数看成4份,根据比的意义,写出女生与男生人数比即可。
【详解】六(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4∶5。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和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14.4:3
【解析】略
15. 5 60
【分析】已知国旗的长与高的比是3∶2,则把长看作3份,高看作2份,天安门广场国旗的高度为米,用÷2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乘3即可求出长;已知国旗周长是300厘米,根据周长=(长+宽)×2,用300÷2即可求出长和宽的和,用300÷2÷(3+2)即可求出每份是多少,进而乘2即可求出高。
【详解】÷2×3
=××3
=5(米)
300÷2÷(3+2)×2
=300÷2÷5×2
=60(厘米)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为5米,教室国旗的高为60厘米。
16. 40 2∶3
【分析】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设全班人数为单位“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用1减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因此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60%=40%。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为40%∶60%,根据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1-60%=40%
40%∶60%=40∶60=2∶3
故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2∶3。
17.10
【分析】根据题意,甲跑到终点时,丙跑了40-16=24千米,乙跑了40-8=32千米,则丙和乙跑的路程之比为24∶32=3∶4,可以把丙跑的路程看作3份,乙跑的路程看作4份;
当乙跑到终点时,乙跑了40千米,用乙跑的路程除以4,求出一份数,再用一份数乘3,即是此时丙跑的路程,最后用全程减去丙跑的路程,即是丙距离终点的路程。
【详解】丙、乙跑的路程之比:
(40-16)∶(40-8)
=24∶32
=(24÷8)∶(32÷8)
=3∶4
乙跑到终点时,此时丙跑了:
40÷4×3
=10×3
=30(千米)
丙距离终点:40-30=10(千米)
照这样计算,乙跑到终点时,丙距离终点还有10千米。
18.√
【解析】略
19.×
【分析】3千克=3000克,根据“3千克盐水中含盐60克”可知,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60∶(3000-60);再根据比的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解题。
【详解】3千克=3000克
60∶(3000-60)
=60∶2940
=(60÷60)∶(2940÷60)
=1∶49
所以,3千克盐水中含盐60克,这种盐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49;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化简比的方法,是基础知识,要牢固掌握。
20.×
【详解】除法可以写成比的形式,被除数相当于前项,除数相当于后项,除号相当于比号。除数不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故答案为:×
21.√
【分析】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是1,则甲就是3,由此即可求出乙和甲数的比;进而判断即可。
【详解】甲数是乙数的3倍,乙是1,则甲就是3,则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3,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倍”和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2.√
【分析】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占乙数的(1-),再根据比的意义求出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据此解答。
【详解】甲数∶乙数=(1-)∶1=∶1=5∶6
所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比的意义并求出甲数占乙数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3.√
【分析】根据男女生的比为3∶4,将男生人数看作3,女生人数看作4,男女生人数差÷女生人数=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据此分析。
【详解】(4-3)÷4
=1÷4

故答案为:√
【点睛】两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4.√
【详解】试题分析:小明、小红每分钟所行的路程之比,就是求它们的速度比,与时间成反比.把这段路程看成单位“1”,那么小明的速度就是,小红的速度就是,用甲的速度比上乙的速度即可.
解:
所以甲乙每分钟所行的路程之比是6:5.
25.√
【分析】甲用小时行走的路程与乙用小时行走的路程相等,由于行走的路程相同,则甲与乙的速度比是5∶4,即甲比乙走的快。
【详解】甲与乙的速度比是5∶4,
即甲比乙走的快。
故答案为:√。
【点睛】行走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26.70∶1;70;12∶5;;2∶1;2;5∶3;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据此化简;再根据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注意单位名数的统一。
【详解】9.1∶0.13
=(9.1×100)∶(0.13×100)
=910∶13
=(910÷13)∶(13÷13)
=70∶1
70∶1
=70÷1
=70

=(×15)∶(×15)
=24∶10
=(24÷2)∶(10÷2)
=12∶5
12∶5
=12÷5

48分∶小时
=48分∶24分
=(48÷24)∶(24÷24)
=2∶1
2∶1
=2÷1
=2
0.6千克∶360克
=600克∶360克
=(600÷120)∶(360÷120)
=5∶3
5∶3
=5÷3

27.240元
【详解】88÷(-)=240(元)
28.40
【详解】试题分析:先用“16+14”求出共用去多少米,进而把“剩下的与用去的比是1:3”理解为用去的占绳子总长的,把绳子总长看作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
解:1+3=4,
(14+16)÷,
=30×,
=40(米);
答:这根长绳原来长40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比转化为分率,进而判断出单位“1”,根据“对应数÷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进行解答即可.
29.60个
【详解】黄球∶红球∶白球=8∶12∶15
8+12+15=35
175×=60(个)
答:红球有60个。
30.新融成的合金中锡与铁的比是7:29
【详解】试题分析:把一块的重量看作单位“1”,那么在第一块中,锡就是,铁就是;那么在第二块中,锡就是,铁就是;两块合在一起之后,每块合金中锡与铁重量是不会变的,那锡的重量就是三块相加得到的:(+),铁是(+);从而可以求锡和铁的比.
解:(+):(+),
=:,
=7:29;
答:新融成的合金中锡与铁的比是7:29.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一块的重量看作单位“1”,分别求出每块合金中锡与铁的含量,且两块合在一起之后,重量是不会变的,从而问题得解.
31.①水泥40t,黄沙60t,石子100t
②黄沙10t,石子30t
【详解】略
32.(1)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
(2)550平方厘米;
(3)1050平方厘米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先用长方体的棱长总和÷4=长+宽+高,然后根据:长、宽、高的和×长占长方体长、宽、高和的分率=长方体的长,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长方体的宽和高。
(2) 要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用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据此列式解答。
(3)通过前面的计算,可知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高为5厘米,将15×10这个面重合摞在一起,拼成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的长方体最节约彩纸。据此,再结合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列出求出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
【详解】(1)120÷4=30(厘米)
30×=30×=15(厘米)
30×=30×=10(厘米)
30×=30×=5(厘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高为5厘米。
(2)(15×10+15×5+10×5)×2
=(150+75+50)×2
=275×2
=55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550平方厘米的彩纸。
(3)如图拼搭:最节约彩纸,长为15厘米,宽为10厘米,高为5×3=15(厘米);
(15×10+15×15+10×15)×2
=(150+225+150)×2
=525×2
=1050(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准备1050平方厘米的彩纸。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