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时、分、秒(课件)(共35张PPT)-【大单元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时、分、秒(课件)(共35张PPT)-【大单元教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09 09:39: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在哪里
---时、分、秒

时间在哪里
素养要求
内容要求
学业要求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认识时间,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对时间量感的敏锐度;而“量感”来自度量,度量的本质在于数的表达,所以学生要在多种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感悟模型意识;在计时活动中,认识到基本方法是先选择一个熟知的标准,再用标准去量,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意识。。
在生活情境中认识时、分、秒,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并述说时间的长短,了解时间的意义,懂得遵守时间。
认识时、分、秒,能说出钟表上的时间;了解十分秒之间的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体会时间的长短;能将生活中的事件与时间建立联系,感悟时间与过程之间的关系;形成对时间长短的两感,懂得遵守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在哪里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是在认识了时、分这两个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本单元首先安排认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了解1分=60秒,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其次认识计量工具;再次,体验时间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并掌握一定的估计方法;最后,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包括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和到达时刻或出发时刻。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的长短进行度量,难点是解决与时间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时间在哪里
单元内容框架图
时、分、秒
认识时间单位“秒”,分与秒的关系
体验时间的长短
解决问题
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计算经过时间
例1
例2
时间在哪里






已有基础分析
思维障碍分析
拟采用策略
学生在第一学段当中已经对钟表、时间有初步认识,对时间的存在、长短、顺序等特性有直接的感觉,并且知道时间是可以通过测量工具进行度量的,认识度量时间的标准。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数、时间、货币、长度等一部分的单位,具有一定的单位意识, 初步具有对量感的感性认识。。
大部分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能读出钟表上的时刻,并且知道生活中度量时间的一些工具,也知道生活中有具体的时刻,他们是有顺序的,但是不能将时刻与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原来时间的认识比较偏重于计算的现象,新的内容体现了编者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数学思考(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关注,从而落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要求。
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经验以生活经验为主,而时间是抽象化的内容;又因为钟表 “表盘”的结构复杂性与表针运动的特殊性,对于学生学习会有较大的困难。需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了解秒针分针联动的特点,掌握知识。学生需要进行数理抽象,借助学习使用度量工具的经验,利用数学运算实现对量、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进一步探究,从直感到测度水平进阶。
时间在哪里
主题概述
这单元内容从知识的起点到知识的延伸启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度量大观念的角度去思考,它也正在逐步的去渗透时间是可以度量的,体会时间单位间的联系。“量感”来自度量,度量的本质在于数的表达,教师要把认识时间的学习放在主题活动中认识、体会、感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尝试着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建立数感、量感、形成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时间在哪里
单元目标
1.学生通过“拨”、“说”,“认”、“读”等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知道1 分=60秒,并会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形成推理意识。
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和惜时的好习惯,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形成量感。
3.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究经过时间的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时间在哪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评价维度
水平划分与描述
预备级
中级
高级
认知领域
学业质量描述
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不能选择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对时间长短的体验也是模糊的,不能准确区别时刻与经过时间,也不知它们之间的联系。
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不能灵活选择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对时间长短的体验不够深刻,能区别时刻与经过时间,但对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切缺的。
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灵活选择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对时间长短的体验比较深刻,能深刻理解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人际领域
沟通与协作
能参与到小组中,但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不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
愿意参与到小组中,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克服困难,与同学进行简单交流,也愿意倾听其他人的想法。
积极参与到小组中,是小组的组织者,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质疑和反思,也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自我领域学会学习
与学习心志
能利用学科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缺乏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对自己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能利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有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但缺乏挑战和质疑精神。
能利用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细化要解决的问题,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好习惯,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尝试,质疑、反思,不怕失败。
时间在哪里
---认识秒

预学
问题1:请你有序地说说钟面的样子。
问题2:时钟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
生活中“秒”的现象
想一想
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时间单位“秒”来计时呢?
学习任务一:这三根针的运动是
如何体现时间的?
任务要求
1.先自己观察钟表,想一想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情况。
2.将自己的想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动手操作验证小组讨论的结果。
4.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二:你能清晰地将上面的
结果记录下来吗?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1小格
1大格
1圈
时针
分针
秒针
任务要求
1.根据刚才同学的讲解和自己的理解完成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尝试推出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3.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三:感知“秒”,建立“秒”
的时间观念
1秒有多长?
1秒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成人心脏跳动一下大约有1秒(s)。
三峡水电站1秒(s)大约发电270千瓦时,大概可供我们一个普通家庭用电150天。
现代化车间每秒(s)可生产成千上万个零件。
学习任务四:认识秒表
任务要求
1.先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认识的秒表。
2.观察所给秒表,说一说你对秒表的认识。
3.汇报交流。
时间在哪里
---体验时间
课前查阅
课前查阅1:查阅资料,用时、分、秒等单位描述C919大飞机的飞行速度。
课前查阅2:查阅资料,了解古代计时工具,并说一说计时原理。
学习任务一:用“心”体验生活中的1秒
1秒可以做些什么?请你做一做,说一说你的感受。
3秒可以做些什么?请你做一做,说一说你的感受。
学习任务一:用“心”体验生活中的1分钟
1分钟有多长?
试一试1分钟你能做些什么,并做好记录。
我1分钟可以写( )个字。
我1分钟可以从1数到( )。
我1分钟可以算( )道口算。
我1分钟可以跳( )下跳绳。
1秒钟蜂鸟可震动翅膀80次。
1秒钟猎豹可以奔跑约40米。
1秒钟复兴号可以高速行驶97米。
战斗机1秒能飞行2600米。
卫星1秒可飞行7900米。
那你知道1分钟蜂鸟可震动翅膀多少次吗?1小时呢?
学习任务一:用“心”体验生活中的1小时
1小时(h)有多长?
学习任务二:请你用时、分、秒等单位
描述C919大飞机的飞行速度。
C919是中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是中国大飞机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C919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秒279米。
C919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分( )米。
C919飞机的飞行速度大约为每时( )米。



1时=3600秒
1分=60秒
1时=60分
学习任务三:请你利用时、分、秒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2时=( )分
想一想:3分=( )秒
60秒 =( )分
4时 =( )分
1分40秒 =( )秒

学习任务三:请你利用时、分、秒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
学习任务四: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吃饭大约用了20( )。
(2)小林每天睡觉9( )。
(3)运动员跑110米跨栏的时间大约为14( )。
(4)脉搏跳10次大约用了8( )。
(5)看一场电影用了2( )。
(6)一节课40( )。
(7)做眼保健操大约是5( )。
学习任务五:请你介绍一种计时工具,并说一说计时原理。
学习任务五:观看视频,了解计时工具及计时仪器的发展简况。
时间在哪里
---求经过时间
学习任务一:求经过时间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一下)
8:05
8:20
15分
方法1:数格子:3格×5分=15分
方法2:
学习任务一:求经过时间
8:45
9:15
30分
学习任务一:求经过时间
学习任务二:求结束时间
6:15
6:55
40分
学习任务三:求开始时间
7:03
7:36
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