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时作业(含答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09 07:5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商鞅变法
C.张骞通西域 D.北魏孝文帝改革
2.1906年,农工商部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展出产品包括矿产、林产、农产、教育、美术、机织品等八大类。该陈列所设立后, 每日“售票多则三四千张”。此举旨在( )
A.抵制民主革命浪潮 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振兴实业挽救危机 D.顺应工业化的潮流
3.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创建了一系列新的任务导向型政府机构,并由那些不受公务条框限制的新晋官员负责。如王安石创建的“制置三司条例司”,里面那些支持变法的低级官员,都王安石精心挑选。王安石这一举措
A.减少了政府决策失误 B.保证了变法措施的顺利推行
C.改变了中枢决策方式 D.客观上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4.新中国成立时,为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不包括( )
A.土地改革 B.稳定物价 C.剿匪镇反 D.三大改造
5.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土地改革推翻了三座大山 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由此建立
③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政权 ④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6.(北魏)东阳王丕,年已七十多岁,他不愿意汉化,孝文帝“知其如此,亦不逼之,但诱示大理,令其不生同异。至于衣冕已行,朱服列位,而丕犹常服列在坐隅”。这从侧面说明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缓解了民族矛盾 B.灵活变通 C.果断强硬 D.促进了社会繁荣
7.宋代以来,历代王朝的官修史书基本上都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并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作聚敛之术,“聚敛害民”,还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斥为“剥民兴利”。这些观点均( )
A.反对进行深度的社会改革 B.客观反映了历史真相
C.夸大了王安石变法的弊端 D.忽视了北宋统治危机
8.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崛起
A.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 C.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D.成为农民致富主渠道
9.《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一书中,第四编《现代化的酝酿启动》目录如下,第十四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 )
第十二章 戊戌变法: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第十三章 清末新政:政府的改革尝试
第十四章 -:改良主义道路的终结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
A.瓜分狂潮 B.义和团运动 C.实业救国 D.预备立宪
10.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据此判断,商鞅的“商”姓来源应是:( )
A.以古国名为姓 B.以官职为姓
C.以技艺为姓 D.以封地为姓
11.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高门等措施,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观条件是( )
A.北魏实现北方地区的统一 B.改革措施全面广泛
C.孝文帝个人具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2.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国安得不强?下列历史事件与材料观点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②它限制大商人控制、操纵市场
③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④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有学者认为,1901年清政府的“新政创造了新的机会来动员学生、知识分子、绅士、商人和其他的城市精英,以及新军中的下级官吏。当辛亥革命到来的时候,他们能够集体行动……”。该学者旨在说明这次“新政”(  )
A.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B.直接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D.暴露了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
15.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里,儒家经典课程占27、1%,数理化、外语等课程占38、2%,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占34、7%。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21种理、工、农、医专业中,开设西方自然科学课程465门。这种课程设置
A.使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的地位 B.改变了知识单调狭窄的状况
C.改变了私塾学堂传统授徒方式 D.超越了“中体西用”的范畴
16.有学者认为:“如果《清明上河图》的时间是在11世纪70年代前后,图卷的创作则正逢王安石变法之际。《清明上河图》与王安石变法的关系,在目前仅仅是一种艺术史学家凭感觉的推测。尽管线索极为细微,却值得十分努力地探讨”。该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
A.体现的价值与王安石变法相互关联 B.比较清晰地再现了王安石变法实况
C.创作服务于王安石变法的政治需要 D.具有精湛的北宋风俗画派高超技艺
17.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如图为北魏迁都路线图。据如图分析,下列关于北魏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迁都推动了北方的统一 B.有利于促进民族的交融
C.促进了游牧经济的发展 D.反映当时经济重心南移
18.“文革”结束后,刚刚恢复领导工作的邓小平首先在中央领导层中大声疾呼:关键还是实事求是。随后若干重要事件的发生或重要路线的制定,就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以下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①全国上下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②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的讲话
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制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国家体制近代化的开端。”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应是清末
A.设置总理衙门,开展外交活动 B.开办新式学校,派人出国留学
C.设立资政院,筹建责任内阁 D.倡导商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
20.“毁镜”是匈奴和拓跋鲜卑共有的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但经考古发现这种丧葬习俗在拓跋鲜卑建立北魏政权后几乎不见。据此推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极有可能是
A.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转变 B.传统纲常礼节受颠覆
C.北魏统治者是黄帝的后裔 D.民族交融不断的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
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下列材料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家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一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这两者的结合使学习和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变得更加困难。 ——雷颐
材料二 变法者由于缺乏对改革制约条件和困难客观冷静的认识和分析,未能形成成熟的改革心理,缺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际的活动能力,没有采取灵活多变的变法战略。
——萧功秦
材料三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指出三位历史学家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不同视角。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各举一例史实说明上述三个观点。
(3) 依据材料,你认为上述观点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22.制度变革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其并未延续分封制,而采用了郡县制。这是由于秦始皇吸取了西周的教训。随着世代更迭,分封制之下的亲缘关系会逐渐淡化,若王室衰微,诸侯国就会割据一方。故秦始皇需加强对其他六国旧地的管控。此外商鞅变法也推动了郡县制的推行。总之,郡县制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其推行便如同水到渠成。
——摘编自袁娜等《秦汉至晋分封制与郡县制演变动因》
材料二 北魏前期,鲜卑拓跋部虽然在军事上是胜利的征服者,但在文明程度上却是个后进者,北魏政权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已经难以维持其统治,必须改弦更张······伴随着拓跋部的逐步封建化,一部分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他们对本民族落后的东西不再固守和留恋,其要求改革的愿望比较强烈······北魏同南朝的力量对比已趋均衡,来自北方柔然的干扰也大为减少,为北魏统治者致力于内部的改革事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外部环境······在太和年间,北魏朝廷中形成了以李冲等代表人物为核心的汉族士大夫智囊团,其中的许多人参与了孝文帝改革的全过程。
——摘编自景有泉《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采用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列举秦始皇在经济与文化领域巩固大一统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简述这场重大改革的历史意义。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庚子之乱后,清廷和时人自觉“时局艰危”,外交体制改革再度成为变法的议题。从各省督抚、驻外公使、御史翰的分奏,到南、北洋大臣和湖广总督的联街会奏,再到光绪帝的朱批着交外务部和政务处的议复……重点均在于如何选用和培养外交人才。袁世凯更注重外交职官体系内部的人事升转之途,重官制;张之洞、刘坤一更着眼于从外部的“游历”“游学”来广泛培养洋务人才;外务部强调其对外交人事的把控。时人改革“洋务性外交”的看法大致是“以同而异”的,也恰是这种“以同而异”的共识或可在大方向趋同的前提下丰富改革的路径与知识,达到“同而能异”的效果。大多数时候,某种“新”观念由最初发生到共识的形成,再到相关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摘编自李峻杰《共识何以达成:清末新政伊始外交改制的分奏、会奏与变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外交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外交体制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D B C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C B A B D C D
1.D
2.C
3.D
4.D
5.D
6.B
7.C
8.B
9.D
10.D
11.C
12.B
13.D
14.C
15.B
16.A
17.B
18.D
19.C
20.D
21.(1)材料一:传统文化。
材料二:变法者的心智和变法策略。
材料三:整体的社会环境。
(2)材料一:守旧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措施。
材料二:百日之内颁布大量改革上谕(或光绪帝大幅度调整礼部官员,激烈反击)。
材料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尚弱。
(其他史实,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3)改革的成功是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必须多方面的积极地为改革的成功创
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2.(1)原因:吸取西周的教训(分封制的弊端);为了加强对六国旧地的管控;商鞅变法的推动;适应大一统的需要。举措: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筑驰道;文化:统一文字;整顿社会风俗;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2)背景:北魏原有制度落后不利维持统治;部分封建化的鲜卑贵族赞同改革;外部环境相对安定;汉族士大夫支持。意义: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经济社会发展;为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
23.(1)原因: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地方汉族重臣与中枢朝臣共同推动;清末推行新政,采取一系列适应潮流的措施;政府要员逐步达成共识;与外国交往越来越频繁,不断总结中外交往经验;民族国家意识的不断增强。(任答4点即可)
(2)影响:客观上利于促进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培养了近代外交人才,促进外交持续发展;为后世的外交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未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体系;为列强控制中国内政外交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任答3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