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1.7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09 07: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
目录
导入
01
活动探索
02
研讨
03
课外延伸
04
习题精炼
05
复习巩固
1、田野里的绿豆苗越长越大。在自然环境中,它们与周围的生物会有什么联系?
田野里的绿豆苗能越长越大,首先需要水、太阳、空气等非生命环境,其次它生活的环境有很多生物的生存,它们彼此之间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寻找并记录生活在绿豆苗周围的生物。
我们可以根据留下的活动痕迹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动物。
绿豆苗
小草
蚜虫
小鸟
蚜虫吃绿豆苗的汁液,什么会吃蚜虫?
落叶
瓢虫
蜘蛛
蜗牛
蟋蟀
蚯蚓
在自然环境中,绿豆苗有很多生物,如:小鸟、小草、瓢虫、蚯蚓、蚜虫、蜗牛、蜘蛛、蜗牛、蟋蟀等。
3、观察绿豆苗的生长情况,找找有没有被动物吃过的痕迹。推测是什么动物吃过绿豆苗。
在绿豆苗上能发现很多孔洞—被动物啃食的痕迹,也能发现蝗虫、蟋蟀、蜗牛、蚜虫等动物在绿豆苗上活动,还能观察到一些动物的粪便、爬行留下的黏液。
蝗虫:主要吃叶或嫩芽。
蟋蟀:主要吃叶片。
蜗牛:主要吃根、茎、叶、花、果实。
蚜虫:主要吸食茎或叶柄上的汁液。
4、讨论在绿豆苗发现的动植物,发现生物的食物关系。
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1)用实物图表示绿豆苗周围生物的食物关系。
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七星瓢虫捕食,七星瓢虫被小鸟捕食。
小草被蚜虫吃,蚜虫被七星瓢虫捕食,七星瓢虫被小鸟捕食。
落叶被蚯蚓吃,蚯蚓被小鸟捕食。
(2)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表示这关系。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在捕食关系中,箭头方向从被吃者指向捕食者。
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亦称“营养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如:光合作用)的生物叫生产者,亦称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亦称异养型生物,如:蚯蚓、蚜虫、瓢虫、小鸟等。
小鸟
瓢虫
蚜虫
绿豆苗
蚜虫
瓢虫
小鸟
小草
落叶
蚯蚓
小鸟
4、在绿豆苗生长的地方再找出几条食物链,用套筒游戏与同学交流讨论食物链上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分别将印有小草、落叶、蚜虫、蚯蚓、蚂蚁、
蟋蟀、蝗虫、蜘蛛、瓢虫、蜗牛、蜜蜂、蝴蝶、小鸟等动
植物图案的卡纸做成粗细不同的纸筒,根据捕食关系做成
套筒游戏。套筒游戏规则:绿色植物在套筒游戏的顶层,
自己能制造食物,产生能量,通常被动物吃掉;蚜虫、蚯
蚓、蚂蚁等以植物为食的动物通常位于套筒的第二层,它
们吸收来自植物的能量;瓢虫、小鸟等动物通常以动物为
食的一般位于套筒的第三层或底层,它们吸收来自动物的
能量。如果自然界中有其它更凶猛的肉食动物,它们很有
可能被其它更凶猛的肉食动物吃掉,那么其它更凶猛的肉
食动物位于最底层。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如:“蝉→螳螂→黄雀”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它缺少绿色植物(生产者)。
5、从绿豆苗与周围各种生物间找出更多的食物链,试着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
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
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瓢虫的食物选
择因种类而异。大多数瓢虫属于益虫,以庄稼或
农作物上的棉蚜、麦蚜、槐蚜、桃蚜、介壳虫、
壁虱等害虫为食,对庄稼的生长有益。而少数瓢虫以瓜果、茄子、辣椒、西葫芦、绿豆苗等植物的叶片和嫩茎为食,属于害虫。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yǐng)蚊、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蚯蚓是杂食性生物,它们主要以有机物质为食。包括腐烂的树叶、草、植物茎与根部等有机植物残渣。人们都称蚯蚓是大自然的清洁工。青蛙属于杂食性动物,但通常以捕食动物为主。青蛙习惯捕捉飞虫,普通蛙类吃昆虫、蠕虫、苍蝇、蚊子、蝗虫、蝼蛄、青虫、蚯蚓等。除此之外,青蛙也取食一些田螺、蜗牛、小虾、小鱼等。大部分小鸟主要以瓜果、蔬菜、昆虫类等作为食物。
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捕食关系
导入
01

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之间除了食物关系之外,还有其他关系吗?
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群落也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指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分布的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物的生存需要生命环境与非生命环境,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
一块绿豆苗地中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如:一块绿豆苗地中所有的绿豆苗组成了绿豆苗种群,一块绿豆苗地中所有的蚜虫组成了蚜虫种群;
一块绿豆苗地中所有的生物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一块绿豆苗地中所有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02
活动探索1
1、观察绿豆苗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
绿豆苗周围的生物:绿豆苗、小草、蚜虫、瓢虫、小鸟、青蛙、蚯蚓、蜘蛛等。
绿豆苗周围的非生物:太阳、空气、水、土壤等。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像绿豆苗、小草这些植物为动物提供了氧气、食物;像蚯蚓这种动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如:动物粪便),同时能为植物疏松土壤,便于植物根的呼吸;像瓢虫这种动物能为绿豆苗捕捉吸食它汁液的害虫—蚜虫,便于绿豆苗的正常生长......。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联系:太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条件。没有太阳光植物就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无法正常制造养料、释放氧气,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水、空气;大部分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有些动物需要在土壤中栖息......。
02
活动探索1
土壤
蚜虫
太阳光

绿豆苗
瓢虫
......
青蛙
蜘蛛
植物
动物
非生物
提供氧气、食物
提供养料
提供生长环境
提供生长环境
我们知道的生态系统
班级记录表
日期:
结论:绿豆苗周围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02
活动探索1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能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树林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02
活动探索2
2、模拟池塘生态系统,设计和制作一个生态瓶。
为了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能达到平衡,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根据生物对环境的需求选择适当的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作为生态瓶的制作“材料”,数量不能过多。设计方案如下。
生态瓶设计方案
种类、数量 草图
生物 金鱼藻1株
浮萍5棵
水草1棵
小鱼2条
田螺1只
非生物 水大半瓶
沙子适量
小石子若干
02
活动探索2
找一个透明的大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一些小石子,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
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金鱼藻,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少量的小鱼、田螺或小虾等小动物。
制作生态瓶
把生态瓶密封,保证生态瓶是一个封闭、独立的生态系统,贴上标签。
为什么生态瓶中的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动物?
植物存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制造养料,保证生态瓶内有充足的氧气供水中生物呼吸,植物制造的养料能供动物正常食用。
02
活动探索2
制作生态瓶的注意事项:
①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放入的植物应为小鱼等动物爱食用的种类。
②放入顺序应是水→植物→动物,如果先种植物后装水容易将种的植物冲起。
③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④生态瓶应该是封闭的,因为我们需要模拟独立的生态系统。
⑤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水中气体与大气层中气体交换。
⑥生态瓶要放在光照适宜的地方。光照太弱,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过强,生态系统内温度容易升高,导致动植物无法正常生存。
02
活动探索2
把生态瓶放在光照适宜的位置,并观察生态瓶。
生态瓶可以放在窗台等有太阳照射的地方,每天注意观察生态瓶里的变化,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中。
生态瓶观察记录
生态瓶里面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能达到平衡和谐,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生态瓶中的非生物构成了栖息地,生态瓶中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共同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我们需要保护生物、保护栖息地。
日期 植物的情况 动物的情况 水的情况 其他情况
03
研讨
1、我们需要用到哪些非生物“材料”制作生态瓶?这些材料能够为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
我们需要用到瓶子、水、沙、小石子等材料制作生态瓶。因为我们的生态瓶是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所以它需要有水、沙作为环境的要素,为生活在池塘里的生物提供非生物的基本生活环境。
03
研讨
2、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生态瓶?
通过我们设计的生态瓶,让生态瓶中的每种生物都有自己需要的生存环境,满足环境和生物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最终使生存在其中的生物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也强化了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生态系统不只是指生活在一个区域里的所有生物,它还包括了这区域的环境资源。
03
研讨
3、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①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要控制放入生物的数量,不能太多;要考虑放入生态瓶中的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放入的植物应为小鱼等动物爱食用的种类。
②放入顺序应是水→植物→动物,如果先种植物后装水容易将种的植物冲起。
③制作生态瓶的材料要透明,保证植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
④生态瓶应该是封闭的,因为我们需要模拟独立的生态系统。
⑤生态瓶水面以上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是为了模拟生态系统的大气层,便于水中气体与大气层中气体交换。
⑥生态瓶要放在光照适宜的地方。光照太弱,不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照过强,生态系统内温度容易升高,导致动植物无法生存。
04
课外延伸
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研究某一因素对生态瓶里的生物是否有影响,需要选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
活动目的:研究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
活动猜想:把生态瓶里的水减少一些,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生态瓶里的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 一些。(填“多”或“少”)
材料:两个剪了上面一部分的大饮料瓶、水草、沙、水、小鱼等。
活动过程:
在两个大饮料瓶里放入等量洗干净的沙,
在一个大饮料瓶里倒入10cm高的水,另
一大饮料瓶里倒入5cm高的水。
向两个大饮料瓶里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水
草,待植物存活后,再放入两条相同的健
康小鱼,将两个大饮料瓶放在外部条件相
同的地方。观察、记录两个生态瓶里的小
鱼在一分钟内浮到水面的次数。
重复几次实验,并记录。

04
课外延伸
观察一分钟内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记录表
生态瓶的情况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我们的解释
水多时 1次 0次 1次
水少时 3次 3次 4次
由于水量减少,小鱼的数量不变,水草没有明显变化,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水中氧气量减少,小鱼为呼吸氧气,浮到水面呼吸的次数增多。
水量的多少对小鱼的生存有影响。水量减少时,水中氧气不足,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增多,不利于小鱼的生存。同样探究水草、小鱼的多少对小鱼生存的影响时发现:水草的多少对小鱼的生存有影响。水草多时,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少;水草少时,导致水中含氧量减少,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小鱼的数量对小鱼的生存有影响。小鱼少时,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少;小鱼多时,耗氧量增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多。生态瓶里的生物和非生物的数量、种类都不能随意改变。水、动物、植物等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05
习题精炼
1、我们制作的生态瓶想要维持长期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瓶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合理。
B、把生态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C、在生态瓶里放很多的植物。
D、在生态瓶里放很多的动物。
A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