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致云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致云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09:5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致云雀
学习目标
1. 通过梳理诗歌结构及意象,了解诗歌内容;
2. 通过品味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理解云雀与其他意象之间的关系;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及诗歌所寄寓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梳理诗歌结构及意象,了解诗歌内容;
2. 通过品味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理解云雀与其他意象之间的关系;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及诗歌所寄寓的情感。
教学思路
活动一:梳理诗歌的内容结构
活动二: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理解云雀欢乐的源泉
活动四: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致云雀》。1820年7月,一个美丽的夏日傍晚,一位英国诗人沿着乡间小路,在流萤闪烁的灌木篱笆之间散步。他忽然听到了云雀婉转的鸣叫,他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诗歌。这两年之后,诗人因为一次意外离开了人世。他的这首诗歌被后人称之为他“最美丽的诗篇”之一。这首诗歌就是《致云雀》,这位诗人就是雪莱。
《致云雀》这首诗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为了表现云雀,诗人构建了许多其他的意象。
学习任务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探讨诗中的云雀和其他意象之间的关系,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
活动一:梳理诗歌的内容结构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这首诗的内容结构。
全诗共21小节,第一小节诗人总体评价云雀及其歌声;第2到第4小节描写云雀飞翔;第5到12小节着力描写云雀的歌声;第13到20小节云雀歌声神圣、欢快的原因;第21小节表达诗人的愿望。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概括出云雀的特点有三个,飞翔迅疾高远,叫声欢快高亢,且飞且鸣。
活动二:分析意象之间的关系
那除了云雀之外,诗人还构建了哪些意象呢?请大家来看这张图示,云雀外的其他意象共有26个,我们以小节为单位,有青云、蓝天、太阳等,它们跟云雀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一段朗诵视频。随着刚才的视频,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云雀凌空直上,驰往碧霄,迎着曙光欢乐地出征。而此时我们还只是见其形而未闻其声。所以烈火的青云、蔚蓝的天心,地平线下的太阳,金色的电光,显然是在写云雀欢乐地翱翔。
同样内容的意象,还有第5小节中淡淡的紫色黄昏和昼空里的星星,这些意象都体现了云雀飞翔迅疾高远的特点,而其余的意象都与云雀的叫声欢快、高亢有关。
由此可见,云雀欢快、高亢的叫声是这首诗着力描摹表现的部分。那么,这些意象和云雀的叫声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第5小节中的意象,老师先来朗读一下,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剑,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逐渐暗淡,以致难以分辨,却能感觉到就在空间。
这里诗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将听觉上云雀的叫声,转化为视觉上的利剑、明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雀叫声的高亢和穿透力强,从而表达了诗人冲破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
什么是通感?我们来介绍一下。
通感,也叫“移觉”。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成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诗中同样用到通感的意象还有
明月、美雨、玫瑰等,这些意象的使用,化无形为有形,使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更加感受到云雀乐音的优美。
少女、诗人、萤火虫这些意象又用到了哪些手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我们一边赏析朗诵,一边思考这个问题。
显然诗人运用了比喻,先把云雀比作诗人,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
他们都有思想,都饱含着希望和忧虑。这个比喻再次说明云雀的叫声,能唤起人们的希望,唤醒人们的内心。接着诗人又把云雀比作高贵的少女,少女的歌唱情真意切,甜美而饱含爱意,这也是云雀的歌声所具有的特点。又把云雀比作金色的萤火虫,因为它们都在黑暗中传播光明。把云雀又比作玫瑰,因为它们都令人沉醉。总之,这些喻体从不同的侧面,形象立体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传达出他对真善美的向往,以及用创作点亮人精神世界的理想。
我们再来看一组意象,草地、春霖、花蕾。诗人这样写道:晶莹闪烁的草地,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称得上明朗、欢悦、清新的一切,全都不及你的音乐。在这里,诗人采用了衬托的手法,先极言草地、春霖、花蕾之美,然后以“不及”一词突出了云雀的歌声,美得无与伦比。此外,诗人还以美雨、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等意象来衬托云雀的歌声,突出了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总之,诗人运用比喻、通感、衬托等手法,在每个意象和云雀之间建立了联系,但侧重点都不一样,有的表现其高亢婉转,有的表现其无私、神秘,有的突出其内容饱含希望、忧虑和爱意,有的强调它的效果令人陶醉,令人感到神圣、充实。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云雀这一意象的内涵。
活动三:理解云雀欢乐的源泉
那我们不禁要问了,云雀的歌声为何如此的欢乐动听呢?
从13小节开始,诗人开始思索,飞禽或是精灵有什么甜美的思绪在你的心头?第15小节诗人进一步思索,什么样的物象或事件是你欢乐乐曲的源泉?什么田野、波涛、山峦?什么空中路上的形态?是你对同类的爱,还是对痛苦的绝缘?
在这一连串的疑问当中,诗人其实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云雀对大自然和同类的爱,对痛苦的绝缘。
爱自然、爱人类是雪莱思想的核心。雪莱说过:诗中没有报复、嫉妒和偏见的容身之地,唯有爱被当作统治精神世界的唯一法律,在诗中处处受到赞美。可以说“爱”弥漫了雪莱的全部人生和所有创作。
第17小节中液态的水晶的比喻,写出了云雀的叫声,流露出对死亡、对人生的理解,比凡人更加深刻真切。
第18小节,我们最真挚的欢笑,我们最美的音乐,在云雀的面前都相形失色,是因为云雀不像人类那样瞻前顾后,不像人类那样自扰。
第20小节,一切欢乐的音律,一切书中的宝库,来衬托云雀的叫声更加甜蜜美妙,更加丰盛富饶,是因为云雀鄙弃尘土。什么是鄙弃尘土?
是指云雀具有不凡的品质、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可以摆脱世俗社会陈腐庸俗思想的束缚。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云雀欢乐的源泉:对大自然和同类的爱,对痛苦的绝缘,不知倦怠的爱,对死亡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切,不瞻前顾后,不自扰,摒弃憎恨、傲慢和恐惧,鄙弃尘土。
很显然,云雀并不纯然是自然界的云雀,而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和诗人理想形象的化身。
活动四:理解云雀的象征意义
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沦落街头;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陷入贫困。在这种情况下,激进的作家们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愤怒和压抑,号召人们为争取自由、平等和博爱而战斗。在《致云雀》中,云雀就代表了光明、欢乐、自由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诗人以云雀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和英国人民渴望自由、向往光明的强烈心声。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的问题是诗中的云雀和其他意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云雀毫无疑问是整首诗的主要意象,这一意象统摄全诗,而其他的意象都是围绕它而建立的,为表现它而服务的。雪莱写《致云雀》时只有28岁,但他满怀对被压迫人民的热爱,以诗文为刀枪揭露暴政,以诗文为号角呼吁光明与自由。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又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换发。
云雀就倾注了诗人雪莱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理想的自我形象和诗人理想形象的化身。《致云雀》也是一首追求自由的青春赞歌。
六、 课后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三项作业,
1.赏析文中第二至第四小节中描写云雀飞翔的意象运用的手法及效果。
2.运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分析意象之间关系的方法,课外阅读雪莱的《西风颂》,分析意象的内涵及诗人所寄予的情感。
3. 对诗歌创作有兴趣的同学,请仿照《致云雀》写一首小诗,来表现你青春的理想与追求。要求,运用两种及以上表现手法,字数不限。
结束语
有位文学家曾经说过,诗人的声音不必仅仅是人类的记录,它可以作为一个支柱,一根栋梁,帮助人类渡过难关,蓬勃发展。
云雀的歌声也是雪莱为人类而谱写的赞歌。这歌声,将激励着我们勇敢前行。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