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9月第一周周测
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5天后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此次探月旨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月壤样本并返回,这些样本为科学家研究月球背面与正面之间的差异提供了重要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由地球进入环月轨道的历程中,嫦娥六号探测器( )
A.逐渐脱离了地月系 B.首先穿过了地球大气的平流层
C.将成为地球的卫星 D.穿越地球大气层时空气密度渐小
2.月壤主要由岩石碎屑、玻璃质微粒等组成的。在自然状态下月壤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缺乏矿物质 B.结构致密且无孔隙
C.不含有机质 D.岩.石受风化作用弱
3.与正对地球月球正面相比,月球背面更适宜进行空间天文观测,其原因可能是( )
A.大气透明度好 B.地球无线电干扰少
C.缺少太阳辐射 D.受太阳活动影响小
2020年6月21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共同目睹了“日环食”这一奇观,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发生时,中间部分呈现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因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距地球较远,不能完全遮住太阳而形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月球遮住的是太阳的( )
A.日冕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大气层
5.若太阳表面出现大而亮的斑块体现的太阳活动现象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磁暴 D.电离层扰动
6.日环食奇观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干扰居民正常睡眠 B.太阳能发电量增加
C.火山喷发变得活跃 D.交通安全隐患增加
下左图示意我国年均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右图示意便携式烘鞋器。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无关
B.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在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C.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唯一能源
D.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8.从区域太阳辐射强弱的角度考虑,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重庆 B.黑龙江 C.山西 D.上海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从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基拉韦厄火山曾持续喷发16个月。今年9月10日下午又开始喷发,这是该火山今年第三次喷发。图1示意火山喷发景观,图2示意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可能是(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B.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10.下列有关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②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
C.③是最重要的圈层,占有①的全部
D.④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
地质记录中的断代是指沉积岩层的地质记录并不总是连续的。图1为地质年代表,图2为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
图2
11地质年代划分的主要依据有( )
A.生物演化 B.地层深度 C.岩石类型 D.地形类型
12.D岩层形成时代最可能是( )
A.二叠纪 B.三叠纪 C.侏罗纪 D.白垩纪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如果将一本4600页的书比作地质年代,那么地球演化历史中,占有页数最多的是( )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14.对比图甲、图乙,图乙中的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②时期生物以藻类为主 B.③时期恐龙灭绝
C.④时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 D.⑤时期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15.标志着从海洋向陆地演化的时代的生物是( )
A.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三叶虫 D.爬行动物
16.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
二、综合题(3道小题)
17.(15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1)阅读材料,说明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6分)
(2)比较图14中该地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9分)
1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玉树地震相关资料。
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
(1)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_____,材料二乙图中A为_____________波,B为_____________波,并写出其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________。
A.玉树 B.成都 C.上海 D.北京
(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千米表示_____________(界面),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玉树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________,中心天体是________。
(2)图示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填字母)和________(填字母)轨道之间。
(3)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_性。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后,实际上成为月球的卫星,而并未脱离地月系,因为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及其卫星,AC错误。探测器在发射升空时,会穿越地球的大气层,但首先穿过的应该是对流层,而不是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B错误。随着探测器逐渐远离地球,它穿越的大气层厚度逐渐减小,空气密度也随之减小,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矿物质是土壤的重要成分之一,但月壤中并不缺乏矿物质,A错误。月壤的结构并不是致密且无孔隙的,实际上它具有一定的孔隙度,B错误。有机质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而月壤中不含有机质,这是导致它不适合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C正确。岩石受风化作用弱与月壤是否适合植物生长无直接关系,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虽然月球背面没有大气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大气透明度好,因为“大气透明度”通常用于描述有大气层的行星或卫星的大气状况,而月球背面根本没有大气层,A错误。月球背面始终背对着地球,这意味着它受到的来自地球的无线电干扰较少,因此是进行空间天文观测的理想地点,B正确。月球背面和正面一样,都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C错误。月球背面和正面一样,都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如太阳风、太阳耀斑等,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在平时人类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但是日环食发生时,亮度最大的光球被月球遮住,此时,可以观测到的是日冕层和色球层,AB项错误,C项正确。太阳大气层太笼统,D项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太阳表面出现的一些深暗色的斑点是太阳黑子,A项错误;太阳表面出现的大而亮的斑点是太阳耀斑,B项正确;日珥是在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C项错误;日冕抛射物质是飞向宇宙空间的带电粒子,形成太阳风,D项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日环食奇观会使得地球上太阳能发电量减少,不会干扰居民正常休息,AB错误;火山喷发主要是地壳运动,受地球的内力影响,C项错误。日环食会使天空变黑,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D正确。故本题选D。
7.答案:D
解析:煤炭、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辐射能,A错误;极光是太阳风(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极地上空后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主要与太阳活动有关,与太阳辐射相关性小,B错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动力能源,不是唯一能源,C错误;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D正确。故选D。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重庆所在的四川盆地年均太阳辐射总量少,属于太阳辐射贫乏区,这是因为该地区为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自然晾晒效果差,故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便携式烘鞋器使用频率最高,A正确;山西、黑龙江、上海的光照都大于重庆,BCD错误。故选A。
9.答案:D
解析: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①存在供水功能,属于水圈,生物圈是地球最活跃的圈层,A错误。②接受降水以及渗透的水,属于岩石圈,水圈是连续的圈层,但存在的形态不规则,B错误。③接受供水,吸收养分,提供氧气,属于生物圈,占有水圈的全部,C正确。④接受水圈的蒸发,属于大气圈,岩石圈为人类提供活动空间和所有资源,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解析:地质年代划分从生物层序律来看:① 地层越老,所含生物越简单,反之亦然。②不同时代的地层有不同的化石组合。化石 - 埋藏在沉积物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地球相对年龄的确立主要依据于化石。人们知道 ,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化石,故A正确,从地层层序律来看:① 叠置原理:下老上新。② 原始水平原理:原始的沉积均为水平或近于水平。③ 原始侧向连续原理,沿水平方向逐渐消失或过渡到其他成分。说明主要依据不是地层深度,故B错,和岩石类型、地形类型无关,故CD错。故选A。
12.答案:B
解析:对照地质年代表和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可知D地层有恐龙化石,二叠、三叠纪有裸子植物、恐龙化石出现,三叠纪之上是侏罗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出现,白垩纪有被子植物出现,可判断D为三叠纪地层,故B正确,ACD错。故选B。
13.答案:B
解析:元古代地质时代是距今25亿年到5.41亿年之间,时间跨度最大,则占有页数最多,B正确:太古代、古生代、中生代相较元古代时间跨度小,占用的页数较少,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根据甲图可以判断出,图乙中的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图乙中②时期是元古代,为藻类繁盛的时代,A正确;恐龙是在中生代末期灭绝的,B错误;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古生代早期,C错误;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D错误。故选A。
15.答案:B
解析:约6亿年前的古生代,蕨类植物的出现标志着生物由海洋向陆地扩展,B正确:其他生物出现对应的时期并不是从海洋向陆地演化,ACD错误。故选B。
答案:A
综合题
17.(1)太阳辐射强度自日出至正午前后逐渐增强;正午前后至日落时分逐渐减弱减小。(或太阳辐射强度自日出后随着太阳高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并在正午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又逐渐减弱)(6分)
(2)差异:第二天太阳辐射强度比前一天小。(3分)
原因:第二天可能是多云或阴雨天气,云层较厚;云层削弱了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6分)
18.答案:(1)地震波; 横; 纵;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A;
(3)莫霍面;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从西向东递减); 地壳;
解析:(1)地球内部的圈层,目前主要靠地震波来了解,图示A的传播速度比B慢,故判断为横波,B表示纵波。
(2)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故玉树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度大,故地震波到达的晚。
(3)地壳是指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故地壳厚度为0,表示位于莫霍界面上,图示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直接读图即可。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33千米处,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玉树海拔较高,故地壳应比较厚,故判断地震震源位于地壳。
19.答案:(1)太阳系 太阳
(2)土星 D E
(3)同向 共面
解析:(1)图上信息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剖面示意图,故天体系统是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轨道由内到外分布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前四个行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称为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故F表示土星,小行星带位于D和E轨道之间。
(3)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都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另外八大行星各行其道,轨道几乎位于同一平面,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因此,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