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心考点突破
高频考点1
中国的农业
(考情剖析】本考点主要利用相关地图考查我
国农业不同部门的分布情况,种植业在中国东
部地区的差异,主要农作物熟制,各农业区发
展的条件。
【真题演练】
(凉山州中考节选)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
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
总量稳居世界第二。读图,完成1一2题。
身山群岛
东
的鱼西
南
工业基地
国界
…未定国界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东沙群岛
特别行政区界
P河流,
今今山脉
南
海
南海诸岛
1.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状况的说
法,错误的是
D
A.甲地以畜牧业为主
B.乙地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C.丙地的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D.丁地油料作物主要是大豆
2.河流③为c地区的发展创造的优势条件有
(A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水源丰富
④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常德市中考)夏粮生产涉及国家粮食安
全和百姓的粮袋子。夏粮主要是指冬小麦,在
我国种植范围极其广泛。从收获时间看,西南
麦区最早于每年5月上旬开始陆续收获;长江
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收获;华北麦区“六
一”前后开始大面积收获,6月下句基本结束作
3.影响我国不同麦区冬小麦收割时间差异大
的主要因素是
(B)
A.收割习惯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地形因素
4.据材料推测,下列省份冬小麦收割最迟的是
(D)
A.云南省
B.湖北省
C.河南省
D.甘肃省
5.浙江省金华市为了提高农田综合利用价值,
采用“小麦十单季稻”的旱水轮作模式,对比
原来只种一季水稻,这样的种植模式(A)
A.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
B.降低了劳动强度
C.节约了水资源
D.增加了土壤肥力
高频考点2
中国的工业
【考情剖析】本考点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工业区
的分布情况,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工
业发展的条件,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对工农业生
产的影响。
【真题演练】
江西省中考)江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
西部地区曾经是浙江、上海等地的能源输出基
地,近年来该地区煤炭开采量下降,工业发展
面临挑战和机遇。下图示意江西省主要矿产
分布,据此完成6一8题。
南昌⊙
金
△铁
稀土
铜
可钽铌
@钨
①铅锌
A.煤
B.铁
C.钨
D.铜
7.江西西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可发展
A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制糖工业
D.石油化学工业(共33张PPT)
新知预习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定义: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
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
路线实现
空间位移
的生产部门。
2.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建设,交通干线向
内地和边疆
逐渐延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
断提高。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
管道运输。
4.南北向铁路干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
焦一焦柳线、宝成一成昆线等。
5.东西向铁路干线:滨洲一滨绥线、京包一包兰线、陇海一兰新线、
沪昆线等。
6.中国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主要有北京、上海、郑州
、武
汉、广州等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交通运输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交通运输业就是运送旅客
B.交通运输业就是运送货物
C.交通运输业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
用
D.以上叙述都错误
2.下列干线公路、铁路的修建与我国西部交通运输状况改善无关的
是
(B
A.川藏、新藏公路
B.京九线
C.北疆、青藏铁路
D.兰新铁路
知识点2
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在我国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地位尤为突出的是
(B)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内河航运
4.下列各组铁路干线中,全为我国南北向铁路
干线的是
B
A.京沪线、京包一包兰线、焦柳线
B.京九线、宝成一成昆线、京广线
C.京沪线、陇海线、焦柳线
D.京广线、沪昆线、京九线
读图,完成5一7题。
哈尔滨!
一鸟鲁木齐
4)
北京
2
包头关洋
兰州
连云港
宝鸡
~.v
⑥拉萨
成都o
可鸿上海
南昌
昆明
广州@
九龙
南海诸岛
6.关于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与铁路线名称对应
正确的一组是
(B
A.①京九线
②陇海线
③沪昆线
④京包线
B.①京广线
②兰新线
③沪昆线
④京包线
C.①京九线
②兰新线
③焦柳线
④包兰线
D.①京广线
②陇海线
③焦柳线
④包兰线
7.陇海一兰新线与包兰线交会的铁路枢纽是
(D)
A.宝鸡
B.包头
C.乌鲁木齐
D.兰州
整合提升
8.【地理实践力】西安某同学打算在暑假乘火
车到杭州旅游,读图分析,乘车路线合理的
是
B(共25张PPT)
新知预习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工业重要性:工业是国民经济的
主导力量。
二、中国工业的发展
2.成就:日前我国的煤炭、钢铁、水泥、发电量、棉布、汽车、电视
机、电冰箱等的产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
提高,已形成门类齐全
的工业体系。
三、中国工业的分布
3.煤炭:是中国第一
大能源,山西、
内蒙古、陕西是中
国的主要产煤区。
4.石油:是中国第二
大能源,位于黑龙江的大庆油田,是日
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5.钢铁工业:在东部沿海地区有鞍山、唐山、邯郸、张家港和上
海等,中部地区有太原、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在
西部地区有包头、攀枝花等。
6.机械工业:已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7.纺织工业:已经形成包括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行业在
内的完整体系。其中,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
四、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8.高新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和
环渤海
地
区等。
9.四大密集区:以北京
中关村
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
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
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区和以西安一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
产业密集区。
6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C)
A
B
C
知识点2
中国工业的发展
2.下列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首位的
是
(D
A.玉米
B.棉花
C.石油
D.钢铁
3.下列有关中国工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目前,煤炭、钢铁、汽车等的产量居世界首
位
B.我国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C.过去,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中南部地
区
D.工业生产已由沿海地区扩展到内陆地区
知识点3
中国工业的分布
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
图”,完成4一5题。
H山岛
成都
的鱼岛
主要工业中心
●
主要工业基地
东沙群岛
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
区和台湾省资料暂缺
沙
南
海
南海诸岛
4.有关我国工业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B.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集中
C.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D.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共32张PPT)
新知预习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
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就是农业。
2.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
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改
变了农产品的
消费格局。
基础训练
知识点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生产情境·插秧】读“某地农业景观图”,该地的农业类型属于
(C)
A.林业
B.渔业
C.种植业
D.畜牧业
畜牧业35%
渔业
11%
种植业50%
4%
林业
及其他
第1题图
第2题图
2.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A)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知识点2
中国农业的发展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自然条件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B)
A.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D.河湖较多,降水丰富
4.下列农作物中,我国最早种植的是
(C)
①大豆
②小麦
③水稻
④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生产情境·农业大棚】农业大棚的出现
使很多地区的水果和蔬菜能够常年生产。据
此完成5一6题。
5.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哪种限制
因素
A.土地
B.水源
C.温度
D.光照
6.很多农业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大棚内的环境
状况,并及时告知农户,提高管理效率。这
表明
A.农业生产中人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小
B.市场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C.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
D.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7.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很
快,其主要标志有
B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民收入
②
积
极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③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
8.目前,中国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A)
A.肉类、油菜籽、水果
B.水果、玉米、稻米
C.大豆、小麦、肉类
D.甜菜、小麦、玉米
整合提升
9.中国重要的创汇农业基地主要有
(A】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