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5:1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上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3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让学生围绕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教材呈现了两个有新鲜感的句子,一个选自本单元的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一个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并展示了两个学生对此所做的交流,旨在对本单元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和回顾,培养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意识。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第一题编排了两组并列结构的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也都可以用来形容人,其中第一组是动宾结构的并列,第二组是主谓结构的并列,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组成语构词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积累这类词语。第二题列举了本单元课文中的3个句子,让学生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中的重音,以更好地表达情感。第三题呈现的是5个有创意的兴趣小组的名字,并提示了取名字的方法——既要体现活动的特点又要有个性、吸引人,让学生在班里组织兴趣小组并模仿范例给小组取名字,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同时,增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日积月累”安排了清代袁枚的古诗《所见》,供学生积累背诵。诗中描写了一个乡村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听到蝉鸣准备捕蝉的情形。
教学目标
1.能交流课内外阅读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
3.能根据语句表达的意思,读出恰当的重音,学习基本的朗读技巧。
4.能根据兴趣小组(社团)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借助插图,理解字句,想象诗句所写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交流课内外阅读中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背诵古诗《所见》,借助插图,理解字句,想象诗句所写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 交流平台
1.出示单元篇章页,回顾本单元阅读要求:
2.回顾交流本单元中读到的一些特别有新鲜感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觉得新鲜。
2.课外阅读中,有没有读到有新鲜感的词句呢?如果学生平时有阅读摘抄的好习惯,可以进行交流;如果没有,可以提出要求。
3.出示园地“交流平台”,读一读泡泡图中的话,鼓励学生养成这样的阅读好习惯。
第二板块 词句段运用
(一)积累一组与人有关的成语
1.出示成语,自己借助拼音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反馈时重点关注“爪、吊、赤、疾、燥”的读音。
3.说说有什么发现。交流反馈,明确:这组成语都是写人的,成语中都有人的身体部位。
4.一边读,一边表演。然后说一说,这些成语分别是描写人的哪些方面的,引导进行分类梳理:
有的描写人的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
有的描写人的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
有的描写人的心理,如提心吊胆。
5.进一步引导发现这组成语结构上的特点:
第一组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
第二组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6.像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拓展交流之后,再读一组成语:
手舞足蹈 眉飞色舞 胆战心惊 垂头丧气
牵肠挂肚 指手画脚 膀大腰圆 眉清目秀
(二)学习朗读的重音
1.引导学生尝试朗读,并回忆课文学习时是如何把这些句子读好的。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朗读的一些技巧:
(1)朗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想象语句所写的画面、情境。
(2)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读出重音。比如第一句中的“真的”“地下”、第二句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分别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
(3)重音可以有不同的读法,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如第二句的“一点儿”;可以轻读,如第一句的“真的”;也可以慢读,如第三句的“不懂就要问”,慢读更能表达句子的语义。
3.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再读一读本单元课文中的一些精彩语句。
(三)为兴趣社团取名字
1.创设任务情境:新学期,学校将组建新的社团,现在面向全校同学征集社团名称。快来参加吧!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兴趣小组的名字,发现特点:一方面要包括该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如“篮球”“剪纸”,另一方面还要有个性,如“侠”“巧手”。
3.让学生读泡泡中的提示,再说说这5个小组名字体现的活动特点和个性。比如,“航模队”体现了活动内容,“鲲鹏”显得比较有个性。
4.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为学校兴趣社团取名字。可以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取名字,把取好的名字填写在学习单上。
5.交流分享,评一评谁取得名字更有创意。汇总评选结果,上报学校。
第三板块 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重点关注“牧、振、樾”的读音。
2.借助插图推测“牧童、振林樾、欲、鸣、立”等词语的意思。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情境,着重想象“牧童骑黄牛”“牧童唱歌”“牧童听到蝉鸣”“牧童想要捕蝉”等画面
4.熟读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