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确定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与黄赤交角密切相关。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其变化范围约为22°00'到24°30’,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大寒
2.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若黄赤交角变为22°00’,该地可能( )
A.夏季平均气温更高 B.各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更小
C.冬季平均气温更低 D.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显著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的焚风现象明显,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1月太行山东坡暖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太行山东坡暖脊南北伸展范围相当广,呈弓形分布,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高度
4.从热力环流角度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受山风叠加,夜间焚风强度大
②受谷风抑制,夜间焚风强度小
③受谷风抑制,白天焚风强度小
④受山风叠加,白天焚风强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其发育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建造前河口地带同一剖面演化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距今7万年时,该剖面海相沉积物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
A.岩层断裂下陷 B.河流侵蚀
C.向斜槽部凹陷 D.海浪侵蚀
6.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珠江河口的移动方向是( )
A.持续向海 B.先向海后向陆
C.持续向陆 D.先向陆后向海
7.距今0.8万年时,该剖面处( )
A.以河流侵蚀为主 B.以海浪侵蚀为主
C.以河流沉积为主 D.以海浪沉积为主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在高纬度大陆平原地区,如果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会导致滑塌、沉降,从而形成热融湖(下图)。同时因为树根不稳,树木会东倒西歪,形成“醉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热融湖边“醉树”的出现是由于( )
A.水分过多 B.地面沙化 C.湖面缩小 D.地表滑塌
9.解冻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 )
A.湖水 B.大气 C.地热 D.冰楔融化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近日,挪威“北极光”项目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跨境二氧化碳运输和储存的商业协议。从2025年初开始,每年将在荷兰捕获、压缩和液化80万吨二氧化碳,经运输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约2600来的地质层中。下图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称CCUS技术)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陆地封存相比,海洋碳封存的优点为( )
A.环境风险小 B.运输距离短 C.利用价值高 D.建设成本低
11.目前,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每年汛期前,小浪底水库均会利用异重流调水调沙。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水库异重流是高含沙河流特有的水流形式,当高含沙水流进入水库遇到库区清水后,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清水和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从上下两层闸门同时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图左为黄河流域主要水利枢纽位置图。图右为异重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断小浪底水库中粗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面积增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通过异重流调水调沙,可使黄河下游地区( )
A.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增加
B.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增加
C.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减少
D.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减少
14.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取得了较好的防洪效果,是因为( )
①调水时间合理②保障了足够库容③水流含沙量大④下游行洪能力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飑线是指一种范圈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4月30日,飑线南压横扫广东,广东自北向南出现了急风暴雨乃至冰雹的强对流天气。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飑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材料推测,广东4月29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
A.低温湿润 B.低温干燥 C.炎热干燥 D.炎热潮湿
16.有气象记录显示飓线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会减弱,主要原因是( )
A.水汽得到补充 B.热量得到加强
C.热量补充减少 D.湖面摩擦力小
17.(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总面积32万km,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2020年该州城镇化率达到76.57%,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海西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断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方式,努力提升农村社区质量。
材料二: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虚市冷湖镇建成。下图示意海西州城镇分布。
(1)指出海西州城镇的特点。
(2)分析海西州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
(3)说明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
18.(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均海拔约10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国土总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亿。帕德玛河下游河床由厚度深达几十米的淤泥、细沙和黏土组成。帕德玛大桥由中国基建承建,大桥是上面4车道公路、下面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大桥,全长6.15千米,造价高达100亿人民币,于2022年10月历经8年建成。
90°E
(1)据材料描述孟加拉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孟加拉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其原因。
(3)说明大桥造价高昂的原因。
19.(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指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可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大致根据500毫米年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大陆性冰川冰温低,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小,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海洋性冰川冰温稍高,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运动相对速度较快,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冰川。冰川缓慢运动中,由于差别消融而形成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称为冰塔林(如图)。冰塔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景观,存在于中低纬的大陆性冰川,而难以出现在海洋性冰川和高纬度、赤道附近的冰川中,它的形成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全球范围内,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塔林比较典型,但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这一罕见的景观正不断减少。
(1)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洋性冰川的成因。
(2)从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高度的角度分析高纬度地区冰川和赤道附近冰川不易形成冰塔林的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B
【知识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1.ABC、该图是平均气温变量图,立冬、大雪、冬至等节气气温变量为负值,气温一直在下降,ABC错误;
D、在大寒之后变量为正值,即开始升温,则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D正确。
故答案为:D。
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变为22°00',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缩小,当地夏季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夏季平均气温更低,A错误;
BC、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缩小,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的纬度变低,冬季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冬季平均气温更高,气温的年较差变小,所以各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更小,B正确,C错误;
D、冬季平均气温更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相对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3.C
4.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山谷风的形成: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更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
3.根据材料可知,焚风效应使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增温明显,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形成暖脊。读图可知,该暖脊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这与太行山脉的走向一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4.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此时为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原因是夜间太行山东坡吹山风,与从西北(或偏西)方向吹来的焚风叠加,风力加强,①正确,②错误;白天山谷地区较冷,气压较高,山顶地区较热,气压较低,近地面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会减弱焚风,③正确,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5.B
6.C
7.D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5.读图可知,距今7万年时,该剖面海相沉积2缺失,主要原因是此时该地受流水作用的影响,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海相沉积物被侵蚀殆尽,B正确;
该地是海相沉积遭受外力侵蚀,与岩层下陷以及向斜凹陷等无关,AC错误;
如果受海浪侵蚀,图中应显示有海平面,D错误。
故答案为:B。
6.读图可知,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建造前河口地带的海平面不断升高,河口三角洲被淹没后退,导致河口持续向陆地移动,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AB、剖面处若以河流侵蚀或者海浪侵蚀为主,不会导致图中海相沉积物继续增多,AB错误。
CD、距今0.8万年时,海平面位置达到最高,海相沉积物相对于距今0.9万年继续增多,表明该剖面处以海浪沉积为主,海浪继续携带泥沙沉积,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8.D
9.A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①纬度位置—热量—温度带。②海陆位置—水分—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热—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④土壤—水分、肥力、类型。⑤水文—水源。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范围)①地形:如由于处在安第斯山脉背风坡,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分布温带荒漠带;②洋流: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③水源:如荒漠地区出现绿洲;④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与苔原带。
8.D、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导致地表滑塌、沉降,从而使得树根不稳,树木东倒西歪,形成“醉树”,D正确;
ABC、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是水分过多、地面沙化、湖面缩小等造成“醉树”的出现,ABC错误。
故答案为:D。
9.A、读图可知,解冻层靠近热融湖,湖水为其提供热量来源,A正确;
B、解冻层位于热融湖下面,并没有与大气接触,其热量直接来源不可能是大气,B错误;
C、地热来自地球内部,图中解冻层下面还有永冻土层,其热量直接来源也不可能是地热,C错误;
D、冰楔融化会吸热,不会为解冻层提供热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答案】10.A
11.B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点评】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主要措施:①节能:主要包括降低化石燃料依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率。减排主要包括乘坐公共交通,节能减排。效率提高主要是指提高能源生产、转化、运输、储存和利用的效率。②移除:主要包括物理去除和生物移除。物理移除是碳的捕获、储存和利用技术。生物去除是通过各种植物和土壤来固定植物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③替代: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例,即清洁能源发电代替化石能源发电,用电代替化石能源消耗。
10.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洋保存碳的潜力较大,并且海洋环境条件较为稳定,与陆地封存相比,将碳封存到海洋,更不容易被释放出来,所以海洋碳封存的优点为环境风险较小,A正确。
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每年将在荷兰捕获、压缩和液化80万吨二氧化碳,经运输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约2600来的地质层中,所以运输距离较长,B错误。
C、由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所以利用价值较低,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海洋碳封存技术较为先进,需要的设备造价较高,因此建设成本相对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CCUS产业不仅会将碳封存在海洋中,也会封存在陆地上,所以不是为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A错误;
B、由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为了将碳从大气中封存起来,从而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B正确;
C、推进CCUS产业发展对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不是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C错误;
D、推进CCUS产业发展对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小,不是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答案】12.B
13.B
14.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12.由于该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强,所以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小浪底水库,受库区水位的顶托作用影响,水流速度迅速下降,河水携带的粗沙首先沉积下来,三角洲面积扩大,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因此有利于开拓加深河道,能够减少下游地区洪水漫滩的概率,所以黄河下游地区洪水漫滩概率降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清水和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从上下两层闸门同时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说明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进入到下游地区,在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所以可使黄河下游地区三角洲面积增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4.7月初通常是黄河的汛期,此时进行调水调沙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洪水,因此,调水时间的选择是合理的,①正确;虽然防洪库容量大对于防洪效果有正面影响,但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到小浪底水库在这一时期有特别大的防洪库容量,因此这个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②错误;异重流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水流含沙量大,这种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带动河床上的泥沙一起移动,从而起到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淤积的效果,这有助于增强河道的行洪能力,③正确;由于异重流的冲刷作用,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减少,使得河道的行洪能力增强,这对于防洪效果有着直接的正面影响,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15.D
16.C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
【解析】【点评】在气象上,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在飑线附近,除了风、气压、气温的猛烈变化外,通常还可能伴有雷电,暴雨、冰雹和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过程。飑线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季节里,发生之前多属晴热天气,气温较高,风力微弱,风向杂乱,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具备雷雨条件,且多发生在下午至晚上。
15.根据图文信息可知,4月30日,广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说明4月29日该地应该受暖湿空气控制,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较为丰富,空气对流运动旺盛,为强对流云系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6.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此时湖面温度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热量补充减少,飑线天气系统势力逐渐减弱,C正确;
湖面摩擦力小,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A错误;
水汽得到补充,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B错误;
热量得到加强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1)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 海西州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快,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因此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
(3)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荒漠广布,与火星表面的自然环境极为相似。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分析】(1)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位于内陆,人口少,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海西州属地级行政区,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人口少,城镇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位于内陆,海拔高、降水少,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因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快,导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因此城镇化水平高。
(3)从大气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海拔较高,所以空气较为稀薄,与火星表面接近;从昼夜温差的角度来说,该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所以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整体而言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与火星表面类似;从降水的角度来说,该地区荒漠广布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与火星表面质量条件较为相似,因此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
【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1)海西州城镇的特点主要从数量、规模、等级等分析。由材料“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可知,当地人口少,所以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海西州属地级行政区,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人口少,城镇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由材料“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可知,位于内陆,海拔高、降水少,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因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由材料“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可知,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长期以来人口多居住在城镇,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因此城镇化水平高。
(3)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主要从大气,温度及降水的角度来分析。从大气来看,该地区海拔较高,空气较为稀薄,与火星表面接近;从温度来看,由于海拔高,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气温低,再加上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保温效应差、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与火星表面类似;从降水来看,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与火星表面自然条件较为相似,因此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
18.【答案】(1)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总体北(西北)高南(东南)低。
(2)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集中;大河交汇,汇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影响,加剧洪涝危害;人口稠密,灾害损失大。
(3)河床为深厚的淤泥层、细沙及黏土层,地基不坚固,建设难度大;雨季多暴雨或河流多发洪涝,影响施工;多飓风及风暴潮(影响施工或工程质量要求高);河面宽阔,桥梁长度长;公铁两用桥,造价较高。
【知识点】洪涝灾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孟加拉国位于大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沿海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该国地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交汇处,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并且该地区地势相对较为低平,不利于排水,同时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所以一旦出现洪涝现象,会导致受灾损失较大,另外,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受孟加拉湾的风暴潮影响,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
(3)从建设难度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河床是深厚的淤泥层,具有细砂和黏土,所以该地区河床松软,使地基坚固程度较低,并且该地区雨季多暴雨,且河流多发洪涝,所以不利于施工,建设难度较大。从质量要求的角度来说,该桥为公铁两用桥,并且由于该地区多飓风与风暴潮,为了防止损坏,所以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从长度来说,由于该地区河流宽阔,所以桥梁长度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帕德玛大桥造价高昂。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1)读图可知,孟加拉国位于大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沿海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孟加拉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人口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交汇处,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汇水量大;地处恒河三角洲,“平均海拔约10米”,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夏秋季节易受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给当地带来暴雨及风暴潮,海水顶托作用加强,泄洪不畅,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由材料“国土总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亿”可知,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所以一旦出现洪涝现象,会导致受灾损失较大。
(3)大桥造价高昂的原因从建设难度、质量要求、长度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建设难度的角度来说,由材料“帕德玛河下游河床由厚度深达几十米的淤泥、细沙和黏土组成”可知,该地区河床松软,使地基坚固程度较低,建设难度大;“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多暴雨,导致河流多发洪涝,所以不利于施工,建设难度较大;从质量要求的角度来说,该桥为“公铁两用桥”,并且由于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多飓风与风暴潮,建设难度大,同时为了防止损坏,所以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建设的成本更高;从长度来说,由于该地区河流宽阔,“全长6.15千米”,所以桥梁长度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帕德玛大桥造价高昂。
19.【答案】(1)南坡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地形抬升作用强,降水丰富,冰川积累量大;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南坡坡度大,受重力作用,冰川运动速度快。
(2)在纬度太低的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太强,太阳高度角大,冰面很容易融化,冰面不同部位的融化相差不大,不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在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太弱,气温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难以照射到裂隙深处,也不容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冰川地貌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这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由于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冰川积累量大;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势陡峭,这导致了冰川下滑的速度较快,这种快速的下滑使得冰川保持了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消融量,从而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喜马拉雅山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流动性强。
(2)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导致其消融速度慢;在冬季,太阳几乎不会升起,而在夏季,尽管太阳会升起,但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从而减少了冰川的消融;在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导致冰川消融速度非常快,从而不易形成冰塔林。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1)结合所学知识,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季风区,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该区域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丰富,这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南坡地势陡峭,这导致了冰川下滑的速度较快,这种快速的下滑使得冰川保持了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消融量,从而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流动性强。
(2)结合所学知识,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弱,由于接近北极或南极,这些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冰川接收到的太阳能较少,导致其消融速度慢;在冬季,太阳几乎不会升起,而在夏季,尽管太阳会升起,但其高度仍然很低,这导致太阳辐射更直接地射向地面,而不是斜射,从而减少了冰川的消融;而在赤道附近,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是最强的,这导致冰川消融速度非常快,从而不易形成冰塔林,赤道地区的太阳高度相对较高,太阳高度角大,这意味着太阳几乎是直接照射在冰川上,冰面不同部位的融化相差不大,导致其快速消融。
1 / 1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确定是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平均气温变化量与黄赤交角密切相关。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其变化范围约为22°00'到24°30’,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为我国某地相邻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推测,该地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为( )
A.立冬 B.大雪 C.冬至 D.大寒
2.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若黄赤交角变为22°00’,该地可能( )
A.夏季平均气温更高 B.各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更小
C.冬季平均气温更低 D.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更显著
【答案】1.D
2.B
【知识点】黄赤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1.ABC、该图是平均气温变量图,立冬、大雪、冬至等节气气温变量为负值,气温一直在下降,ABC错误;
D、在大寒之后变量为正值,即开始升温,则大寒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节气,D正确。
故答案为:D。
2.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变为22°00',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缩小,当地夏季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夏季平均气温更低,A错误;
BC、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缩小,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的纬度变低,冬季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冬季平均气温更高,气温的年较差变小,所以各节气平均气温变量更小,B正确,C错误;
D、冬季平均气温更高,冬季受冬季风影响相对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焚风是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太行山东坡的焚风现象明显,对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有明显的增温效应。下图为1月太行山东坡暖脊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太行山东坡暖脊南北伸展范围相当广,呈弓形分布,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山脉走向 D.山体高度
4.从热力环流角度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受山风叠加,夜间焚风强度大
②受谷风抑制,夜间焚风强度小
③受谷风抑制,白天焚风强度小
④受山风叠加,白天焚风强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3.C
4.B
【知识点】大气热力环流;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
【解析】【点评】山谷风的形成:山谷风是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日出后山坡受热,空气增温快,空气密度变小,但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增温较慢,密度仍较大,因而空气自山谷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比山谷上方同高度的空气要快,因而气温下降、空气密度增大均较山谷上方同高度空气更快,使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山风。
3.根据材料可知,焚风效应使太行山东坡及山前平原增温明显,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形成暖脊。读图可知,该暖脊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这与太行山脉的走向一致,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4.根据图文信息可知,此时为冬季,太行山东坡夜间焚风强度明显大于白天,其原因是夜间太行山东坡吹山风,与从西北(或偏西)方向吹来的焚风叠加,风力加强,①正确,②错误;白天山谷地区较冷,气压较高,山顶地区较热,气压较低,近地面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形成谷风,会减弱焚风,③正确,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其发育演化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建造前河口地带同一剖面演化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距今7万年时,该剖面海相沉积物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
A.岩层断裂下陷 B.河流侵蚀
C.向斜槽部凹陷 D.海浪侵蚀
6.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珠江河口的移动方向是( )
A.持续向海 B.先向海后向陆
C.持续向陆 D.先向陆后向海
7.距今0.8万年时,该剖面处( )
A.以河流侵蚀为主 B.以海浪侵蚀为主
C.以河流沉积为主 D.以海浪沉积为主
【答案】5.B
6.C
7.D
【知识点】河流地貌;外力作用
【解析】【点评】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5.读图可知,距今7万年时,该剖面海相沉积2缺失,主要原因是此时该地受流水作用的影响,河流侵蚀作用较强,海相沉积物被侵蚀殆尽,B正确;
该地是海相沉积遭受外力侵蚀,与岩层下陷以及向斜凹陷等无关,AC错误;
如果受海浪侵蚀,图中应显示有海平面,D错误。
故答案为:B。
6.读图可知,距今1万年至距今0.9万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建造前河口地带的海平面不断升高,河口三角洲被淹没后退,导致河口持续向陆地移动,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7.AB、剖面处若以河流侵蚀或者海浪侵蚀为主,不会导致图中海相沉积物继续增多,AB错误。
CD、距今0.8万年时,海平面位置达到最高,海相沉积物相对于距今0.9万年继续增多,表明该剖面处以海浪沉积为主,海浪继续携带泥沙沉积,D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在高纬度大陆平原地区,如果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会导致滑塌、沉降,从而形成热融湖(下图)。同时因为树根不稳,树木会东倒西歪,形成“醉树”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热融湖边“醉树”的出现是由于( )
A.水分过多 B.地面沙化 C.湖面缩小 D.地表滑塌
9.解冻层的热量直接来源于( )
A.湖水 B.大气 C.地热 D.冰楔融化
【答案】8.D
9.A
【知识点】主要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点评】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
(1)地带性因素:①纬度位置—热量—温度带。②海陆位置—水分—植被类型及长势情况。③海拔及坡向、坡度位置—水热—植被类型、数量及长势。④土壤—水分、肥力、类型。⑤水文—水源。
(2)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洋流、水源、海陆分布范围)①地形:如由于处在安第斯山脉背风坡,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分布温带荒漠带;②洋流: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③水源:如荒漠地区出现绿洲;④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与苔原带。
8.D、根据图文信息可知,地下冰(冰楔)融化,地表土壤失去支撑,导致地表滑塌、沉降,从而使得树根不稳,树木东倒西歪,形成“醉树”,D正确;
ABC、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是水分过多、地面沙化、湖面缩小等造成“醉树”的出现,ABC错误。
故答案为:D。
9.A、读图可知,解冻层靠近热融湖,湖水为其提供热量来源,A正确;
B、解冻层位于热融湖下面,并没有与大气接触,其热量直接来源不可能是大气,B错误;
C、地热来自地球内部,图中解冻层下面还有永冻土层,其热量直接来源也不可能是地热,C错误;
D、冰楔融化会吸热,不会为解冻层提供热量,D错误。
故答案为:A。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近日,挪威“北极光”项目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跨境二氧化碳运输和储存的商业协议。从2025年初开始,每年将在荷兰捕获、压缩和液化80万吨二氧化碳,经运输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约2600来的地质层中。下图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称CCUS技术)流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陆地封存相比,海洋碳封存的优点为( )
A.环境风险小 B.运输距离短 C.利用价值高 D.建设成本低
11.目前,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主要是为了( )
A.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B.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D.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
【答案】10.A
11.B
【知识点】碳循环;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解析】【点评】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主要措施:①节能:主要包括降低化石燃料依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效率。减排主要包括乘坐公共交通,节能减排。效率提高主要是指提高能源生产、转化、运输、储存和利用的效率。②移除:主要包括物理去除和生物移除。物理移除是碳的捕获、储存和利用技术。生物去除是通过各种植物和土壤来固定植物和土壤中的二氧化碳。③替代: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能源电力行业为例,即清洁能源发电代替化石能源发电,用电代替化石能源消耗。
10.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海洋保存碳的潜力较大,并且海洋环境条件较为稳定,与陆地封存相比,将碳封存到海洋,更不容易被释放出来,所以海洋碳封存的优点为环境风险较小,A正确。
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每年将在荷兰捕获、压缩和液化80万吨二氧化碳,经运输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约2600来的地质层中,所以运输距离较长,B错误。
C、由于永久储存在挪威海岸附近海床下,所以利用价值较低,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海洋碳封存技术较为先进,需要的设备造价较高,因此建设成本相对较高,D错误。
故答案为:A。
11.A、CCUS产业不仅会将碳封存在海洋中,也会封存在陆地上,所以不是为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A错误;
B、由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为了将碳从大气中封存起来,从而减缓温室效应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B正确;
C、推进CCUS产业发展对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不是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C错误;
D、推进CCUS产业发展对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小,不是全球范围大力推进CCUS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D错误。
故答案为:B。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每年汛期前,小浪底水库均会利用异重流调水调沙。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比重差异且可以相混的流体,因比重差异而产生的流动,称为“异重流”。水库异重流是高含沙河流特有的水流形式,当高含沙水流进入水库遇到库区清水后,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清水和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从上下两层闸门同时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图左为黄河流域主要水利枢纽位置图。图右为异重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推断小浪底水库中粗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面积增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通过异重流调水调沙,可使黄河下游地区( )
A.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增加
B.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增加
C.洪水漫滩概率降低,三角洲面积减少
D.洪水漫滩概率增加,三角洲面积减少
14.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取得了较好的防洪效果,是因为( )
①调水时间合理②保障了足够库容③水流含沙量大④下游行洪能力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2.B
13.B
14.C
【知识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流域的开发与综合治理
【解析】【点评】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根据“资源优势”确定流域开发方向。水能资源开发--发电、养殖、旅游、航运、防洪等,有利于发展高耗能工业。水资源开发--旅游、灌溉、养殖、航运等。生物资源开发--旅游、教育等。土地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开发基地,建立相应的工业部门(利用廉价电力)。旅游资源开发--做好旅游规划,发展交通,发展旅游业。
12.由于该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较强,所以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小浪底水库,受库区水位的顶托作用影响,水流速度迅速下降,河水携带的粗沙首先沉积下来,三角洲面积扩大,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因此有利于开拓加深河道,能够减少下游地区洪水漫滩的概率,所以黄河下游地区洪水漫滩概率降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密度差而潜入清水下面形成一股浑水流,清水和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从上下两层闸门同时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对下游河道进行冲刷,说明含有大量泥沙的异重流进入到下游地区,在下游地区泥沙淤积,所以可使黄河下游地区三角洲面积增加,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14.7月初通常是黄河的汛期,此时进行调水调沙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洪水,因此,调水时间的选择是合理的,①正确;虽然防洪库容量大对于防洪效果有正面影响,但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到小浪底水库在这一时期有特别大的防洪库容量,因此这个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②错误;异重流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水流含沙量大,这种水流在流动过程中会带动河床上的泥沙一起移动,从而起到冲刷河床、减少泥沙淤积的效果,这有助于增强河道的行洪能力,③正确;由于异重流的冲刷作用,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减少,使得河道的行洪能力增强,这对于防洪效果有着直接的正面影响,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飑线是指一种范圈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并常伴有雷阵雨、冰雹、冷锋天气等。4月30日,飑线南压横扫广东,广东自北向南出现了急风暴雨乃至冰雹的强对流天气。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等压线、飑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材料推测,广东4月29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
A.低温湿润 B.低温干燥 C.炎热干燥 D.炎热潮湿
16.有气象记录显示飓线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会减弱,主要原因是( )
A.水汽得到补充 B.热量得到加强
C.热量补充减少 D.湖面摩擦力小
【答案】15.D
16.C
【知识点】等压面、等压线、等温线等分布图的判读;冷锋
【解析】【点评】在气象上,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在飑线附近,除了风、气压、气温的猛烈变化外,通常还可能伴有雷电,暴雨、冰雹和龙卷风等剧烈的天气过程。飑线主要发生在炎热的季节里,发生之前多属晴热天气,气温较高,风力微弱,风向杂乱,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具备雷雨条件,且多发生在下午至晚上。
15.根据图文信息可知,4月30日,广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说明4月29日该地应该受暖湿空气控制,气温较高,空气中水汽较为丰富,空气对流运动旺盛,为强对流云系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D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D。
16.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此时湖面温度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热量补充减少,飑线天气系统势力逐渐减弱,C正确;
湖面摩擦力小,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A错误;
水汽得到补充,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B错误;
热量得到加强会使的天气系统势力加强,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答案为:C。
17.(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总面积32万km,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2020年该州城镇化率达到76.57%,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海西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不断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方式,努力提升农村社区质量。
材料二:2019年3月,我国火星模拟基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边缘的茫虚市冷湖镇建成。下图示意海西州城镇分布。
(1)指出海西州城镇的特点。
(2)分析海西州城镇化水平高的主要原因。
(3)说明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
【答案】(1)城镇数量少,规模小;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 海西州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快,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因此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
(3)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荒漠广布,与火星表面的自然环境极为相似。
【知识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城市等级划分;城镇化(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与意义
【解析】【分析】(1)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位于内陆,人口少,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海西州属地级行政区,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人口少,城镇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位于内陆,海拔高、降水少,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因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工矿业发展快,导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因此城镇化水平高。
(3)从大气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海拔较高,所以空气较为稀薄,与火星表面接近;从昼夜温差的角度来说,该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所以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整体而言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与火星表面类似;从降水的角度来说,该地区荒漠广布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与火星表面质量条件较为相似,因此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
【点评】城市化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于30%,发展较慢;城市化加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在30%-70%;城市化的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大于70%,发展变慢,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等。
(1)海西州城镇的特点主要从数量、规模、等级等分析。由材料“海西州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千米只有1.5人”可知,当地人口少,所以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海西州属地级行政区,级别低,提供服务数量较少;人口少,城镇少,城镇间关联性较弱。
(2)由材料“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可知,位于内陆,海拔高、降水少,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农牧业发展条件差,因此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少;由材料“钾盐、镁盐等矿藏储量居全国首位,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丰富”可知,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工矿业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长期以来人口多居住在城镇,城镇基础条件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因此城镇化水平高。
(3)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的原因主要从大气,温度及降水的角度来分析。从大气来看,该地区海拔较高,空气较为稀薄,与火星表面接近;从温度来看,由于海拔高,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平均气温低,再加上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保温效应差、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与火星表面类似;从降水来看,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与火星表面自然条件较为相似,因此我国选择在茫崖市冷湖镇建设火星模拟基地。
18.(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均海拔约10米,属热带季风气候;国土总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亿。帕德玛河下游河床由厚度深达几十米的淤泥、细沙和黏土组成。帕德玛大桥由中国基建承建,大桥是上面4车道公路、下面单线铁路的公铁两用大桥,全长6.15千米,造价高达100亿人民币,于2022年10月历经8年建成。
90°E
(1)据材料描述孟加拉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孟加拉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其原因。
(3)说明大桥造价高昂的原因。
【答案】(1)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总体北(西北)高南(东南)低。
(2)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量大、集中;大河交汇,汇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孟加拉湾热带气旋的影响,加剧洪涝危害;人口稠密,灾害损失大。
(3)河床为深厚的淤泥层、细沙及黏土层,地基不坚固,建设难度大;雨季多暴雨或河流多发洪涝,影响施工;多飓风及风暴潮(影响施工或工程质量要求高);河面宽阔,桥梁长度长;公铁两用桥,造价较高。
【知识点】洪涝灾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区位因素
【解析】【分析】(1)据图可以看出,孟加拉国位于大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沿海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该国地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交汇处,河网密布,水系发达,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并且该地区地势相对较为低平,不利于排水,同时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所以一旦出现洪涝现象,会导致受灾损失较大,另外,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受孟加拉湾的风暴潮影响,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
(3)从建设难度的角度来说,该地区河床是深厚的淤泥层,具有细砂和黏土,所以该地区河床松软,使地基坚固程度较低,并且该地区雨季多暴雨,且河流多发洪涝,所以不利于施工,建设难度较大。从质量要求的角度来说,该桥为公铁两用桥,并且由于该地区多飓风与风暴潮,为了防止损坏,所以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从长度来说,由于该地区河流宽阔,所以桥梁长度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帕德玛大桥造价高昂。
【点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地形:较为平坦,桥隧长度最短;气候:远离气象灾害多发地;地质:远离地质灾害多发地;水文:途经地区江河较少);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历史文化因素。影响现代交通线路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均为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是技术支持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限制因素。
(1)读图可知,孟加拉国位于大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处沿海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2)孟加拉国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人口等角度来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雨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地处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交汇处,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汇水量大;地处恒河三角洲,“平均海拔约10米”,地势低平,不利于排水;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夏秋季节易受孟加拉湾热带气旋影响,热带气旋给当地带来暴雨及风暴潮,海水顶托作用加强,泄洪不畅,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由材料“国土总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6亿”可知,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所以一旦出现洪涝现象,会导致受灾损失较大。
(3)大桥造价高昂的原因从建设难度、质量要求、长度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建设难度的角度来说,由材料“帕德玛河下游河床由厚度深达几十米的淤泥、细沙和黏土组成”可知,该地区河床松软,使地基坚固程度较低,建设难度大;“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多暴雨,导致河流多发洪涝,所以不利于施工,建设难度较大;从质量要求的角度来说,该桥为“公铁两用桥”,并且由于该地区临近孟加拉湾多飓风与风暴潮,建设难度大,同时为了防止损坏,所以对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建设的成本更高;从长度来说,由于该地区河流宽阔,“全长6.15千米”,所以桥梁长度较长,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帕德玛大桥造价高昂。
19.(2024高二下·兴宁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指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可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大致根据500毫米年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大陆性冰川冰温低,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小,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海洋性冰川冰温稍高,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运动相对速度较快,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冰川。冰川缓慢运动中,由于差别消融而形成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称为冰塔林(如图)。冰塔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景观,存在于中低纬的大陆性冰川,而难以出现在海洋性冰川和高纬度、赤道附近的冰川中,它的形成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全球范围内,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塔林比较典型,但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这一罕见的景观正不断减少。
(1)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洋性冰川的成因。
(2)从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高度的角度分析高纬度地区冰川和赤道附近冰川不易形成冰塔林的原因。
【答案】(1)南坡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地形抬升作用强,降水丰富,冰川积累量大;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南坡坡度大,受重力作用,冰川运动速度快。
(2)在纬度太低的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太强,太阳高度角大,冰面很容易融化,冰面不同部位的融化相差不大,不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在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太弱,气温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难以照射到裂隙深处,也不容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
【知识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冰川地貌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来自印度洋的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这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由于喜马拉雅山海拔高,冰川积累量大;喜马拉雅山南坡地势陡峭,这导致了冰川下滑的速度较快,这种快速的下滑使得冰川保持了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消融量,从而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喜马拉雅山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流动性强。
(2)结合所学知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导致其消融速度慢;在冬季,太阳几乎不会升起,而在夏季,尽管太阳会升起,但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从而减少了冰川的消融;在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导致冰川消融速度非常快,从而不易形成冰塔林。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1)结合所学知识,喜马拉雅山南坡位于季风区,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该区域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加上地形抬升作用,降水丰富,这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南坡地势陡峭,这导致了冰川下滑的速度较快,这种快速的下滑使得冰川保持了较高的温度和较大的消融量,从而形成了海洋性冰川;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流动性强。
(2)结合所学知识,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弱,由于接近北极或南极,这些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冰川接收到的太阳能较少,导致其消融速度慢;在冬季,太阳几乎不会升起,而在夏季,尽管太阳会升起,但其高度仍然很低,这导致太阳辐射更直接地射向地面,而不是斜射,从而减少了冰川的消融;而在赤道附近,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强度是最强的,这导致冰川消融速度非常快,从而不易形成冰塔林,赤道地区的太阳高度相对较高,太阳高度角大,这意味着太阳几乎是直接照射在冰川上,冰面不同部位的融化相差不大,导致其快速消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