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主讲人:XXX
怜悯是人的天性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新课导入
“人之初,性本善”,关于人性的底色的探讨,历来为哲学家、思想家们所热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怜悯是人的天性》,领略卢梭的思想智慧。
每当看电影电视剧、读小说,看到感人的地方,总有人潸然泪下,人们往往会说这样的人很能“共情”。
共情力
同情心
怜悯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学习目标
了解卢梭及其作品,了解本文写作的相关背景。
1
梳理文章论证的脉络,分析论证特点。
2
分析文章的驳论方法,掌握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
理解“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观点,辨析其先进性和局限性,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
4
-01-
整体感知
作者介绍
卢梭(171-1778),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伊丝》《植物学通信》等。
英国诗人拜伦:“他能把疯狂的性格描绘得美丽端庄,把不规的行为涂上灿烂的色彩,他的言语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泪水”。
学术论文
辩证思想
政治思想
写作背景
本书是1753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在性质上,这是一部阐发政治思想的著作,其重要性仅次于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在思想体系上,本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在这本书里,卢梭已经发现人类历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进步与落后)和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但卢梭的这些可贵的民主思想和辩证思想始终是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本书的写作,就是他隐避森林深处沉思默想之所得。
启
运
蒙
动
知识补充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怜悯是人的天性
题目解读
①“怜悯”指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②“天性”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
积累词语
恰恰相反:指所指的事物截然不同,正好相反。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嗜血成性:意思是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明目张胆:现指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若无其事: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一往无前: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动荡不安: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
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整体感知
任务一:把握文章观点,理解关键概念
自爱心是使人关心自己的生存的一种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着各自的利益,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别人,并在同类遭受伤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然的憎恶的一种情感。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情感相互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活动要求
快速阅读文本,圈点勾画关键概念,理解并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整体感知
任务二:梳理文章思路,分析论证特点
提出假想问题
驳斥霍布斯观点
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证自己的观点
自然人
文明人
邪恶与美德
人天生是恶人
怜悯是人类天然的美德
破立结合
恶人也有怜悯心
人类的美德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
怜悯心的优点与意义
怜悯是人的天性
归谬法、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02-
探究文本
探究文本
卢梭认为在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自爱心是为了生存而具有的原的、内在的、先于其他一切的自然产生的欲念。
怜悯心可以人的自爱心扩大到爱他人,爱人类,产生仁慈、宽大等人道精神。而怜悯心可以指代是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受苦的人着想的一种感情。
1.卢梭所说的“怜悯”指的是什么?
1
2
3
探究文本
2.请分条概括《怜悯是人的天性》所表达的观点。
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
欲望是社会造成的,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
怜悯心是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具有的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
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
探究文本
3.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4.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5.作者写《蜜蜂的寓言》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探究文本
故事中的被囚禁的人作为陌生人,虽然与当事人不存在任何特殊性关系,而且孩子的安危与他的自身利益也没有切实关系,但他却由于目睹孩子的痛苦而自然而然地产生巨大的悲伤之感,并因不能一伸援手而难过。这里伸出援手并不是想要得到感激或赞美,只是出于对受害者难以抑制的强烈的怜悯之心。这有力地证明,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天然的美德。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具有强大的力量,为下文阐述其作用张本。
6.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探究文本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7.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
探究文本
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
1
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
2
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3
8.卢梭认为,怜悯是人的天性;在中国,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子的“性善论”。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怜悯是人的天性”的理解。
卢梭认为,“怜悯心”是人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同孟子所讲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出一辙。现代情商理论中有一重要概念叫“同理心”,“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共情,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从而能够体会并为对方着想的心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
孟子有时也把人的“恻隐之心”称作“不忍人之心”,从字面上看就更加表明其等同于现代所讲的“同理心”。“恻隐之心,仁也”,孟子又把“恻隐之心”表现为主动地对外物秉持的“仁”的观念,成为人的外在善行的心理动力,进而以“性善论”作为根据,主张在政治上实行“仁政”,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保民而王”。
可见,这种“同理心”,或者说“怜悯心”,是普遍存在于人的自然天性中的,但其存在的程度,每个人却不尽相同。只有通过个人不断的努力和社会的弘扬,甚至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它发挥出最大效能。
探究文本
前半部分是对霍布斯理论的批评,“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唯一的主人”,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指出其错误认识的实质,“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随后进行逐级批驳,“霍布斯没有看出……”“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这是“破”。然后,在这些批评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怜悯心是人类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这是“立”。
9.试分析第二段的破立结合。
探究文本
10.两人一组,同桌合作,鉴赏语句,品味语言。
探究文本
①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
先亮出观点:不可像霍布斯那样;接着运用两个相同的句式“因为人……便认为……”,列举霍布斯的错误认识,用简约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内容,句式整齐,语言简洁、有力。
②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援引事例,发挥想象,由一个事例而想到了人性最柔软最本真的“怜悯心”。“何等”即“多么”,表示程度之深;“难道不难过吗 ”反问句式,表示难过之极。
-03-
归纳总结
写作特色
1.破立结合
作者在批驳霍布斯的观点的同时,及时阐述自己的结论边破边立。比如.作者在指出“霍布斯没有看出……”时,作结说,“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
2.举例论证
依托大量翔实的事例,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
3.演绎推理
比如“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他就会咬别人的腿。”就是由霍布斯的观点推理出野蛮人所干的许多过分的事,从而驳斥了霍布斯观点的错误。
本文批驳了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作者指出野蛮人不是恶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作者还认为人类的种种社会美德全都是由怜悯心派生出来的,这种怜悯之心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作者肯定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文章主旨
当堂检测
1.阅读下面的语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一次,苏格拉底在雅典市场上闲逛,他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一次,钱锺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其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当问及钱锺书的感想时,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钱锺书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文学创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创作者的情怀也同样重要。比如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学风格的巨大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前人早有注意。宋人戴复古诗云:“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泪,乱蝉无数噪斜阳。”在这里,戴复古把自己所处的南宋时代与唐代对比,认为情怀决定着两个时代的文学风格。杜甫、陈子昂之所以成为“秋鹤”,不仅在于他们的才华,更在于他们忧国伤时的情怀。而戴复古所处的南宋时期,虽然不乏才华的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便只能成为斜阳中的“乱蝉”了。
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
书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方能有所成就。
创作者的才华很重要
在于情怀而不只在于才华
但大多缺乏忧国伤时的情怀
当堂检测
1.解析:第一个故事中,集市上的货摊“琳琅满目”,可以说物品非常丰富,这些物品无疑能够使人的生活更舒适,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用不着”,再联系苏格拉底的思想,可以归纳出,苏格拉底的观点是重精神轻物质之类的。第二个故事中,图书馆的书非常之多,一般人的表现应该是惊叹,而钱锺书却说“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再联系钱锺书治学经历,考生可以想到“术业有专攻”之类的思想,由此可以归纳出读书要有所选择之类的观点。
2.解析: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古希腊的先哲中,有些人生前聪慧睿智,死后享受伟大;有些人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苏格拉底却以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当两千多年的岁月如水一般流去,苏格拉底之生和苏格拉底之死也渐行渐遥,在历史的远方化成一片苍茫。
公元前399年,那场著名的审判,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苏格拉底慨然赴死。一只在雅典上空飞来飞去、嗡嗡作响的马虻销声匿迹了。然而,①__________________。相反,他完成自己的坚守之时,便是开始影响人类之日。
苏格拉底从来不远离生活,相反,总是兴味盎然地参与它,并从中挖掘出许多看似朴素实则大有深意的道理。也就是说,②__________________,苏格拉底的哲学也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文字。它是灵动的、隽永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跳动着心灵的脉搏。读苏格拉底与读《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是如此相似,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如沐春风。他提出的“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至今还镌刻在戴尔菲神庙的入口处。这座神庙坐落在高高的城堡上。它不言不语,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却让见者无不心里一震。
3.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框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神庙“不言不语”“静静地站立在那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赋予“晚风”以人的动作“轻抚”,是拟人。B.“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运用了借代的手法。C.把“白桦的银裙”比作“海上的浪花”,运用了比喻修辞;“不像海上的浪花吗”,运用反问的手法。D.结合“千斤”分析,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故选A。
A.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B.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C.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上的浪花吗?
D.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A
当堂检测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在古希腊的先哲中、聪慧、睿智、伟大者,生前弟子满堂、死时著作等身者不乏其人。苏格拉底却很特别:他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死得从容”。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4.答案:①原文用两个“有些人”,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更有抒情性;②后半句运用长句,更具有气势;③“风貌”一词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缺乏以上优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相比较改写后的句子,文段原句先用两个“有些人……”的整句,分点阐述古希腊先哲的类型,增强文章节奏感和抒情性。后半句用了一个长单句“苏格拉底却以……显示出独特的风貌”增强气势,且“风貌”前的词语“善辩而不为人师、创新而不立文字、生得平凡而死得从容”,突出了苏格拉底的形象。修改后的句子平铺直叙,缺乏张力与气势。
5.答案:①苏格拉底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其思想价值的终结;②苏格拉底不是一个古板的说教者。
主讲人:XXX
感谢观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