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中国古代史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2024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视频导入:《哪吒》电影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底蕴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知识结构
二、商朝的统治
三、西周的兴衰
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梳理发展线索。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了探究古代二里头遗址、文物及国家的产生等,了解夏商周时期相关史实;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家国情怀:认识夏商周的更替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暴政,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核心素养
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教学视频: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一、夏朝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1)建立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夏朝形势图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
公天下: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家天下:帝王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有财产进行统治,世代相传。
2、统治概况:
(1)最高权力:
确立王位世袭制
(2)统治措施:
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修建宫殿。
(3)统治中心:
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3、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铜鼎
镶嵌十字纹方钺
铜爵
陶鼎
玉器
铜铃
青铜盉
玉璋
4、夏朝灭亡:
(1)灭亡原因:
夏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2)灭亡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材料2: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尚书·汤誓》
夏桀把人当坐骑
材料1: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二、商朝的统治
二、商汤灭夏
1、商汤灭夏:
商汤+伊尹 VS 桀
商汤像
伊尹像
2、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bó]
(1)建立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3、统治概况:
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殷墟商代宫殿基址(河南安阳)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山东益都出土)
铁刃铜钺
青铜戈
司母戊鼎
商朝玉人
商朝玉象
青铜角
材料:已经出土了大量商代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说明商代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已经很发达。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使用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4、盘庚迁殷:
战乱、环境变化等
盘庚
亳→殷
(1)迁都原因:
(2)君主:
(3)都城:
保持了商朝相对稳定
(4)迁都作用:
教学视频:盘庚迁殷
5、商朝灭亡:
(1)灭亡原因:
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修筑豪华宫殿,征收繁重赋税,残害人民。
(2)灭亡时间:
约公元前1046年
酒池肉林
炮烙之刑
材料: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
——《史记·殷本纪》
三、西周的兴衰
三、武王伐纣
1、西周兴起:
农业立国 开疆拓土
文王求贤图
周文王在位50年,主要功绩是为灭商作好了充分准备。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2、武王伐纣:
武王+吕尚+周公 VS 纣
牧野之战
教学视频:牧野之战
3、西周建立:
约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1)建立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周武王
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骚扰?
4、分封制
(1)分封目的:
稳定政治,巩固疆土。
(2)分封对象:
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3)分封内容:
权利
义务
管辖土地、人民,世袭、往下分封;
朝见天子、缴纳贡赋、随从作战。
王室
古代帝王后代
功臣
材料:
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天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士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填一填:
分封等级示意图
特点: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4)影响:
①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确立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秩序;
③制度弊端——后期出现分裂割据。
5、西周衰亡
周平王-
东迁洛邑
史称东周
周厉王-
引发国人暴动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西周被犬戎族所灭
夯实基础
1.夏、商、周三代因其相似的政治制度,被史学家并成为“上古时代”。下列有关夏、商、周朝代更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灭西周王朝 B.商汤在殷建立商王朝
C.周文王伐纣,与商军战于牧野 D.距今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A项正确;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亳,排除B项;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排除C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排除D项。故选A项。
夯实基础
2.“家天下”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下列人物中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是( )
A.纣 B.桀 C.汤 D.启
【答案】D
【详解】家天下的局面是从启开始的,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标志着“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D项正确;ABC项都在启这后,排除AB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3.《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给我们的信息是: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实行(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封建”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就是说用同姓诸侯构筑一道屏障,来捍卫周天子的中央权威。这指的是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C项正确;世袭制是“家天下”,指有血缘关系的君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排除A项;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禅让制指首领的继承是选贤与能,是原始社会特有的,排除D项。故选C项。
夯实基础
4.夏、商、西周三个朝代作为我国奴隶社会发展的主要阶段,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导致这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 )
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 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
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诸侯内乱
【答案】B 【详解】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戏耍诸侯,导致周朝灭亡,可见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B项正确;“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诸侯内乱”的说法不正确,三个朝代灭亡主要原因是暴虐无道,ACD说法都不准确,以偏概全了,排除ACD项。故选B项。
中国古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