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5: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上4古诗三首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的别样风景。《古诗三首》是古代诗人眼中的风景;《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儿童眼中的风景,《秋天的雨》则从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和动植物准备冬眠多个角度描绘秋天;《听听,秋的声音》描绘了秋天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基于教材编排特点,围绕“金秋时节”的单元主题,确定本单元的学习总任务是“读写秋天”。在这个总任务之下,确定单篇教学的子任务,通过阅读与表达、积累与梳理、交流与分享、合作与探究等学习实践活动,指向单元总任务的达成,扎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此前,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学习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提出这个学习要求,是进一步综合运用。
本课的三首古诗均是七言绝句。《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回忆。本课三首古诗,既要让学生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又要在诵读中积累传承,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学习这三首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词语、诗句意思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可以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感情;要充分调动学生对秋天的印象,诗画结合,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诗句表达的心情和情感。
3.能读好诗句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体会诗句表达的心情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通读三首诗,学习《赠刘景文》
情境导入:
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跟着古代诗人的脚步,走进金色的秋天。
揭示课题:古诗三首
呈读三首诗,自己读一读,圈出三首诗中的生字。
出示课文中的9个生字,1个多音字,集中认读:
径 斜 赠 残 犹 傲 君 橙 橘 挑
这三首古诗,写的都是秋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苏轼的《赠刘景文》。
一、理解诗题,了解苏轼
1.读一读诗的题目,说说“赠刘景文”的意思:
赠:赠送,古人常常写诗相赠。
刘景文:诗人的好友。——注释中有说明
这首诗是诗人写了赠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的。
2.诗人是谁呢?读准字音“宋、苏轼”。
出示简介,了解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补充指出,苏轼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曾经两度在杭州做官,刘景文就是他在杭州时期认识的好朋友,年龄比苏轼大。
二、初读感知,读好节奏
1.通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学生先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指名读,相机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
齐读,读好节奏。
三、理解诗句,想象画面
1.诗人写的是秋天的景色,从诗句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初步圈出: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2.品味诗句,相机引导学生参看插图、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引导根据插图,理解“荷尽”“菊残”:荷花、菊花凋谢了。
引导参看注释,理解“擎雨盖”“傲霜枝”:擎雨盖就是就是像雨伞一样高高张开的荷叶;傲霜枝就是在寒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条。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荷叶已经枯萎了,没有像雨伞一样高高举起的叶子了。菊花虽然凋谢了,但是还有在寒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条。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注释理解“君”:相当于“您”,这里指的是苏轼的好友刘景文。
出示图片,理解“橙黄橘绿”:橙子金黄,橘子青绿,正是成熟的时候。
连起来说说这联诗句的意思:一年中的美好景色您要记住,就是现在这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啊。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画面。
四、补充背景,体会诗情
1.补充资料:刘景文是苏轼的好朋友。苏轼很欣赏刘景文的品格,向朝廷举荐了他。当时刘景文正遭受人生的挫折,苏轼写这首诗相赠,勉励他不要消沉,要振作起来。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你就是苏轼,用这首诗来勉励好朋友刘景文,读出勉励的语气。
3.看图片,背一背这首诗。
五、指导写字
本课要写的字比较多,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字形结构分分类,找出写好字的规律,然后再进行书写。
第二课时
学习《山行》和《夜书所见》
复习回顾:背一背《赠刘景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一、理解诗题,了解诗人,初步感知
1.读一读两首诗的题目,指名说一说两个题目的意思:
山行:在山上行走,也叫登山,上山。
夜书所见:书:写下;在夜晚写下自己的所见到的。
2.认识两位诗人,读读名字,说说他们的朝代。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叶绍翁:宋代著名诗人。
3.两首诗,也都写了在秋天的景物,你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了呢?
自己读一读这两首诗,想一想,再指名初步说一说。
二 、理解诗句,想象《山行》画面,体会情感
我们先跟着杜牧,到秋天的山上去欣赏风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1.杜牧在山上出行。这座山高不高?从哪里看出来的?
指名交流,相机理解“远上寒山”“白云生处”等字词。
远上寒山:远远地通向秋天的山,因为山路是往上走的,所以说“远上”。
白云生处:参看注释,可以知道是“白云产生的地方”,可见山很高。
2.登山的路,好不好走?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相机理解“石径斜”:歪歪斜斜、曲曲折折的石头小路。
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读着诗句,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向上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
4.指名朗读,读出这种山高路长、云雾缭绕的感觉。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山高路长,那得抓紧赶路才是。可杜牧却停下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交流中,相机借助注释理解“坐”,联系生活经验理解“霜叶”“二月花”
2.说说这一联诗句的意思: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这晚秋时节的枫林,那经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3.你见过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吗?出示一组图片欣赏欣赏。
4.在登山的路上,意外地欣赏到了这样的风景,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会怎样吟诵这两句诗?朗读诗句,读出兴奋、赞美的语气。
三、理解诗句,想象《夜书所见》的画面,体会情感
我们再跟着宋代诗人叶绍翁,去江上看看秋天的风景。
补充资料:叶绍翁长期在外做官,长年离开家乡,漂泊在外。这首诗是他在旅途中写下来的。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写的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交流中相机追问点拨:你怎么知道“萧萧”是形容声音的?生活中有没有听见过风吹树叶的萧萧声?
“寒声”指的就是什么的声音?为什么说这梧桐叶的萧萧声是“寒声”?(因为是深秋时间,秋风一吹,让人感到寒冷)
江上秋风动客情——写的又是什么意思呢?
交流中相机指出:“客”在这里指的就是诗人叶绍翁自己,古代常常把离开家乡的人称之为“客”,比如王维诗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江上吹来阵阵秋风,江边的梧桐叶发出了萧萧声,也让诗人叶绍翁感到了阵阵寒意。想象一下,此时的叶绍翁,心情是怎样的,与前一首诗中的杜牧心情一样吗?
带着体会朗读这联诗句,读出这种孤独、寂寞的心情。
就在诗人感到旅途的孤独、寂寞、忧愁,感到秋风的阵阵寒意的时候,诶,他突然看见了什么——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读一读诗句,指名说一说叶绍翁看见了什么?
交流中相机点拨:
什么是促织?出示图片了解:促织也叫蛐蛐儿,是古代大人小孩都喜欢玩的小昆虫。挑促织就是捉蛐蛐,蛐蛐喜欢藏在草丛里,要把它挑出来。
那盏灯,诗人是肯定看见的;那个挑着灯的小孩子,也是看见了的。那么,促织,诗人看见了吗?促织那么小,离得有点远,诗人肯定是看不见,又凭什么就知道那小孩子是在挑促织呢?(诗人小时候也干过这样的事情)
看到此情此景,诗人情不自禁地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想起来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
在这深秋时节的寒夜,这一盏小小的灯,不仅照亮了那个小孩子挑促织的地方,也温暖了诗人那颗孤独、寂寞的心!
带着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四、整体回顾,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1.我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走进了三首古诗——,跟着三位诗人——,欣赏到了秋天的不同风景——,还体会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此环节相机形成板书(参看板书设计)
2.整体朗读、背诵三首诗,注意读出不同的体会。
3.默写《山行》,当堂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