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电子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科 化学
班级 901/904 课时 2 设计者
一、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实验室制取氧气是最基本的气体制取方法。 后面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高中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原理相同。 其中的装置气密性检查、装置的组装和拆除、变型实验都需要这一节的知识打基础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氧气的性质等承接;启下,为以后系统地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论和时间基础。因此,本课题是初中化学必须上好的重点内容之一。学习起点: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已经具备了学习制取氧气的知识基础。学习障碍点:制取氧气时,选择实验仪器的依据是什么。怎样才能收集到一瓶不含空气的氧气。催化剂是否参加反应。
二、素养目标
1·化学观念:通过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学习,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能根据气体的性质,选择正确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 2·科学思维:初步形成从物质的存在、分类、性质、应用、制备等多角度系统认识物贡的思路。 3.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的探究,进一步体会科学深究的环节。 4.科学态度与责任: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分析实施实验的合理性,具有安全意识和合理选用化学用品的观念。
三、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和步骤。分解反应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氧气的检验与验满;分解反应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播放登珠峰的短片。登山运动员所背负的氧气怎么来的? 【学生】回答:实验室制取的、从空气中获取的、工业制取的等等。 【探究新知】 【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 一、自然界中氧气的来源 【展示】自然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引导】你能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指导】学生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叶绿体、光),并用笔工具书写出文字表达式。 【板书】二氧化碳 +水 葡萄糖 +氧气 二、工业制氧气 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怎样才能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呢?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 【小结】 【提问】分离液态空气属于______变化 【学生】回答:物理变化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学生】阅读【实验2-5】 【演示】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离、熄、拆。 连接装置;②检查气密性;③装药品;④固定装置;⑤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在集中火焰加热药品处;⑥带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⑦收集好气体,先移出导管,在熄灭酒精灯;⑧待装置冷却后再拆除装置。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 【讲述】1.装置的特点;①酒精灯内酒精不超过2/3,用外焰进行加热; ②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③试管口少朝下倾斜;④试管口塞一团棉花;⑤导管露出橡皮塞少许 收集装置:⑥集气瓶要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⑦排水法收集,导管伸入集气瓶不要太长;⑧向上排空法收集,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2.操作的注意事项。 【提问】1.试管口为什么要稍稍向下倾斜,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 2.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什么要等到导管口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气泡时,才把导管口伸进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氧气? 3.如何检验收集到气体,确定它是氧气? 【板书】1.实验原理: 【归纳】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现象(1)(2)
2.分解反应 【思考与讨论】以下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碳酸→水 + 二氧化碳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提问】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学生】化合反应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边多。 【归纳】分类的学习方法。 【练习】P48 习题4、5 【课堂小结】1.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3.分解反应 【作业】基础训练P28关键能力情境探究 习题1,分层训练巩固提升习题1-5
板书设计:
课题3制取氧气
一、工业上制氧气
二、实验室制氧气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三、分解反应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发展了学生科学探究素养,提升学生安全实验意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