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5:3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一、直接导入,检测字词
师:这堂课教的题目知道吗?读读看。
生齐读:植树的牧羊人
师:大家想一想,写的是什么?对,写的是牧羊人在高原上植树。那么好,文章看过的同学举手。都看过了,接下来我得考你们,确定你是否看得认真。还愿意把手再举起来的同学请举手。就你啦,拿笔到前面来,老师有几个词让你听写,下面的同学把书合上。
生:上到黑板前。(一名学生)
师:这篇课文里面,有好几个词,下面都作了注解,提问如下:
第一个,这个高原是没有水的,课文中有两个字形容没有水,是哪两个字?
第二个,这个高原呀,是一个不长庄稼的地方,课文当中有一个成语,说这个地方是不长任何庄稼,请你写出来。
第三个,形容建筑物倒塌的两个字。
第四个词语,有的时候老人会在这个高原上散步,课文中不用“散步”二字,用了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方言词,你知道是哪两个字吗?这个词知道的人不多了。
最后,老人在高原上种了一棵树,叫做山毛榉,“榉”字你会写吗?
师评价:(望向黑板)这个女同学还真不错,再考你一个,植树的牧羊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谁?写出作者的名字。
师评价:哦,她忘了作者的名字。不着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个女孩子还真的可以。大家马上打开课本,这几个词语是不是都写对了。第一,这个地方没有水?用了哪两个字?
生:干涸。
师:这个词一定要读准,不能读成——
生:干固。
师:建筑物倒塌,很多同学不会写,(注解)下面有没有找到
生:坍塌
师:好好看看这两字怎样写?坍塌,请徒手在桌面上写写看看。
生:(徒手书空“坍塌”二字。)
师:第三个词语,不长庄稼的地方,这个成语叫做什么?
生:不毛之地。
师:结果,他在这个不毛之地上,种出一棵树,叫做——
生:“山毛榉”。
师:木字旁,一个举字。老人一开心,就在这个长满树的地方散步,叫做——
生:溜达
师:再看看作者——
生(读):让·乔诺
师小结方法:同学们,我们读书的第一步,一定要把这篇文章中不会写的字,不会读的字,都认准了,写准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二、以第三次见面为例,默读训练,圈点勾画
师:为了帮助我们大家读懂这篇文章,编者交给我们读书的方法,你有没有找到?这篇文章该怎么学习?大家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吗?
生:预习
师:好你来读。
生:(朗读预习提示)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
师:在你们自己读的时候,注意到这句话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
师:有这么多同学举手了,好,手放下。《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的学习方法,编者已给了我们,希望我们大家“默读课文”,画出来,四个字,然后再“圈点勾画”。这篇文章我们要“默读”,默读就是默默地读,不指读,不回读,速度还要保证。然后你还要“圈点勾画”出你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师:好,我们再想想看,文章写了“我”和老人几次在高原上见面?
生:三次
师:看看,哪一次见面(写的)字数最少?
生:第三次
师:也就是第几页?
生:74页
师:也就是倒数三个段落。
师:因为字数少,我们就拿“这一次”作一个默读训练。默读这三段,一遍默读,一遍用笔做出圈点勾画,开始。
(生默读圈点勾画,时间1分钟)
师:有画出来的同学举手。来,这位同学。
生1:第十九自然段的第一句。
师:嗯,读读看。
生1(读):“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师:这句话也画出来的同学举手。(生举手)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读,预备齐——
生齐读:1945年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
师:你能给那些没有画出这句话的同学,解释一下,你为什么画出这句话?
生1:这里具体说出了它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的时间。
师:大家说说有没有道理?
生齐答:有
师:既然是写三次见面,什么时候?在哪见面?哪个句子把它引出来的,这个要画出来。好,把这句话画出来,这句交代了第三次见面的时间,可以看出行文的思路。旁批“行文思路”。请坐。
师:好,继续。跟老师说,老师我又画出了哪一句?
生2:(十九自然段)(读)“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师:同学们也画出来的举手。(生举手)好,你再来说一说,为什么要把这句话给画出来?
生2:因为这里和以前不一样了,发生了变化。
师:既然写他在高原上种树,高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得记住,因此大家要画出来。旁边写四个字:高原变化。
师:好,还有谁画出来的?请举手,你来说,你画出哪个句子?
生3:我画出第20自然段。
师:第二十自然段,好,读——
生3(读):“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
师:大家注意,他画出的这个句子,其实还在写什么?四个字?
生齐答:高原变化
师:同学们,写高原变化的句子多不多?(生齐答:多)第十九段,第二十段有很多的句子,那咱们在做圈点勾画的时候,是不是全部都要画出来(生齐读:不是),否则的话,这个文章就要被你涂得满满的,不好看了。因此,你要画出其中某个关键句提醒自己就行了。听懂了吗?好,高原变化的句子,咱们就不再找了,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接下来看看,除此以外,我还画出什么句子?那位男同学,你来——
生4(读):我画出了第二十一自然段,生读“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的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师:你为什么把这一段全读出来了?
生4:因为这一段和第一段首尾呼应。
师:仅仅是因为首位呼应?还有没有?你读的这一段在内容上写什么?
生4:在写老人的伟大。
师:诶,在抒发,在赞美。同学们说对不对?
生齐答:对
师:对老人进行赞美,对老人种树的事迹有所感慨。因此,我们写这位老人,一定要注意,学怎样去抒发感情,学怎样表达对他的赞美。好,我们也写四个字:赞美评价。
师:那么同学们想想看,他刚才是一整段都画出来了。老师刚才说过了,如果一整段都是,最好是画还是点?
生:点
师:点,点出关键词,这就叫做“圈点勾画”。听懂了吗?
师:还有没有?你来说,你还画出了什么?不要重复。
生:我画出了第19段的第二句话,生读“那年,他已经87岁了。”
师评价:诶,真了不起!“那年,他已经87岁了。”下面同学,注意到这句话的同学举手。
(生举手)
师:(举手的)不多,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会画出这句话?
生:因为第一次他和老人相见的时候是在1913年,当时老人只是55岁的高龄,但是却在这三十二年期间,把这个荒山野岭给改造了,变成了一个绿洲。所以这句话,侧面体现出老人的伟大。
师:哦,其实也就说,写的是老人,关于老人的某些介绍,还是要画出来的。同学们听懂你了吗?因此,这个就表示老人的年龄,大家画出来,我们也写四个字“老人特征”。
师(提问小结方法):这样,我们大家就明白了,所谓的“圈点勾画”,不是随意的“圈点勾画”,读这篇课文,在默读了以后,哪四个方面要注意圈点勾画?(引导学生小结方法)一起说。
生:第一,行文思路;第二,老人特征;第三,高原变化;第四,评价赞美
屏显:
1、行文思路; 2、老人特征;3、高原变化; 4、议论抒情
三、利用方法,默读实践
师:所以,我们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出相关的圈点勾画。接下来,学会方法了,回到课文前面去,从“开头到第三次见面”前,默读课文,在这四个方面进行圈点勾画。
(生默读课文)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在默读中,画出在高原三次见老人的句子。第一次,哪句话?
生1(读):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
师:回答得真好!请坐。第二次,藏得比较深了,哪位同学能把第二次找出来?
生2:(答不上来)。
师:不怪你,这个句子,它藏得特别深。哪位同学有信心,我第二次去高原,你觉得是哪一句话?
生3(读):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
师:这句话不是写牧羊人的特点吗?我们找的是“我”去高原的句子,所以说这句话不容易找。哪位同学能找到?你来。
生4(读):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师:你告诉大家是第几节?
生:第13自然段第三行。
师:好,72页最后一段。她找到了这句话“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我们把第二行 “战争结束了”这句话再加上去,“战争结束了,不由得”连起来读一读,预备齐——
生(齐读):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师:不要多读,“战争结束了,不由得”,预备齐——
生(齐读):战争结束了,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
师:诶,不由得又去了高原,这就引出了第二次去高原见老人。再看看,第一次我见到的高原它是什么特征?这个问题难不倒你,就交给你,前面说自己找不出来,这次我觉得你肯定能找出来的。
生1:(迟疑,犹豫,小声说)不毛之地。
师:哪一句话?把整句话先读出来。你缺的是个好习惯。你给大家读读看,后面的这个句子,开始——
生1(读):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我们找出关键词,应该是哪几个关键词。
生(齐答):荒地 到处 光秃秃地 稀稀拉拉地
师:(请坐)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去高原,高原给我们一种荒凉的感觉,还有哪些句子可以说明?应该有很多,你来补充。
生2:(紧张颤抖地读)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师:你读书这么紧张,声音都变调了,不着急,重新读——
生2:(镇定自信地读)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
师:好!其实他读的这个句子很长,只需要两个字概括就够了。第一个是什么?
生齐:废墟
师:第二个是?
生齐:干涸
师:诶,好!因此我们看,荒凉、废墟、干涸,整个第二自然段都告诉我们,最初的高原都是那么的荒凉。不毛之地这个词语也画出来。
师:好了,我们就不再找了。再读,后来呀,第二次去高原,高原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能找出哪些关键句子来说明吗?后面的同学,举手特别热情,(话筒)给你好不好?
生1:第15自然段。
师:好,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语气平平地读)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
师:那你觉得有没有读出让人不敢相信的语气呀?你长得挺高的,你想象一下,那个树长得比你还要高的样子。来,重新读一遍。
生1(读):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重读“不敢”,有了惊喜感)
师:你看,马上比刚才好多了。你再把话筒传给旁边的同学,他还可以找到别的句子来说明这个高原已经种树了,而且树长得很高了。来,旁边同学,你还找到什么句子?
生2(读):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师: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这说明什么?
生2:种的树很多。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短句多,“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预备齐——
生(读):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师:这个句子,我能不能这样说:种橡树,种白桦树,还种山毛榉,他为什么写还种白桦树?谁能想到?你来说。
生3(读):因为白桦树非常难以生长。
师:对不对?(生齐答:对)谷底比较湿润,才适合种白桦树。所以同学们,这个“还种”的“还”字,说明白桦树——
生:存获几率低。
师:真难呀!我们一起来读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齐读)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师:还种白桦树,真了不起!可以看出来,高原种的树特别多,还有哪些句子?这个高原除了树以外,你还发现,还有哪些变化?
生4(读):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
师:嗯,树的面积非常大,树很多很多,了不起呀!还有没有?
生5(读):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师:诶,看到了什么东西呀?
生(齐读):溪水
师:原来干涸的地方,现在已有了溪水。可以看出来,第二次来了高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树、森林,还有溪水。而到了第三次,一切都变了。好,就刚才同学们找出来的句子,老师屏显出来了,你看,分别是三个阶段来高原,看到高原的景象。
屏显: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2、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你没举手,你来读一读。我们来看看,没举手的同学,读得怎样?
生6(断断续续地读):这里海拔一千两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师纠正:二三百米)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师:好,读第二句。
生6(读):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师:第三句,读。
生6: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哪位同学还愿意来试一试。你来读,大家听着。
生7(读):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师再次纠正: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老师想用两个词来评价这两位同学的读书情况,老师先不说。(话筒递给一位学生)你给这两位同学提个建议,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
生8:有一个同学读得太小声,有一个同学读得太快了。
师:哦,第一个同学读得稀稀拉拉,第二个同学读得干旱无比,是这意思吧。(全场笑声)同学们,我们想一想,当高原的景色发生变化,读要不要发生变化?
生(齐答):要
师:所以第一次读,要读得怎样?你来说。
生9:沉重
师:沉重,有道理,还有呢?第一次读得速度要快,还是慢?
生(齐答):慢
师:缓慢,沉重,失望。而第二次呢?
生(齐答):惊喜
师:尤其哪句?
生(齐答):看到了溪水。
师:第三次呢?
生:赞美
师:这是一种内心发出的震撼的力量。而第一次呢?我倒是赞同第一个同学读得稀稀拉拉的感觉。慢慢读,好不好?预备齐——
生:(齐读,语调发生了变化,有惊喜感)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2.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3.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
师:真好!看到了——
生(齐答):溪水
师:第三次,预备读——
生(齐读):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声音响亮,震撼人心)
师:你看,你们读得不一样了,也变化了,我就知道这个高原在变化了。所以同学们,这样一读,我们就知道了,这是一篇用什么手法写出来的文章?
生(杂):对比!
四、悟读“奇迹的背后”(人物形象)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语调、语气、情感也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牧羊人创造了一个奇迹。课文当中有一个词语评价老人,说他创造了奇迹。那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了,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你觉得这个奇迹的背后,应该归功于牧羊人的什么呢?来,你来说。
生1:归功于牧羊人的体力和毅力。(教师板书“体力”“毅力”,下同)
师:哪些句子说明他有毅力?
生1:(沉默,答不上来)
师:咱们不能找一个现成的答案,要从文章细微处中找出证据,哪些句子说明他是有毅力的?(学生开始认真细读)
生1(读):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师:好,大家听到了没有?他读到的哪个词语说明他有毅力?
生(齐答):一直
师:你把这个词重新读一遍,开始。
生2(读):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她读的这个句子中,什么词最多?
生(齐答):一
师:一和三,也就是数字词特别多。你再给他读读看,后面还有没有?就这个句子,连着读下去。
生1(读):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师:请问同学们,牧羊人要在这个高原上种出两万棵树,他得埋下多少棵种子?
生(齐答):20万棵。
师:哎呀!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一段的数字词特别多,让我们一比较就知道了,种树真的不容易,老人真的有毅力,而且非常坚韧,坚持。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数字词圈出来。再来看同学们,他刚才说了,三年来他什么?
生(齐答):一直这样
师:一直这样,另外再读下去。
生(齐答):一个人种着树。
师:一个人种着树,一个人的力量,是这么地坚强。另外,一个人种着树,说明这个人怎么样?
生(杂):孤独,要忍受孤独。
师:所以同学们,一个人要创造奇迹,一定要学会忍受孤独,在喧嚣的声音中,你是找不到奇迹存在的理由的。
师:好,请坐!他认为是毅力和孤独,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2:努力和坚持
师:从文章中找,哪句话说明这个人很努力,很坚持?
生2:(答不上来)
师:咱们习惯不好,我们喜欢先说一个答案出来。我们要从文章中找出来,坚持,哪些句子体现出来?找了到吗?(生摇头)不用抢着举手,要好好思考。有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了再举手。哪位同学来说?
生3(读):我认为是“悲伤和时间”。
师:悲伤和时间,这个有意思,怎么悲伤就能够创造奇迹了呢?告诉我。
生3(读):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师:好,为什么是悲伤的?
生3:因为他的独子和妻子接连地去世了。
师:所以他有了悲伤,其实你想说他干什么?
生3:很伤心。
师:嗯,一个人患难中见英雄,是这个意思吧。因此,人生当中会有很多的困难,他战胜了困难,所以你想说的也是坚强或者毅力。再读下去——
生3(读):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师:同学们,亲人都没了,他是不是消沉下去了?
生(齐答):不是。
师:而是把这种爱转化为动力,转化为对更多的人的爱,所以这个地方就种树吧,因此他这样说了。还有一个词叫做时间,其实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牧羊人的心理,有一个词你刚刚读过,有没有找到?
生齐答:找到了,“平静的心里”。
师:平静的心里,那就种树吧,做点好事吧,这就叫做什么?(生说“单纯”等)无私,单纯。好,我们接下来继续说,你认为是什么?
生4:我认为是坚持不懈的精神支撑着他。
师:哪个句子体现出来?
生4(读):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师:从没见过他有任何怀疑或动摇,这不叫做坚强而叫做什么?
生齐答:坚定
师:请坐,非常好!还有没有?后面的那位同学。
生5:我认为是热心。
师:哪里读出来?
生5(读):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师:他从不问这地的出处,他只想种地,多么纯粹。另外,他读到了一个成语,叫做?
生(齐答):一心一意
师:所以,他除了热心,还有专心,做事情非常专一。再来找,还有没有?
(生迟疑,没人举手)
师:很热心,很专一,是否就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了呢?你来说说看。你的同桌经常举手,应该会感动你的。(全场笑声)
生:(答不上来)
师:文章中有一些细节,非常让人感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怎样?你来说。
生6:非常的细心。
师:哪个地方体现出来?
生6:第七自然段,(读)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师:注意动词的使用,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不会忘记牧羊人是挑种子的描写。好树还要有好种子,尤其是在这个荒凉的土地上,更需要好的种子。这一段描写非常细腻,大家要注意,这和牧羊人做事认真、细心是分不开的。
师:最后两次机会,还有谁能说出一个不重复的内容?你都没有举手过吧?(生答:举过了),那你再举一次吧。(笑声)老师给你提示,“他说这个地方是湿润的,可以种白桦树”,说明这个植树牧羊人什么?
生7:知识渊博,会思考。
师:有文化,他喜欢动脑筋,爱思考。所以盲干,也干不出奇迹,因此,还得要有思想。最后一次,谁来说说看?说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请那位戴眼镜的同学说说。
生8:无私奉献。
师:嗯,这个讲过了,还有没有其他的?
生9:我认为他种了那么多树,可是他不骄傲,不张扬,不向外人宣传。
师:这地方你们从哪里看出来了?
生9:第六自然段,(读)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师:明明是写狗的呀?
生9:但是它写了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
师:哦,那是对主人进行什么描写?
生齐答:侧面描写。
师:这个同学厉害!所以,直接描写的咱们都说了,现在就找一个间接描写的。牧羊人非常低调。回去慢慢想:课文当中为什么写植树的牧羊人扣子缝得结结实实的,家里为什么弄得干干净净的,这些和他奇迹的创造,有没有关系?(学生思考,有所悟)
五、这篇文章也是“奇迹”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呀,(牧羊人的品质)绝对不是只用一个无私和毅力就能够表达的,文章还有很多很多的内容,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阅读过程中去思考。也正因此,他创造了奇迹。现在,老师想给大家透露一个秘密,这篇文章也是个奇迹,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这篇文章是因美国一家杂志征文,作者就投了这篇文章。这次征文的主题是:寻找生活中感动你的人和事。这篇文章一被杂志社拿到,杂志社就轰动了。哇,太感人了!他们马上就派人到高原上寻找这个老人,结果当地没有这个老人,说明这个故事是?
生:编造的。
师:同学们,这个编造的故事,怎么读起来像真的一样呢?除了细腻的描写以外,你觉得归功于作者的什么呢?除了精彩的描写,大家想想,为什么他会把这个“假”的故事,写得像真的一样?
生1:因为他想把这个事情变成真的。
师:那怎样就会变成真的呀?
生1:他想让那些干旱地变成绿洲。
师:你的意思是,他的心里有强烈的想法,是吧?(生点头)请坐。
师:你来说。
生2:我认为他应该是亲身经历过。
师:那就是有他生活的基础。还有没有,为什么会把一个故事写得像真的一样?
生3:我认为他感情特别丰富。
生4:为了呼吁人们植树造林,保护地球。(笑声)
师:哦,有一个好的主题。大家想想看,这个故事中,(从人物设置上看)还安排另外一个人,谁?
生齐答:“我”。(有学生说“第一人称”)
师:也就是说,用第几人称来叙述?
生齐答:第一人称。
生(杂):对,第一人称的叙述,会让这篇故事变得更加真实。(点头)
师:小说中的这个“我”不等于作者了。能不能这样写:“我”来到了高原上,就不走了,就和老人一起来种树。两个人种树,多好呀!这样行不行,为什么要写“我”三次来高原?能不能写“我”来了就不走了?(学生思考)就找你说,这一次试试看,能不能创造奇迹?(全场笑声)
生5(沉默答不上来)
师:要敢于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孩子!或者说,来三次和来一次有什么区别?
生5:这样写的话,就不能突出后续老人低调的想法。
师:借你的话说,不能突出相关精神品质。还有不能突出什么呢?
生6:不能突出老人通过这几十年的植树,让这高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强调)
生(杂):没有那么震撼。
师:说到关键点上了,来三次,一次一次的变化,这种惊讶感叹就会更加的深刻。所以同学们,好的故事,还要有好的技巧来写。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一段。
生(齐读):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下课铃声)
师:要想真正地了解一篇文章,也要用心地观察、思考你所读的文章,走进这篇文章的深处,那里就有一片美好的森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