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一、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5: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逻辑的力量:1、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
教学目标
1.明确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2.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并运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明确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掌握逻辑的基本规律并运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剧场】情境设置(通过小视频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交警:请吹一下。 司机:…… 这段测酒驾的视频有如此大的误会,承包所有笑点的地方就是二人对吹一下的“吹”字出现了理解分歧。 【拓展延伸】1947年,福克纳被要求评价最重要的美国作家,提到海明威时,他竟说“海明威没勇气,从没用一条腿爬出来过,从没使用过一个得逼着读者查字典看用法对不对的词”,海明威知道后大发雷霆。 因为我们知道,海明威以硬汉形象立于文坛,“缺少勇气”可能是他最不能接受的评价,海明威让他的一位将军朋友出面为他的勇气作证, 这位将军写了三页纸的长信来证明海明威当战地记者时是多么英勇无畏。海明威和福克纳因此交恶。 海明威也针锋相对地攻击福克纳,甚至说:“只要我活着一天,福克纳就得喝了酒才能为得到诺贝尔奖而高兴。” 听到这里,大家可以按一下暂停键,想一想两人交恶的根源在何处呢? 解析:福克纳所说的“勇气”是指海明威的文学创作,“没有勇气”是指创作天地狭窄,没勇气去摆脱;海明威认为的勇气是面对苦难和困境勇敢无畏的精神。 所以说,澄清概念,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概念,阐释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理性表达的基础、愉悦交流的重要手段。 二、任务活动 学习任务一 活动1:认识概念 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 活动2: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呈反变关系。 内涵越大,外延就越小;内涵越小,外延就越大。 学习任务二 活动1:研究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 容 关 系:①全同关系②包含关系③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④反对关系⑤矛盾关系 活动2:画出概念之间的关系 据文字描述,思考如何用图形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两个概念用a、b表示) 相容关系: 1.全同关系 两个概念内涵不一样,外延却一样,这两个概念就呈现全同关系。如概念a“北京”和概念b“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包含关系 两个相关的概念,一个外延大,是大概念;一个外延小,是小概念。大概念包含了小概念的全部外延,这种关系就是全包含关系。“水果”和“苹果”、“蔬菜”和“白菜”、“文具”和“笔”、“人”和“中国人”、“车”和“汽车”就是全包含关系。 3.交叉关系 在概念A和概念B的关系上,如果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并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和B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交叉关系。“青年工人”是“青年人”和“工人”交叉的结果,“女教师”是“女人”和“教师”交叉的结果,“学生党员”是“学生”和“党员”交叉的结果。 不相容关系: 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例如,“植物”和“动物”、“科学”和“迷信”等。 4.反对关系 在同一个大概念下面的两个小概念,如果两个小概念的外延相互排斥,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大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小概念之间就是反对关系。如“苹果”和“鸭梨”、“白菜”和“萝卜”、“正数”和“负数”。 5.矛盾关系 在同一个大概念下面的两个小概念,如果两个小概念的外延相互排斥,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大概念的外延,那么,这两个概念之间就是矛盾关系。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有理数”和“无理数”、“正数”和“非正数”。 概念的五种关系图如下: 学习任务三 实练生活中的概念 思考1:张三是李四的粉丝,这句话有问题吗? 这是复旦大学哲学系俞吾金教授的提问。我们知道粉丝是英文单词fans的谐音。在英语中fans是复数,而张三在人称上却是单数;因此,不能说“张三是李四的粉丝”,而应该说“张三是李四的'粉'(fan)”,或者说“张三是李四的'粉丝之一'。 思考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大家思考一下,孔乙己为自己的辩白有没有效? 孔乙己故意制造两个不同概念,把书面语的“窃”和普通人的口语“偷”区别开来,以掩盖自己的尴尬,显得非常滑稽可笑。 “窃”和“偷”这两个概念是相容关系中的全同关系。窃就等于偷 思考3:下面对某些概念下的定义,都不够准确,请说明理由 1.商品就是劳动产品。 解析: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否则就会出现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问题。本题是定义过宽 2.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进行陈述的内容。 解析:下实质定义不能用被定义的概念,本题是“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而带有刺激性的事件(比如战争、犯罪等)的报道。 解析:下定义必须用全同概念,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毛病。本题是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4.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解析:下定义不能用比喻句。因为下定义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内涵,外延与内涵表达不明确就会出现定义模糊不清的情况。本题是以比喻代定义 总结:原则一,要用全同概念,原则二,不可循环定义和比喻定义。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呢? 学习了什么是概念,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有5种非常重要的关系,进行了生活中的概念的实际练习。 精准把握概念,是人与人之间理性表达的基础,愉悦交流的重要手段。追问概念的含义更是使思维清晰的切入点,提升点。 三、课后作业 2022年浙江高考语文卷语言表达题第6题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 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地理标志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后,只要满足特定的条件,谁都可以申请使用。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地理标志是与‘三农’联系极为密切的知识产权标识。”我国地方名优特产数不胜数,地理标志打响了特色产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标志产品获得消费者认可,成为市场的“通行证”,展现了良好的竞争力。蓬勃发展的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 根据文中信息,给“地理标志”下定义。不超过20个字。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