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理趣诗”
——《题西林壁》教学
【任务分析】
《题西林壁》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该古诗重在体会作者不同角度的观察,领悟并表达观察中悟出的哲理,吸收中华民族文化智慧。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紧扣这一阅读要素,本课融“观察事物”与“想象诗境”于一体,立足诗人连续细致的观察与生动准确的表达,将读懂古诗和领悟哲理融于一体。
本课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理趣诗蕴含哲理,学生通过阅读、质疑、比较、推断等方式,自主发现理趣诗由景入理的特点,体悟且有条理地表达诗中的哲理。这与任务群中“运用理性的思维方法学习”和“提升思辨性表达能力”的目标一致。
【学习资源】
1.文本
①描写庐山的诗句,如,白居易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
②四首理趣诗《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来源:《中国古典诗词名篇分类鉴赏辞典》)。
2.影音
①短视频《理趣诗,我知道》
②自制微课《“岭、峰”汉字揭秘》
【实施框架】
1.教学目标
(1)能在自主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微课学习、联想想象,感受理趣诗细致观察景物,生动表达哲理的独特魅力,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能在具体的任务情境中,借助注释、背景资料、生活经验等,开展理趣诗的自主阅读和语言实践,掌握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逐步提高古诗的理解能力和思辨性表达能力。
(3)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正确运用理趣诗中的哲理,有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习情境: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理趣诗,这些古诗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在我们遇到困难,感觉无助时,能让我们鼓足勇气,重拾希望。本课借助“话说理趣诗”这一任务情境,学生了解理趣诗的由景入理的特点,发现并传承古人的智慧。
3.任务框架
【任务实施】
任务一:寻哲理
(一)学习活动一:初读古诗,提出问题
1.观看视频,明确任务。
(1)观看短视频《理趣诗,我知道》,交流对“理趣诗”的了解。
预设1:理趣诗里既有写景的部分,也有说理的部分。
预设2:《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等都是理趣诗。
(2)明确任务:开展“话说理趣诗”活动,发现古人的智慧。
2.朗读古诗《题西林壁》,读正确,读通顺,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1)朗读古诗,读准“岭”“峰”“此”等字音。
(2)交流古诗大意,互相补充,完善大意。
3.提出疑问,交流问题,确定共同疑问:苏轼为何不识庐山?
学习活动二:感受“不同”,发现哲理
1.辨识“岭”和“峰”。
(1)找观察点:苏轼是怎么看庐山的呢,他身在何处,在山中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圈画出诗中表示位置的字。
(2)汇报圈画的字词,重点理解“横看”:从山的正面看。
(3)理解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观看微课,区别“岭”和“峰”。
(微课内容)同学们,现在我们要来区分两个字:岭和峰。先来看岭字,它最早的汉字是这样的: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首领的“领”,以一座山为首,一系列的山脉,我们称之为“岭”。
岭,在庐山随处可见。像这样层层叠叠的山脉,就叫做“层峦叠嶂”;由险峻的高山连成一片的山脉,叫作“崇山峻岭”;看,这些山脉高低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可以用“连绵起伏”“ 绵延不绝”来形容它。
接下来,我们来看峰字,它最早的汉字是这样的:上面一个山,下面的部件后来简化为“夆”,表示刀尖,所以像刀尖一样的山,我们称之为“峰”。
在庐山,山峰形态各异,变化万千。瞧,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山峰排列着,叫作“奇峰罗列”;一座座险峻的山峰像巨人般耸立着,叫作“危峰耸立”;这座山峰高高直立,直入云端,我们可以用“高耸入云”“直插云霄”来形容它。
同学们,听了我对“峰”“岭”的介绍,你能来说一说,横看庐山和侧看庐山,会是怎样的景色呢?如果能用上这些描写岭和峰的成语就更好了!
(4)运用描写峰和岭的成语,交流庐山不同角度的风光。
预设1:横看庐山,层峦叠嶂,侧看庐山,高耸入云。
预设2:横看庐山,高低起伏,侧看庐山,直插云霄。
预设3:横看庐山,绵延不绝,侧看庐山,危峰耸立。
2.想象“万千风光”。
(1)聚焦课内诗句“远近高低各不同”,自主展开想象说一说:站在 处看,庐山 。
预设1:站在远处看,庐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
预设2:站在近处看,庐山像一位高大的巨人耸立在眼前。
预设3:站在高处看,庐山云雾缭绕,隐隐约约。
预设4:站在低处看,庐山又高大又险峻,一眼望不到头。
(2)呈现写庐山风光的诗句,同桌合作诵读,选用诗句,填空:
从远处看庐山, ;从近处看庐山, ;
从高处看庐山, ;从低处看庐山, 。
预设:从远处看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从近处看庐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高处看庐山,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低处看庐山,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3.交流体会,发现哲理。
(1)跟随苏轼观察了庐山,大家有什么发现?
预设1:站在不同的位置欣赏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
预设2:庐山千姿百态,要想欣赏不一样的美景,要像诗人苏轼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仔细观察。
预设3:不同的诗人,观察到的庐山景色各不相同,这说明庐山的风光不止一种。
(2)自主解疑:诗人见识了庐山的不同面貌,为何还说自己“不识庐山”呢?
预设1:因为庐山景色千姿百态,苏轼不知哪个才是庐山的真面目。
预设2:作者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只是庐山的一面,不能领略到它的全貌。
任务二:说哲理
(一)学习活动一:分组读诗,探究哲理
1.自由读《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三首理趣诗,选择自己想要研究的古诗,和相同研究内容的同学组成新的学习小组。
2.根据学习要求,合作学习理趣诗。
学习要求:
(1)独立学习: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
(2)组内交流:说说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发。
(3)合作诵读:以多种形式合作诵读古诗(如分句读、表演读等)。
(二)学习活动二:合作汇报,分享哲理
1.小组合作上台,话说“理趣诗”:合作诵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分享古诗中的哲理。
预设1:《观书有感》描写清澈的池塘中源源不断有活水流进的景象,告诉人们多读书,才能获得智慧的道理。
预设2:《登鹳雀楼》由登高望远时看到落日和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想到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也经常被用来激励人努力进取。
预设3:《登乐游原》中,诗人看到夕阳西下慢慢消失的自然景色,告诉人们要珍惜美好时光的道理。
2.借助评价表评一评各组的分享。
任务三:用哲理
(一)学习活动一:回顾组诗,熟读成诵
1.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四首理趣诗。
2.背诵《题西林壁》和自己喜欢的其他理趣诗。
(二)学习活动二:情境填空,活用哲理
1.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2.投影展示作业,全班交流,评议,修改。
第(1)题预设:张爷爷急切想治好自己的糖尿病,却被卖假药的人骗了,在我们看来很容易拆穿的骗局,他却没看出来。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2)题预设:当我们只顾贪玩,没有心思读书时,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多读书,才能获得智慧。”
第(3)题预设:奶奶退休后,过上了舒适的老年生活,但她总是念叨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教学现场】
任务一:寻哲理
师: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古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理趣诗,这些古诗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一起来看看什么是理趣诗。
(观看短视频《理趣诗,我知道》)
师:谁来说一说你对理趣诗的了解?
生:我知道理趣诗里既有写景的部分,也有说理的部分。
生:我知道理趣诗有很多,比如《题西林壁》《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
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感觉无助时,读到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能让我们鼓足勇气,重拾希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话说理趣诗”,发现古人的智慧吧!一起读这首理趣诗的诗题。
生:题西林壁。
师:“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呢?
生: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师:要想说好理趣诗,首先要先读好它,自己先读正确这首诗。
(学生自由读古诗;指名一生读)
师:你把“岭”和“峰”的后鼻音读得特别准。谁再来读一读“岭”?
(两位学生读正确“岭”)
师:把“岭”和“峰”放回诗句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整首诗。
(学生齐读全诗)
师:读着读着,你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吗?
生:“横看”是什么意思?
生:“岭”和“峰”是什么样子?
生:作者明明在山中,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苏轼为何不识庐山?那么,苏轼是怎么看庐山的呢?他身在何处,他在山中哪些位置观察庐山的,请你在文中把表示位置的字圈出来。
生:横、侧、远、近、高、低。
师:“横看”是怎样看呢?
生:从正面看。
师:(老师侧身)现在老师就是一座山,你是在山的哪个位置看到我的?
生:侧面
师:(老师正对学生)现在呢?
生:正面。
师:所以横看就是——
生:从正面看。
师:无论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山的——远处,身在山的——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他都身在——庐山之中。那苏轼在庐山中看到了哪些景象呢?找出诗句读一读。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岭”和“峰”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岭”是长长的,“峰”是尖尖的。
生:不一样,“岭”是连成一片的,“峰”是一座座孤立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微课老师是怎么说的?
(观看微课,学习“岭”和“峰”的区别)
师:知道了岭和峰的区别,你们能运用这些成语说一说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风光吗?
(学生运用关于“岭”“峰”的成语,自主练习说话,再全班交流)
生:横看庐山,连绵起伏。
生:侧看庐山,危峰耸立。
生:横看庐山,崇山峻岭。
生:侧看庐山,奇峰罗列。
师:这些雄伟壮丽的景色就是苏轼所写的——
生:(齐)横看成岭侧成峰。
师:那身在庐山的远处、近处、高山与低谷,看到的景又是怎样的呢?苏轼并没有细说,只告诉我们——远近高低各不同。都有哪些不同的景象呢?请你展开想象,说一说。
(学生自主想象说话:站在 处看,庐山 ;全班交流)
生:站在远处看,庐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
生:站在近处看,庐山像一位高大的巨人耸立在眼前。
生:站在高处看,庐山云雾缭绕,隐隐约约。
生:站在低处看,庐山又高大又险峻,一眼望不到头。
师:从古至今,不同的诗人来到庐山,都被庐山不同的风光所吸引,写下来不同的诗篇。请你和学习伙伴合作读一读这些诗句,再填一填。
(同桌诵读诗句,选用诗句,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生:从远处看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从近处看庐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生:从高处看庐山,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生:从低处看庐山,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师:跟随诗人观察庐山,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站在不同位置看庐山,看到的景色是不一样的,远望庐山可以看到气势磅礴的瀑布,走进庐山可以欣赏漫山遍野的桃花,站在高峰,可以看到庐山危峰耸立的景象。在庐山脚下抬头看,看到庐山上竹子茂盛,云雾缭绕,溪水潺潺。
生:不同的诗人,看到的庐山景色都是不一样,他就像个万人迷,千姿百态。
生:庐山的景色变化万千,要想看到这么多的景色,需要像苏轼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仔细观察。
师:苏轼曾两次拜访庐山,第二次在山中流连了十余日,就是这样的连续观察,再加上多角度的细致观察,才让他欣赏到庐山“各不同”的美景,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感受诗人眼中的庐山美景。
生:(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欣赏了庐山的千般面貌,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师指板书:不识庐山?)
生:因为庐山景色千姿百态,苏轼不知哪个才是庐山的真面目。
生:因为作者在庐山中看到的景色只是庐山的一面,不能领略到它的全貌。
师:(师擦去“?”)是的,跳出事物本身,进行全方面的观察,我们才能了解事物的真面目。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生:(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学们,苏轼在庐山看到这样的景,就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了不起!一起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一读全诗。
(生齐读古诗)
任务二之学习活动二:合作汇报,分享哲理
(呈现《观书有感》《登鹳雀楼》《登乐游原》)
师:这三首理趣诗,你最想研究哪一首诗?拿出学习单读一读吧。
(生自由读喜欢的古诗)
师:你想研究哪一首诗
生:《观书有感》。
生:《登鹳雀楼》。
师:看来大家想研究的诗都不一样,那么,就请研究同一首诗的同学们坐在一起学习吧!
(根据摆放写着诗题的台签,学生快速分组后入座。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师: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
生:独立学习: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组内交流:说说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发。合作诵读:以多种形式合作诵读古诗,如分句读、表演读等。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来分享《观书有感》这首理趣诗?
(一小组上台展示)
生:大家好,我们为大家讲一讲《观书有感》这首理趣诗,请听我们读一读。
(小组成员齐声朗读《观书有感》)
生:作者看到池塘就像镜子一样清澈,天上的太阳和云朵的影子在池塘里来回移动,就悟出了一个道理,池塘之所以这样清澈,是因为不断有新的水流进来,学习上也是这样,要想不断学习新知识,就要多读书。
师:只有多读书,才能充满智慧,我们也来一起读一读。
(全班齐读《观书有感》)
生:大家好,我们小组要来说说《登鹳雀楼》,我们先给大家演一演这首诗。
(这组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生: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太阳在山后渐渐落下,黄河水奔腾不息,流向大海,这么壮观的景象被诗人尽收眼底,由此,他知道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在生活中,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老师也经常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我们要不断的努力,学习上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师:你们也很会动脑筋。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对古诗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了!
生:大家好,我们小组说的是《登鹳雀楼》这首理趣诗,我们先来给大家合作朗读这首诗。
(分句朗读古诗)
生:《登乐游原》这首诗写了一天傍晚,作者坐车来到野外,观赏风景来散心,他恰好看到黄昏的落日正在渐渐下沉,天空都被染红了,风景特别美,可惜的是天快黑了,这样的美景也快消失了,所以他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后来人们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师:是啊,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身边美好的事物。
【评价设计】
任务一:运用微课中或自己积累的描写岭和峰的成语,说说横看和侧看庐山分别是怎样的风光。
辨识“岭”“峰”评价表
评价标准 自评
正确选择描写岭的成语,准确描述庐山的一种形态。
正确选择描写峰的成语,准确描述庐山的一种形态。
正确选择一组描写岭和峰的成语,准确描述庐山的不同形态。
用课外积累的成语准确描述庐山的不同形态。
任务二:话说“理趣诗”
先合作诵读古诗,再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然后联系古诗中写景的部分或者生活实际,介绍古诗中的哲理。
话说“理趣诗”活动评价表
评价标准
正确诵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有肢体动作和表情。 正确朗读古诗,基本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正确朗读古诗。
发现并准确表达哲理的意思。 发现哲理,基本能表达哲理的意思。 发现哲理,但哲理的意思表达不够准确。
任务三:从四首理趣诗中选择正确的诗句,完成填空,书写端正。
“情境填空”评价表
评价标准 自评 同伴评 老师评
正确使用一句古诗,书写端正。
正确使用两句古诗,书写端正。
正确使用全部古诗句,书写端正。
学生作业示例
评价说明:这份作业正确使用全部诗句,书写端正,可以获得三颗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刚好对应情境中张爷爷因求医心切,看不清骗局,因此被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借活水让池塘变得洁净这一自然景象,告诉我们做学问的方法——多读书,可以获得智慧,这与情境中“只有多读书,才能获得智慧”相一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告诉我们美好的事物很短暂,稍纵即逝。这与情境中“时间过得太快”是一致的。
【教学反思】
“话说理趣诗”这一任务促进阅读与表达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使学生的思维获得整体发展与有效提升。
自疑自答,激活思维。通过自主质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苏轼为何不识庐山”作为“寻哲理”这一任务的驱动性问题,在步步解疑中,学生作为观察者和思考者,体验古代诗人从不同角度走近庐山,观察庐山,从而明白了诗中景与理的内在关系,自主解疑,悟出诗理。这样的学习经历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乐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交流空间。
提字挈词,提升思维。为了提高阅读活动的思维含量,将识字学词与感悟诗境相结合,借助微课,从“岭”“峰”的字源到庐山风光的呈现,让学生鉴赏岭和峰,又采用语境填空的方式,让学生选择运用描写岭和峰的成语说说不同角度的庐山形态,这一“感悟积累”到“鉴别运用”的转换,将学生思维延伸至更深处,帮助学生积累分析、比较等思维方法。
合作探究,发展思辨。在“说哲理”的学习任务中,学生选择一首课外的理趣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分析理趣诗中景和理的内在关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或吟诵或表演的小组合作展示中,把握哲理诗由景入理的特点,并能用哲理指导生活,汲取了传统文化智慧,发展了辨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能力。
在合作学习课外理趣诗时,除了提供注释,如果能在学习单上呈现更多关于理趣诗的资料,如创作背景、诗人生平及创作特色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发现理趣诗的哲理。
(此案例撰写者 蔡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