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学历案
【学习目标】
1. 会读后鼻音、平翘舌音,会写“题、侧、峰、庐、缘”等5个生字;
2.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述远看、近看、俯看、仰望庐山所看到的山的不同形态,深入理解写景诗句;
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将感悟哲理与他们熟悉的情境建立联系,体会故事所蕴含的朴素哲理。
【资源与建议】
我们在二年级上册学习《画杨桃》知道看待事物角度不同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本单元我们将继续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感受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是本课的重点,你可以通过圈画关键词、背景导学、展开想象等方式学习。
题壁诗是古代诗歌的瑰宝,到宋代,把诗题壁成为发表的最佳方式之一,体现了当时诗歌创作十分繁荣。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读音我会选。
岭(l ǐng l ǐ n) 峰(fēng fēn)
我知道下面字的意思。
题 缘
我猜测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原因是( )
赞美庐山 B. 讲述道理 C.记录旅行
课堂活动一 揭题,感知诗意
课前谈话:
在我国的北部,有一座美丽的庐山,今天我们一起去庐山游玩,你会怎样记录庐山呢?
预设:写山,写树,写云。观察的角度不同,记录的内容也不一样。
回顾李白《望庐山瀑布》
揭题
说诗题
古诗,意境深远。 “江山如此多娇,令无数文人墨客竞折腰” 宋代也有一位诗人苏轼写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借助注释,想想题目的意思,试着读一读?指读课题《题西林壁》。
你为什么这么读?
预设:根据注释,“题”是动词,意思是书写,题写,(区别“提”)“西林”是指西林寺,是地点,“壁”是指墙壁(“壁”下面是“土”)齐读课题。
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诗。
我们把这一类的诗叫做题壁诗。
古代很多诗人都喜欢把诗题写在墙壁上,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朋友圈,过往的行人看到了,好诗,再把它传颂给别的人。
3. 这首诗作者是苏轼,对于诗人,你了解什么?
预设:苏东坡,跟杭州的渊源,之前学过的写景诗《惠崇春江晚景》和送别诗《赠刘景文》。
了解诗人有助于我们读懂古诗。
初读课文
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首诗,多读几遍,读正确。
(1)古诗读正确。
后鼻音:横、岭、峰
平翘舌音:只缘身在此山中
老师发现,你把“岭”读得特别准。我们放回诗句中读。
小组读
2.质疑:读着读着,我们跟诗的感觉就近了,一起跟随诗人的脚步,看看诗人在庐山看到什么景象。
借助注释、插图想想诗意。同桌合作交流,说说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横-侧
不识庐山
是啊诗人为什么不识庐山呢?他是从哪些角度观察庐山的?请你在书中画一画。
无论诗人在山的哪个位置,诗人就是不识庐山。
课堂活动二 观景 入乎其内
岭和峰是一样的吗?你们能用巧手画出苏轼描绘的庐山岭和峰吗?
(2)结合庐山地图,站在正面看——站在——成峰,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除了从正面看和侧面看,诗人还从哪些角度看到了庐山另外的面貌?
(2)运用“他远望庐山......近观庐山......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的句式说说对“各不同”的理解。
远处看: 近处看:危峰兀立 高处看:一望无际 低处看: 时间
还可以从哪些视角?其实从时间的角度,庐山还有多姿多彩的形态。
(板书:观景 角度不同)
视频
(3)结合图片,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诗人在进入庐山时,也被庐山的景象迷住了,他横看庐山连绵起伏,他侧看庐山,发现巍峨高耸。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远望庐山发现庐山若隐若现,他近观庐山发现犹如巨人,他俯视庐山宛若仙境,他仰望庐山发现直插云翔,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他变幻不同的位置看庐山,庐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于是,他写下了这两句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课堂活动三 悟理 出乎其外
(一)感悟道理
(1)从字面理解
大诗人苏轼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他从不同的角度、位置、浏览了庐山之后,从正面、侧面、远近高低等不同角度观察了庐山,一路思考,但是仍有一个疑惑?你在诗中找到他的疑惑了吗?告诉老师。
诗人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预设:是因为诗人在山中,不能看清山的全貌。
(二)背景导学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苏轼因为对王安石的变法持不同的意见,所以被宋神宗贬谪到了黄州,做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苏轼4月份离开了黄州,5月份登上了庐山,他后来写了一篇小文章叫《自记庐山诗》,很多的僧人都知道苏轼是个大文豪、大诗人,纷纷要求他在所观之景的旁边要留下诗篇。以苏轼的个性怎么经得起别人的怂恿呢?一来二去,山前山后写了不少的诗。归堆起来大概写了有十几首,这首《题西林壁》,是他游览庐山之后的总结之作。
由于人们身处的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会有偏差,只有跳出狭小的范围,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面对王安石变法,苏轼也是身处其中,人们身处其中,所以才有感而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变法,后来到了黄州,超然于政局,跳出了局面,才看了个完全。
其实,主张变法的王安石在纷乱的时局中告诉了大家,怎样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请同学们到王安石的诗中寻求答案,圈出王安石的看法。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站在哪里才能看见全局?(最高点)
是啊,当人们一片迷茫,在变法中王安石全面地看待事物,不受浮云遮挡,跳出事物,才看清事物的全貌。
像这样蕴含着哲理的诗,我们叫它哲理诗。
(三)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下棋……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表达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带着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配乐)
(四)座右铭书签
吟山水画卷,诵人生哲理。行走在古诗中,庐山千姿百态、雄奇险峻的景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苏轼在畅游欣赏之余,感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诗人一同题写下这首哲理诗,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
指导书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