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大学之道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7:2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大学之道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学之道》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篇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礼记·大学》,围绕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强调的是“修身为本”。全文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准确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以及其内部关联。结合了解到的历史文化知识,思考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大学》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礼记》这部著作的主要思想。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课文。
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概括说理的艺术技巧。
4.准确把握和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华东理工大学校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华中科技大学校训:明德厚学,求实创新
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香港大学校训:明德格物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明德任责
这些大学的校训,有个共同点:源自或部分源自《礼记》。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学之道》,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核,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
环节一:知人论世
【了解大学】
《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题、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朱意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历代评论】
1.宋代理学家朱熹:“《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礼记》乃秦汉上下诸儒阐释《仪礼》之书,又有他说附益于其间。”
2.明代诗人黎靖德:“大抵说制度之书,惟《周礼》《仪礼》可信,《礼记》便不可深信。”
3.明代思想家王夫之:“补《礼经》之所未备,以会通于事物之变,而为之定体也。”
4.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礼记》为儒家者流一大丛书。《礼记》之最大价值,在于能供给以研究战国、秦、汉间儒家者流——尤其是荀子一派——学术思想史之极丰富之资料。”
5.现代史学家吕思勉:“《礼记》为七十子后学之书,又多存礼家旧籍。读之,既可知孔门之经义,又可考古代之典章,实为可贵。”
6.现代学者王梦鸥:“《礼记》不但是打通《仪礼》《周礼》二书之内蕴的钥匙,同时亦是孔子以后发展至西汉时代,许多孔门后学所共同宣说儒家思想的一部丛书。”
环节二:初读感悟
任务活动一 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4)播放多媒体音频
任务活动二 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认真思考下面的问题。大学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对于社会人生有什么样的意义
【答案】①“大学之道”的核心: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②“大学之道”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位有所追求的君子都是很有意义的。“明明德”是修身克己,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亲民”是影响他人,发挥社会影响作用;“止于至善”是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理想目标。
第二课时
环节一:入情入境
任务活动一 文本研读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彰明,动词 明:美好的,形容词 亲:亲抚 止:达到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品德,在于亲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知道 止:应达到至善的境界 定:志向坚定
静:心不妄动 安:性情安和 虑:思虑精详 得:处事合宜
译文:知道应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
原文: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所:......的道理 近:接近
译文:每个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先后次序、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学的宗旨)了。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治:治理 齐:使...整齐有序
修:修养 其身:自身的品性
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理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原文: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正:使...端正 诚:使...真诚 致:获得
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要先让自己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取知识。
原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对外物之理充分认识
译文: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与探究事物的真理。充分认识了的外物之后就能对外物之充分认识,充分认识到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庶人:平民百姓 壹是:一律;一概
修身:修养品性 本:根本
译文: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第三课时
任务活动 再读课文
1.概括内容及作用。
明确 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
2. “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环节一:研读析旨
1.有的版本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民”应为“新民”,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不同意。“亲民”的意思是“亲近爱抚民众”,就是要关心众生疾苦,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示例二:同意。“新民”的意思是“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更符合儒家“仁”的思想。
2.儒家学说强调个人“修身”,请分析“正心”与“修身”的关系。
【答案】“正心”指端正自己的内心,“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只有先“正心”,才能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3.“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环节二:思考延伸
1.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 “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
2.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这些内容在后世多被提及,请查阅资料举例说明。
示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明末清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以及明朝王阳明留下“阳明格竹”的故事(想通过研究竹子来获得道理),这些都与“大学之道”是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