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09 17:2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必上5.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能大致读懂文言短文,但是理解能力还不够,仍停留在文本表面,加之诸子散文的思想含蓄晦涩,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分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文章。本篇课文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以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学习这篇文章时,要结合《孟子》中的相关论述,并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以及语言上的独特精妙之处。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文本,感受“浩然之气”。
3.分析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了解论证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并背诵文本,感受“浩然之气”;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所学《齐桓晋文之事》,完成关于孟子其人的相关填空,回忆孟子的思想主张。
二、知人论世
(一)孟子其人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上承孔子、子思之学“受业於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后人尊称他为“亚圣”。代表作品:《鱼我所欲也》、《齐桓晋文之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二)孟子思想
1.哲学思想——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孟子道性善”养浩然之正气,寡欲以养心
2.政治思想——仁政论(德治)保民而王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仁政”“王道”
3.价值观——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孟子》其书
《孟子》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共7篇,每篇分为上、下章,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的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更细致。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四)创作背景
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封建制已经在各国确立。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互相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割据混乱的局面已成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尖锐激烈的社会变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辩难、斗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大局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各国诸侯,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其中的著名篇章。注:这一部分也可放在预习学案中,上课检查。
环节二、初读感悟
解题:《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选自《孟子·公孙丑上》,题目为编者所加。孟子认为人人都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善端,把他们发扬光大,我们就会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任其泯灭,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这就是他的“性善论”,“王道论”是“性善论”在政治学上的运用。本章最能体现孟子这种思想的篇章。“忍人”:狠心对待别人。“不忍人之心”:指怜爱别人的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的观点,即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
任务活动: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
(4)播放多媒体音频
环节三、入情入境
质疑与思考
假如快要掉进井里的是一个臭名昭著、大家厌恶至极、人人得而诛之的人物,那么又有多少人会产生同样强烈的恻隐之情呢?
人性本善或者本恶到底哪个正确是无法证明的,因为这不是事实判断,这是价值判断。但我们可以思考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目的”是什么?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1.如果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人做了坏事是否视其为理所应当。所以孟子提出性善的目的是想要用道德激励来防止罪恶。
2.时代判断: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舜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整个时代都在崇尚军事武力,百姓是“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孟子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希望诸侯“发施仁政”,用“不忍人之心”像父母爱孩子一样爱百姓,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性善论是仁政的理论基础。
引导学生从对象、时代背景和目的去理解孟子论断的合理性和伟大性。
质疑与思考
1.缺少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人,是否就“非人”了?
王小波在《我看国学》中说:孟子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孟子确实不讨人喜欢,但是这两个今人看起来是骂人的词语,在孟子这里却并非是辱骂。他们只是孟子人性论的必然的演绎结果而已。既然孟子的人性论指向性善,那么不善甚至邪恶自然就称不上所谓人了。他探讨的是进入政治生活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但凡一个有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的人,都具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如果不具备这些心理品质,那便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外的野蛮人,或者用孟子的话来说:非人也。
2.见孺子将入于井而有怵惕之心只能说明人有恻隐之心,不能证明人有其他三心。但是孟子省去了对后面三个“心”的解释,直接给出了结论。
为了仁政的目的提出的性善论。
可以与前面《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贯通讲清楚。
译文: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人,是自己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自身具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涌出来。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不足以侍奉父母。”
问题:如何理解“四端”?具备“四端”是否等同于具备“仁义礼智”这四种美德?
“端”的意思是“开端,开始”,可以理解为萌芽,但萌芽并不等于观念本身,因此具备“四端”并不等于具备“仁义礼智”四种美德,只是具备了达到“仁义礼智”四种美德的潜能。孟子说人有四端是为了说明人性本善,但人性本善不等于人的行为做到了善,所以想要行为达到善,具备仁义礼智四种美德,需要“扩而充之”。
问题:速读文本,分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假设论证:“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通过假设,论证后天扩充发展“四端”的重要性。正反对比论证:通过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拥有“不忍人之心”对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质疑与思考: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
要。人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刚刚燃烧的火或者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的私欲膨胀,也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有意识地主动修炼养成自己,培养侍奉父母、安定四海的素养。孟子的“扩充”论背后,实质上是对于个体责任担当的要求。
环节四、深入研读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体现了他的“性善论”思想,即主张人性向善,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性恶论”,即主张人性本恶,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
观点一:孟子的“性善论”是从正面激励人奋发向上、自觉向善的,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孟子把道德观念、道德理性看作人的本性,强调了人性本善;在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孟子又强调了“为仁由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个人扬善弃恶、积极向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观点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借助礼仪规范来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重视利用客观条件进行教育和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有利于道德的发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存在粗陋之处,所以要加强后天的学习和改造,从而造就完善的人格。
观点三:二者各有长短,二者互补更利于道德的发展。清代学者钱大昕说:“孟言性善,欲人之尽性而乐于善;荀言性恶,欲人之化性而勉于善。立言虽殊,其教人以善则一也。”即两种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去恶向善。其中,孟子提供了人性善的内在依据,认为人天生具有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却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荀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被动性,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主动性和可能性。二者相互补充,既能鼓励人注重自我道德修养,又能加强对人外在的道德约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