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2级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木星,古称岁星,西汉时期,《史记·天宫书》作者司马迁将实际观测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为“木星”。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被称为太阳系的“卫星之王”,其中木卫二冰冻外壳主要由水冰构成,它可能隐藏着液态海洋。完成下面1-2小题。
1.在太阳系中,木星卫星数目最多的自身原因是
A.亮度最大 B.距日最近 C.温度最低 D.质量最大
2.有专家称,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其依据最可能是
A.温度 B.大气层厚度 C.液态水 D.宇宙环境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下图示意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这种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层次性
4.图示一级自然区划的主要指标包括
①地势阶梯界线②季风非季风区界线
③内外流区界线④1月均温0℃等温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关于图示各区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f区受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
B.e区的地形以山地、山间盆地为主,沟壑纵横
C.d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
D.b、c区的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大李村地处武汉近郊,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内。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该村第二产业发展受限,村民多为菜农,人口外流严重,民房闲置较多。近年来,大李村独特的风貌吸引外来人口入村租房生活创业,村落焕发新的生机。图为“大李村区位图”。据此回答6-8题。
6.大李村第二产业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劳力短缺 C.环保需要 D.用地紧张
7.近年来,该村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可能是
A.现代牧业 B.物流仓储 C.高端金融 D.文化创意
8.外来人口入村生活创业,对原住村民的主要影响是
A.挤占就业机会 B.推动整体外迁 C.提升教育水平 D.改善人居环境
合肥市地处安徽省中部,境内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下表示意2011~2021年合肥市粮食播种面积与产出状况及棉花产量统计。据此完成9-11题。
9.2011~2021年合肥市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不同步,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机械化水平低
C.农业投资下降 D.种粮收益较低
10.从2011~2021年合肥市棉花产量的变化可知
A.棉花消费重心已转移 B.气候变化改变自然禀赋
C.当地城镇化发展迅速 D.纺织服装产业逐渐衰落
11.为提高粮食产量,合肥市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B.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C.提高粮食平均价格 D.大力开垦宜农荒地
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水师官兵乘伏波舰、琛航舰巡查南海诸岛。在今三沙市西沙区测绘地图,勘察岛屿,勒石竖旗,逐一命名,其中琛航岛(16°27′N,111°42′E)以琛航舰命名。李准滩(7°48′N,110°28′E)位于三沙市南沙区,是为了纪念李准当年巡查南海诸岛而命名(下图)。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一年内李准滩的正午太阳高度与琛航岛相比,正确的是
A.夏至日都达到最大值
B.始终大于琛航岛
C.冬至日都达到最小值
D.达到90°的次数多
13.依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断
A.琛航岛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李准滩大
B.琛航岛与李准滩的直线距离约1200千米
C.李准滩较琛航岛更易受台风影响
D.李准滩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琛航岛高
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也是接纳沿海港口设立“内陆港区”的平台。我国目前主要陆港有浙江义乌陆港、四川成都陆港、陕西西安陆港等。据此完成14-15题。
14.与义乌陆港相比,成都陆港更能使上海港
A.缓解交通拥堵 B.拓展腹地范围
C.提高通关效率 D.缩短联运距离
15.我国内陆城市建设陆港会
A.扩大行政管辖范围 B.改变城市地域文化
C.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D.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第二卷 非选择题 (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科学家们认为在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存在着一道如隐形桥梁般的浅滩,经由澎湖列岛北侧通往台湾岛中南部,称之为东山陆桥。距今约260万年至1万年的更新世冰期东山陆桥曾多次露出海面。
台湾岛中央山脉分布着上万种特有物种。研究发现:中央山脉很多高山特有植物的亲缘种类生长在西南横断山区;更新世冰期横断山区高山植物向低海拔的东部扩张至云贵高原与华南地区;因间冰期扩张至华南地区的高山植物无法继续生存,形成现在台湾中央山脉与横断山区高山特有植物间断分布的格局。
(1)分析台湾岛中央山脉植物种类多样且独特的原因。(6分)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更新世冰期时东山陆桥出露海面的原因。(4分)
(3)说明更新世冰期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植物向华南地区扩张的原因。(5分)
(4)推测原生于横断山区的高山特有植物迁移至台湾中央山脉的过程。(6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天山北部准噶尔盆地中央,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每年1月-3月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常见一种天气现象——雾凇,它的形成与低温、较高的湿度和较小的风速等气象条件和植被条件密切相关。冬季,沙漠上空多有逆温层存在,且雾凇出现时常伴有逆温现象、研究表明,散落的雾凇和融雪水是这片沙漠重要的水源。沙丘顶部、底部小生境差异较大,以白梭梭(根系发达)、一年生草本等植物为主。灌丛下植物的多样性明显高于裸露地。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位置。
(1)分析冬季沙漠多逆温层存在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沙丘主要地貌部位对应的植被类型。(7分)
(3)说明灌丛对其下植物的作用。(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德国的化石能源禀赋与我国类似,能源转型起步早。2014年,欧洲首个零碳科技园区——EUREF园区于德国落地。该园区利用旧煤气厂厂房,引进150家创新型企业,同时采用新型能源利用模式,在推动产业结构变革的同时,实现了降本增效。下图示意该园区的能源利用模式。
(1)分析EUREF园区建设对德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5分)
(2)简述“降本增效”理念在EUREF园区能源中心功能执行中的体现。(5分)
(3)结合德国的能源禀赋背景,谈谈零碳科技园区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5分)高2022级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D 2.C 3.B 4.C 5.D 6.C 7.D 8.D 9.D 10.C 11.B
12.C 13.A 14.B 15.D
16.(1)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交界处,气候温暖湿润;中央山脉地势高峻,海拔变化大,山地垂直带谱多;土壤肥沃;人为干扰活动少,生态环境好。
(2)冰期时,全球气候变冷,海水体积缩小且蒸发减少,海平面下降,使得东山陆桥出露海面。
(3)冰期时,气温降低,华南地区的海拔可能升高,其气候条件变得适合高山植物生长;生物活动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小,有利于高山植物的扩张。
(4)在第四纪冰河期,由于气温较低,海平面下降,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海峡露出,形成了陆地通道,植物种子或植物体受冰川、风、流水等外力作用从横断山区向东传播,再有动物携带通过这个通道迁移到台湾中央山脉。
17.(1)冬季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地表温度低,易形成逆温层;深居内陆,降水少,冬季多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易形成逆温层;冬季有稳定积雪覆盖,反射率高,地表温度低,易形成逆温层。
(2)沙丘顶部以白梭梭为主。沙丘顶部太阳辐射强,风力较大,蒸发旺盛,且地下水易流失,土壤水分条件较差;白梭梭根系发达而深扎,能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沙丘坡脚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短生命周期植物为主。坡脚地势低平,土层较厚,利于储水;有坡顶、坡中土壤水流入以及地表径流下渗,使其土壤含水量较大。
(3)灌丛凋落物可以为其下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灌丛凋落物可以保护地表土壤免被侵蚀,维持土壤肥力;灌丛可以起到遮荫效果,减少地表水分的快速蒸发;灌丛冬季易挂雾凇,为生物提供凝结水,夏季利于水土保持,为其下生物提供水源。
18.(1)利用旧煤气厂厂房引进创新企业,改变单一的工业结构,提高科技产业比例,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高风能等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推动产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2)AI智能分析发电成本与市场电价,优化供电方案选择,降低用电成本;利用废热制冷制热,减少园区供暖制冷成本;集中智能配置电能,减少电能盈余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德国化石能源以煤炭为主,使用过程污染严重,碳排放多,而石油天然气依赖进口。零碳科技园区建设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了煤炭使用造成的污染和碳排放,利于保障环境安全;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利于保障能源安全。